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明 吴昊洋 曲媛媛 孙瑞川
摘 要 “两山论”在实现乡村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基于山东省栖霞市乡村振兴与农村三产融合的可行性,从自然资源禀赋、市场资源要素、社会公众主体与政府作用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入探讨“两山论”在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创新农业发展新格局、振兴栖霞市绿色发展产业、促进生态振兴与文化振兴流动、建立乡村振兴供给体系”等路径。
关键词 “两山论”;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山东省栖霞市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2.045
“两山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两山论”简短精悍地阐释出我国绿色发展的长远战略,展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1]。
关于“两山论”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其内涵、意义、源动力、路径选择等方面。何仁伟认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就要贯彻“两山”发展理念,寻找良性的互动机制[2]。齐骥系统地阐释了“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文化启示[3]。胡彩娟以浙江省“两山论”实践来破题,鼓励进行整县域或市域的农村产业发展规划[4]。张亚楠以河南省新郑市红枣小镇为例,对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做了研究[5]。诸多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多聚焦于农村三产融合、“两山论”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等,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两山论”经典案例阐释较少,缺乏对“两山论”助推乡村振兴路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因此,基于山东省栖霞市“两山”创新实践基地的调研,针对“两山论”助推栖霞市乡村振兴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作用机制进行探析,明晰了栖霞市生态禀赋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
1 “两山论”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必要性
“两山论”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是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求,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設的重要环节。“两山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必要性,是栖霞市实现“生态美,农民富”的必由之路。
1.1 是对顶层设计的高度响应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层面看,“两山论”的践行不仅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对顶层设计的高度响应。1)“两山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将加快栖霞市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让生态资源成为农业生产的“催化剂”,发展好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再将二、三产业的增值优势融入第一产业,全面推动栖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的高品质化进程。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经典论断,成为栖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栖霞市以建设“最具胶东风情的绿色新城”为目标,以解决生态问题、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生之路、转化之路、统一之路。
1.2 是发展农业“新六产”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发展的层面看,引入“两山论”是发展农业“新六产”的必然选择。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栖霞市农业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农旅、文旅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实际上,栖霞市发展农业“新六产”的生态本底就是“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引领下的田园综合体、大健康产业,都遵循生态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促使实现“新六产”的生态价值最大化[6]。
1.3 是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由之路
从生态的层面看,“两山论”会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两山论”在乡村振兴中将其本身具有的生态涵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乡村是人们寄托乡愁、涤荡心灵的载体,践行“两山论”,通过生活污水处理、保护永续水源地、治理生态沟渠等多项举措,栖霞市乡村生态治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全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悉,栖霞市现有12万人生活在农村,新型职业农民达2.5万多人,“农二代”回乡人数与日俱增,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足以证明,践行“两山论”使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
2 “两山论”助推栖霞市乡村振兴的可行性
栖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为“两山论”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基于此,对“两山论”助推栖霞市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进行具体探究。
2.1 “两山论”加快栖霞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2.1.1 提升栖霞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20年栖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53 17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783 620万元。由此可知,栖霞市的农业收入占比较大,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2.21%。“两山论”指导下的农业节水、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等行动,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循环农业、畜牧业高效循环系统的发展,加速农业的结构优化,提升了栖霞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1.2 深化栖霞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栖霞市以“两山论”为抓手,围绕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桃村镇、蛇窝泊镇作为物流产业升级的重点区域,推广农超、农校、农企的对接优势,推动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两山论”为“苹果之乡 甜美栖霞”这一旅游品牌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温床;随着“两山论”深入,栖霞市的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平台初具成效,现有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6家,“新六产”发展空前繁盛。
1)“两山论”助推科技兴农行动。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互联网+”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健全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落地,为农业人才孵化基地搭建平台。
2)“两山论”促进栖霞市农产品质量与品牌的完善。“栖霞苹果”作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公共品牌,带动更多栖霞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的诞生,注入了新媒体、农展会、农业节庆等多种资源力量;栖霞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趋于完备,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5%;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大对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等的申报力度。
3)“两山论”擎画农业开放新格局。农业发展“走出去”的战略符合“两山论”的发展要求,通过招商引资、产品推介,争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通过生态治理、节水农业、农业信息化的管理经验,建成一批农业技术转移、生态示范服务基地;支持涉农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品牌,2020年农产品出口额达23亿元。
2.2 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
一直以来,“一张绿图绘到底”是栖霞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战略规划,“两山论”的贯彻情况成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指标,栖霞市积极构筑生态环境“大格局”,擦亮生态底色,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绿色生态能量。
1)绿色的生态空间格局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一主多次六源点”的网络化生態保护格局,全方位织就“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保护网,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整治,打造蓝绿相依的网络状生态基底,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的区域空间形态,高标准建设生态功能涵养区。
