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设置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华文化素养的培养

2022-03-16 20:03吴玉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学分中华文化汉语

吴玉姣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

2007年3月,国务院下达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指出我国语言与文化的国际推广能力略显薄弱,未能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适应。要想提高我国语言和文化的国际推广能力,其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故事”的人应本领过硬,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作为汉语储备应用型人才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华文化素养,夯实自己的中华文化基础,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华文化类课程设置情况

为切实保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国家组织专家先后制定了2007年和2009年版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在课程类型上,2007年的版本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在必修课上包含一门文化课程,而在选修课上包含六门文化课程。2009年的版本把课程分为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训练课程,其中核心课程上包含两门文化课程,拓展课程上包含四门文化课程,训练课程上包含一门文化课程。从课程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到,国家限制了学生在文化课上择的自由性,加大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力度;在课程内容上,国家不再单一地只重视知识层面的教学,逐渐重视能力的培养;在学分比重上,在2007年的版本上必修课的中华文化课程学分是2分,选修课上为12分,学生文化课学分最低下限为2分。在2009年的版本上,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训练课程上有关中华文化课程的学分分别是4分、2分和1分,学生文化课学分最低下限是7分。除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的分值外,文化学分比值由2007年的3.125%增长到2009年的20.59%。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2009年的《培养方案》在课程分类上更加规范和严谨,学习的内容上更加丰富和专业,学分的占比也上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硕士生中华文化素养的培养。

2 三大高校有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课程设置

为了解在《培养方案》下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笔者选取了上海海事大学、延边大学和郑州大学三所高校。三所高校总体上参照2007年和2009年的《培养方案》安排课程,但并未完全照搬,具体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力量和培养侧重对中华文化的课程进行不同安排。

2.1 三大高校具体情况

从课程的类型上,上海海事大学有关文化类的课程均归属到学业基础课和专业学位课下,其中有四门课程与中华文化相关,在总共17门课程中占比约为23.53%;延边大学有关文化类的课程在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的下面均有,其中有四门课程与中华文化相关,在总共23门课程中占比约为17.39%;郑州大学有关文化类的课程设置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下,其中有四门课程与中华文化相关,在总共16门课程中占比为25%。可以看到,三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中的文化课程数量是一样的,上海海事大学和延边大学的四门文化类课程都是必修课,而郑州大学只有两门是必修的;从学分的比重上,上海海事大学的中华文化课程比重约为21.875%,延边大学约为23.33%,郑州大学约为25.81%;从学时的分配上,上海海事大学的中华文化课程学时为112个学时,延边大学为128个学时,郑州大学为128个学时。

2.2 三大高校课程安排与两个版本之间的对比

2007年版的文化类课程比重和学分比重分别为20%和约为18.18%,2009年版的文化类课程比重和学分比重分别约29.17%和23.33%。综上所述,笔者借由2007年和2009年的《培养方案》对比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在文化类的课程比重上,上海海事大学和郑州大学均高于2007年版的,延边大学低于2007年版的,而三所高校均低于2009年版的。在文化类课程的学分上,三所高校均高于2007年版的,但是上海海事大学低于2009年版的,延边大学和郑州大学则高于2009年版的。从整体上来看,三所大学设置的中华文化课程内容大多是相同的,数量也是一样的,部分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其《培养方案》中对培养中华文化素养的要求,但整体上低于《培养方案》的要求;但从必修和选修的课程设置上看,郑州大学对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要求不高。

3 从课程设置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华文化素养不高的原因

3.1 国家原因

自2007年国务院下达在部分高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通知,到2021年已有14年的时间,虽有14年的积累和沉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仍是一门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学科。在学科创立伊始,国家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颁布的两版《培养方案》很大程度上为汉语国家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同时也为各高校培养汉硕人才提供了方案。但近些年来,国家文化政策不断发生变化,而2009年的《培养方案》在更新发布后,截至如今再未进行完善和更新。笔者认为在此背景下《培养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其中的文化课程设置也难以满足各大高校现实发展的需要。

3.2 学校原因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的高校越来越多。但是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对比笔者选取的三所高校,我们可以看到三所高校在文化类的课程设置上并未偏离《培养方案》的大方向,但文化类的课程数量设置不多,且课程体系并未完全系统化和规范化,除了三所高校中的“文化才艺与展示”这门课程,其余三门课程均是理论知识课,对中华文化知识的学习仅是简单涉猎并未进行深入体验,上海事大学所开设的文化才艺与展示这门课程只有16个课时,学生学习的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并未真正的进行沉浸式中华文化体验,限制了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学习的兴趣,造成理论与实践并未恰如其分的深入结合。通过深入调查,三所高校的培养年限分别是2.5年、2年和3年,针对培养年限只有2年的延边大学其专业课学习时间仅有1年,这就意味着该校的学生文化类课程的学习时间仅集中于第一年,时间比较紧迫,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难度较大。从郑州大学的课程安排上可以看到,学校并未着重于中华文化的培养,只有两门文化课程是要求学生必修的。由此可见,部分学校对学生中华文化素养的培养略显欠缺。

3.3 个人原因

学生对文化类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以及是否选修文化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中华文化素养的高低。部分学生在学习文化类课程时不感兴趣,这就使得对中华文化知识的吸收上大打折扣,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弃选文化类课程,这更加导致其在中华文化的学习量不达标。

4 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中华文化素养的建议

4.1 国家层面

笔者认为《培养方案》作为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方向标,国家应定时更新《培养方案》,响应文化政策的变化和要求,并组织专家学者制定统一的高校文化类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学分、课程学时、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面向汉语国际硕士文化类课程作出系统的、宏观的、全面的、权威的规定和要求。

4.2 学校层面

在设置文化类课程时,高校应结合本校的特色,细化和优化学校的文化课程设置结构,加强对文化类课程体系的探索,形成富有学校特色并且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文化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加大学生对于文化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将文化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增加学生学习文化类课程的学习时长,合理安排教学年限。并且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有关中华文化系列的实践活动,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全面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文化资源,为全面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文化素养提供坚实支持。

4.3 个人层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综合型人才,应主动学习中华文化知识,把握每一次学习中华文化的机会,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多渠道参加中华文化实践活动和相关文化类讲座,丰富汉语国际教育文化实践知识,提高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中华文化素养并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5 结语

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凸显其重要性,我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先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为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作为国家大力培养的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应用型人才,其自身的中华文化素养应实力过硬,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学分中华文化汉语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学分美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