张绪易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以扩大基建规模稳定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大基建时代再次回归。面对基建潮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及建筑行业愈发凸显的融资困境,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增信方式,更契合于建筑业发展需要。鉴于此,文章结合建筑行业产业链条特点,分析其供应链金融实施模式,探讨融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建筑业;风险与防范措施
现阶段,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消费和出口受创严重,投资成为了稳经济的重中之重,基建投资成为主基调。我国从2019年四季度,基建投资已开始发力,抗疫情与稳增长并重,各省市陆续出台稳投资项目。
在2020年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明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充分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性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发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根据2020年年初发改委公告的统计,16个省市公布的年度基建总投资额计划达到34.4万亿。本轮大基建包含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但铁路、公路、水利和市政等传统基建仍然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基于大基建背景,建筑行业受影响最为直接,对资金的需求猛增。虽然需求是无限的,但支付能力却是有限的,在万亿级投资规模背景下,财政资金出现赤字,融资渠道多元化将成为制约建筑行业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时下,建筑行业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的协力合作。诚然,受国家政策、行业特点、自身信用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成本高等的问题,而供应链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建筑业产业链特征及融资困境
(一)建筑业产业链特征
建筑业区别于其他行业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为建筑业的产品是占据一定空间、体积相对庞大的工程设施,产品具有独特性和不重复性等特点。依据《建筑法》对建筑活动开展的定义,产业链上游企业辅助建筑企业完成勘察设计、项目管理、招标代理、工程咨询、原材料供应等的工作;中游企业从事工程的施工;下游企业从事工程的检验检测、维护维修和运营,上下游企业通过一个个项目联结在一起。其中,分工明确和专业性强是建筑业中较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建筑行业产业链条较长,项目服务周期久,交易垫款规模大,资金回流慢、周转压力大,合同多为按项目进度结算,这些特点使得建筑行业融资更适合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实现,借助“团购”式开发模式,凸顯规模经济效益,同时把单个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可控的风险。
(二)建筑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建筑业传统融资手段主要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供应链上大部分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缺乏贷款所需的质押和担保,同时贷款存在集中还款的巨大压力,而发行企业债券所需的发行资质,一般企业也难以获得。
此外,在传统建筑行业领域中由于信息不透明、违法招标和分包、出借资质、施工安全风险大等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加大了融资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金融机构授信的意愿,制约了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金融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一)从金融产品特征角度归纳供应链金融的常见模式
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指的是在供应链模式下的上游中小企业将未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再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但需要核心企业需对该应收账款进行确认,若融资企业无法在还款期内偿还贷款,金融机构可根据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取款项。该融资模式下的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票据业务、质押性融资、保理业务等。
2. 预付款项融资模式
预付款融资模式主要是为了向供应链模式下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路径,而上下游企业再向金融机构上缴一定数目的押金,在此基础上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核心企业承诺对回购不能被及时提取的货物,提交权由金融机构控制,再由第三方对货物实施监管和评估。该模式下的融资贷款主要包括:担保提供融资、货权质押融资及先票后贷等的融资。
3. 存货融资模式
存货类融资模式是供应链模式小上下游企业将存货进行抵押获得贷款的一种模式,但货物必须由第三方公司评估和监管,金融机构根据第三方提供的评估结果发放贷款中小企业用运营所得还贷。该融资模式下的金融产品主要包括:融通仓融资、物流融资等。
(二)供应链金融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1. 建筑业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及主导模式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核心企业、总承包方、具有融资需求的上下游企业、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针对各个参与主体的职能与作用,供应链模式在建筑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即金融机构主导模式、物流企业主导模式、核心企业主导模式。
由于建筑行业领域的特殊性、不稳定性以及系统构成的复杂性,目前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模式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领域中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核心企业自身资质优良且信用程度高,可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安全与可靠融资服务。这样一来,既提升了核心企业的的服务收入,又保证了供应和销售渠道的稳定。
核心企业主导模式与金融机构主导模式、物流企业主导模式相比来说,其优点主要在具有真实的数据交易,对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了如指掌,降低了供应链模式在建筑行业应用中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的产生。但是,核心企业主导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资金来源、人才缺乏等的问题。
2. 核心企业主导模式下建筑业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及业务流程
