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实现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有效路径

2022-03-17 22:56周艺靓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明德育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正在改变课堂中的学与教,通过项目化学习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与传统,不仅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也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它将德育化无形于有形,推动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发展思维,在思中塑造德行。

【】项目化学习;中华文明;德育价值;德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周艺靓,江苏省无锡市协和双语国际学校(江苏无锡,214000)教师。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延绵至今的国家,拥有著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如何以史为生动的教材,助力小学生踏上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之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传承中华美德?项目化学习为此提供了一条探索路径,通过真实有挑战性的问题,推动学生持续性的实践,以此达到对大概念,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维的迁移。这个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教与学的变革,也是将德育化无形于有形的一种尝试,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视角与问题视角,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本文以“中华文明影响了世界其他文化”项目为例,谈如何通过解决有挑战的问题渗透美德教育,传播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影响了世界其他文化”是四年级主题探究中的一个历史单元。主题探究在这里是指学校研发的一门关于社会学科(历史与地理)的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自我开始,逐步过渡到家庭、社区、城市、国家和世界,帮助学生理解所生活的社会,以及作为公民应如何积极地参与其中。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该课程,并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在其中进行德育实践的尝试,教师通过设计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探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相关项目成果,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沟通、决策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大概念”是项目化学习中的核心要点,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本单元从“连续性和变化”这一大概念出发,形成驱动性问题“中华文明是如何影响世界其他文化的?”,学生就此进行了6周的探究。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列出相关问题链,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文明?中华文明有哪些主要元素组成?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质?除了中华文明,世界上还有哪些文明呢?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能在世界其他文化中发现哪些中国元素呢?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项目探索,在各种富有创意的活动中,对本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即我们应如何传承伟大的中华文明呢?最后,项目以文化市集作为终期汇报形式,要求学生与团队合作完成符合要求的中华文明专题分享,向观众展示他们的学习故事,以此来评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否得到有效迁移。

(一)对文明进行多维度探究

对文明的理解是学生在入项探索中暴露出的认知难点,教师从过程,对比,发展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建立起概念与真实生活的链接,持续深化学生对文明的认知与探索。文明的内涵价值以更生动的方式显现出来,学生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在不断提升。

1.过程的维度。

《我的世界》是一款学生十分喜爱的网络游戏,玩家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自己的双手从身边的环境和资源获取材料,制作工具和方块,建造自己的家园,同时与现实世界中所拥有的动植物进行生活共享或战斗。这是文明在虚拟世界里的真实写照,也为学生理解文明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方式。教师将游戏搬入课堂,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给定的条件建造自己的家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文明的形成,以下是学习单。

2.跨文明的维度。

在对文明的形成有所了解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只需画出自己的半张脸,而在剩下的半张脸上需画出能够代表自己国家、民族、习俗等文化特征的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前往图书馆查阅资料,对本国文化有了更具体的了解。除了学生,校内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也被邀请到自画像的创作中。当所有作品被展示出来时,学生们震惊了,他们感受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同时,也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发展的维度。

借着这股好奇劲,学生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项目化学习也从入项探索正式进入知识与能力建构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富有支持性的指导,如向学生介绍了历史探究工具“时间轴”,以帮助学生掌握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同时,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报告、微视频的分享,设置过程性评价任务,如可问学生: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你会穿越到什么时期,还能确保那时的人们能与你无障碍沟通呢?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中,这不仅能帮助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促使学生对中华文明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像真正的专家一样思考

项目化学习意味着在“做”中学,意味着学生要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历史学家、作家、数学家、新闻工作者那样,遇到真实的问题并在多种问题情境中经历持续的实践,这为德育的开展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经过知识与能力的搭建,学生们带着新的理解再一次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是如何影响世界其他文化的?学生们选取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寻找相似与差异,然而,主观片面的分析层出不穷。教师让问题自然暴露,紧接着通过一场“考古”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历史?”。

教师选取中国文化的象征物,将相关线索与无关线索一同埋入沙盒,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有事实类的资料,也有夹杂着个人观点与偏见的资料,以此考验学生区分事实与观点的能力。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从沙盒中挖掘出的线索以及资料信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各组向全班进行工作汇报,如2021年2月2日,考古一号组在一号沙堆中挖掘出……初步推断是……因为……。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听完汇报后,通过提问对其内容的可信度进行评估,并给予有理有据的反馈。该阶段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像专家一样思考问题”的意识,理解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三)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

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指出人的责任分为四类: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人类的责任。项目化学习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实践方法。“中华文明影响了世界其他文化”项目,其本质问题是如何传承伟大的中华文明。如何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对于社会参与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教师在本项目中设计了一系列融入社会价值的活动。

1.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是演绎历史的窗口,是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教师借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了一场寻古问今的翻转课堂。出发前,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博物馆馆藏文物,并列出自己的好奇清单,同时,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工指南提前分配好各自当天的职责。参观当天,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融入博物馆,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发问,自主探究。在博物馆进行翻转课堂,变传统听讲为生动体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加深其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2.文化市集。

教育教学不仅从真实中来,还要回到真实中去,要打通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的路径,要考虑今天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否可以迁移到他们未来解决的真实问题中去。本项目以文化市集作为终期汇报形式,与团队合作完成符合要求的中华文明专题分享,通过创新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他们的学习故事。学生回到社会回应本质问题,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爱国主义情懷。

由本次实践可发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价值根基,而项目化学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为德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样态。

回顾本项目,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例如,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前期探究,在掌握一定背景知识后,由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这样,学生对问题是怎么来的也会有更清晰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把跨学科思维融入其中,如在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是如何发展的过程中,设置任务:请学生向清代人解释当下热门词语。这不仅要求学生对朝代历史进行深入探究,也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中,教师设置了丰富的活动与任务,但应注意切勿进行盲目的活动升级,必须理解深度系统化思考的重要性。所以,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自问来检测是否有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准备,教育就是生活。项目化学习以其“做中学”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将德育化无形于有形,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自然的学习,在学习中探讨品德,在活动中实践品德,在思考中塑造德行,助力学生思维发展和道德的真实生长。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胡玉华.基于学科素养的学科大概念及其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21(12):13-21.

[3]郑林.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 夏雪梅.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2627501705277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明德育
《中国德育》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说算筹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