2)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为乡村振兴增添亮色。加强山体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加强牙山、艾山、蚕山等主要山体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水体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以长春湖、龙门口水库、老岚水库为区域生态保护核心,加强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加强林地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林相改造,促进生物多样性;加强农田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耕作层快速培肥改良,有效改善、提升耕地地力和土壤生态环境。
3)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打造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在果品深加工、传统制造等领域创办绿色制造示范试点,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力度,提升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依法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观教育,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19年以来,积极创建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3个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项目。
3 “两山论”与栖霞市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两山论”是栖霞市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两山论”助推栖霞市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生态机制是根基,社会主体参与是源动力,制度供给是保障。
3.1 生态范畴:生态机制是二者作用的根基
在我国古代就有“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生态智慧,“两山论”的提出就是将我国古人的生态思想进行了高度升华[7]。栖霞市翠峦簇拥、风光秀丽,具备“两山”典范城市的创建根基。因此,栖霞市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以“两山论”为依据,推进新的生态主导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栖霞市的生态资源优势,使“绿水青山”成为栖霞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3.2 社会范畴:社会主体参与是二者作用的动力
社会主体参与是“两山论”和栖霞市乡村振兴有力融合的源动力。在农业生产、经营销售、技术咨询、监督管理、科技创新等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民个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其生产效率,从社会层面调动践行“两山论”的热情;打通科技论坛、农业节庆、三产融合等公众参与渠道,进而为栖霞市“两山”转化与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劳动力、涉农人才等资源。
3.3 制度范畴:政府提供机制体制是二者作用的保障
政府制度供给是栖霞市“两山”转化与乡村振兴的保障。栖霞市政府重视“两山”转化与乡村振兴,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助于“两山论”落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政策措施,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全域的综合发展实力,打造农业经济增长极等起到重要作用[8]。近年来,栖霞市政府致力于“两山”创新实践基地的创建,强化了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资源开发的制度性供给,实现产业、政策的“双对接”,保障了栖霞市“两山论”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有序配置。
4 “两山论”助推栖霞市乡村振兴的路径
4.1 创新农业发展新格局
创新农业发展新格局是“两山论”助推栖霞市实现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1)“两山论”视野下的乡村振兴,将绿色发展融入全过程。栖霞市的农业新格局由传统方式转变为低碳、集约、高效、绿色、智慧和可持续。2)“两山论”能够化解乡村振兴中的生态矛盾,有助于栖霞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两山论”指导下的乡村振兴,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以生态理念为约束[6]。3)“两山论”结合栖霞市当地实况催发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吸引一二三产业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特色农业云集,在多赢互动中实现高质量发展[8]。
4.2 “两山论”振兴栖霞市绿色发展产业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1)推进农业清洁高效生产。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并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给予政策补偿,发展起一批试点,以点带面,促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加快种养业循环一体化工程,开展有机肥试点,推广秸秆高效利用模式。
2)挖掘农业绿色发展优势。梳理好栖霞市已具备的“绿色家底”,持续建设一批具有栖霞市特色的有机农产品,引导发展高品质农业,培育享誉海内外的农林资源性支柱产业。将苹果产业的优势扩大,全方位提升生态资源就地转化能力。
3)推动栖霞市旅游产业生态化。作为“苹果托举的城市”,栖霞市需延伸苹果产业链条,深入发展旅游业,构建“特色产业+旅游”模式,发挥“艺术苹果”淘宝村、观里镇“中国艺术苹果专业镇”的品牌优势。
4.3 “两山论”促进生态振兴与文化振兴流动
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立足栖霞市所掌握的林地、湿地、草地等各种重要生态财富,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效益,提高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生物多样性等多元化生态价值。
充分利用栖霞市“中国苹果文化之乡”“中国文学之乡”的深厚底蕴,以生态文化聚力,振奋乡村精神,构建具有胶东特色的乡村文化体系,繁荣栖霞市优秀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注入文化、科普、环保等元素,注重乡风文明提升工程,重塑栖霞市乡村文化生态。1)立足“乡村记忆”工程,对栖霞市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促进现代生态文明与地方特色传统农耕文明融合,在康养产业中融入栖霞特色元素。2)促进“苹果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生态佳”到“生态+”的新业态发展。3)以培育新时代“新农人”为出发点,村规民约贯穿始终,不断提升“新农人”的文明素质。
4.4 “两山论”支撑下的乡村振兴供给体系
地方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立足栖霞市农村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推进“两山论”与乡村振兴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1)加大对“两山”转化与乡村振兴融合的人才政策支持,制定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同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台市环保工程咨询设计院等科研院所积极合作,委托涉农生态人才共同研讨,编撰《栖霞市乡村振兴规划战略》《栖霞市“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方案》。
2)栖霞市政府加大对“两山”转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加大对生态旅游、美丽乡村、苹果电商等新业态新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解决经济相对落后村的资金短缺问题,切实推进“两山论”与乡村振兴的发展。
3)栖霞政府理顺调整农村农业发展战略,创新农村三产融合与“两山”转化的机制与模式,为深入推进栖霞市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两山”体系、加快绿色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5 结语
“两山论”对栖霞市解决生态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两山论”推动栖霞市乡村全面振兴,在生态机制、社会主体参与、政府机制体制的保障下,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最亮丽的名片,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两山论”助推栖霞市乡村振兴,体现在创新农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模式更迭、地方政策深入支持、生态禀赋流动等多方面,以期对于其他县域政府进行“两山”创新实践基地创建与全面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的拓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旭平,潘恩荣.“两山”理论的制度性实在建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7):70-75.
[2] 何仁伟.基于“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82-84.
[3] 齐骥.“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文化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45-155.
[4] 胡彩娟.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浙江實践、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J].农村经济,2020(5):83-90.
[5] 张亚楠.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研究:以新郑市红枣小镇为例[J].乡村科技,2019(9):67-68.
[6] 赵亚东.“两山”理念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及生态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0):72-77.
[7] 陈涛.“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0(8):35-38.
[8] 刘国斌,李博.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7):621-627.
(责任编辑:张春雨)
39225019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