核心企业主导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的一般业务流程包括:项目立项,核心企业选择合作伙伴;融资企业向核心企业提出融资申请;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向合作的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融机构给融资企业融资;根据项目进展,向合作企业传递相关数据;完成交易,支付款项;数据统计。
由于该模式下融资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合作的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自有资金,故业务流程中需重点关注核心企业对融资企业的信用评估。
金融机构重点关注的是,融资企业是否与核心企业之间具有真实与稳定的业务往来关系、融资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及行业背景等;而核心企业重点关注的是是否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稳定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行业供应链融资解决办法基本是以核心企业主导模式的供应链构建的金融服务平台、产品交换流程而提供的资金支持。比如,现已成功上线运行的中国中铁商业保理平台及中铁财务公司执行的“一头在外”票据贴现业务等。
现基于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分析,构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需实现在线融资和支付结算,依托核心企业自身业务与金融机构、物流公司实现线上协同合作,将交易数据、财务数据、物流数据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基于交易自尝性,形成一个环形的供应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融资产品、服务以及强有力的资金扶持。
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优势包括:
1. 平台化在线融资自动清分。核心企业信誉借助真实交易数据向上下游企业传递,以此提高企业自身授信使用率和资金周转率
2. 数字化供应链促进资产流动。数字化中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将资产转换为一种可拆分、可多级流转以及可融资的区块链模式的记账凭证,加大资产流动性,实现优质资产价值。
3. 释放传递企业信用。盘活企业存量、促进利潤增长、依托供应链扩展,聚集中小企业优质客户资源。
4. 合理利用区块链中的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的特点,实现电子凭证在上下游企业的安全运用,实现底层资产透明化,实现穿透式监管。
(三)建筑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1. 建筑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参考
(1)融资主体资质,考评主体还款能力和风险的基本因素。(2)核心企业资质,在进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中作为担保的核心因素。(3)所处行业与供应链状况,考察供应链上的企业还款能力的重要因素。(4)融资项目本身的状况,关系融资还款的最直接因素。
2. 建筑业供应链金融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项目结算与资金管理风险。建筑业供应链的特殊性项目周期长,资金需求规模大,对综合资金管理能力要求高,一旦工程结算或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工程无法交付。
(2)市场风险。建筑行业受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影响较大,这些因素的波动将影响物质价值、应收账款价值等,由于建筑项目工期长、时间跨度大,产生市场风险更为明显。
(3)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普遍存在的风险,受融资企业财务状况、资质情况、综合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包括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两部分信用风险。
(4)供应链风险。主要为供应链运转不畅导致资金短缺、产品滞销,进而导致无法按时还款的风险。
3. 建筑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1)信用风险防范。加大对上下游企业资信的评估力度,建立资信信息平台,以供信息需求者随时查阅所需要的信息。优化和提升既有信用评价体制,根据企业信用情况和经济状况合理确定融资额度,定期更新企业运营状况、信用水平;建立预警机制,加大贷款企业的资金去向和用途的跟踪,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评估;健全业务追踪机制,实时关注合同履行情况,并对融资业务进行全过程监管。
(2)供应链操作风险防范。各主体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并明确自身的分工和责任,努力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一体”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企业内部ERP系统,促使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和运行逐渐向着专业性、规范性的方向发展;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减少人员操作失误的情况发生;健全与完善财务管理与风险预警机制,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而对其进行防范与控制。
(3)法律风险防范。加强相关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签订、履行流程,防止合同纠纷问题的发生。
三、建筑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与影响
(一)营造多方共赢局面
供应链金融面向供应链所有参与企业进行系统性融资安排,整合对接资金端与资产端、金融端与实体端、有效衔接供给侧与需求侧,银企直联、缩短融资周期,有效提高融资效率,实现多方共赢。对此,建筑行业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对于核心企业可提前收回并终止确认应收款项,延后支付供应商欠款,从而获取存量资金,同时压减应收账款及自身融资,满足建筑企业资金周转需要;同时,还要促进其业务规模扩张,从供应链整体增值中获得收益;对于中小企业可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融资的收益与成本比得以改善,以满足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银行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可以在降低了商业银行资本消耗的同时,为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增长提供较大空间。
(二)营造良性供应链生态圈
1. 建筑业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企业作为命运共同体,相互合作形成“信誉链”,核心企业注重自身信誉,会选择经营状态、资信状态良好的企业进行担保,减少了银行发生逆向选择的概率。
2. 中小企业需通过与核心企业长期合作传递自身实力与信誉,不会选择违约放弃自身发展机会,彼此间相互依存,信息得到更好的传递,减少了“融资链”断裂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将单个企业风险管理转变为产业链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融资。根据供应链金融在建筑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可以促进建筑产业链产融结合,打破固有思维,实现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娜.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金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6):31-32.
(作者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17050052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