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 项丹
(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 江苏 215104)
2020 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文件中强调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制定指导纲要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1][2]。可见,劳动教育被国家高度重视,并提到一个战略实施和实践的层面。高职院校本身具有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在需求和独特优势,理应基于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3]。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内涵、特征及延展,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加强提升等问题,还需深入实践和思考。
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尊重劳动创新的精神、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促使学生掌握生存发展和现代生产的劳动能力[3]。劳动教育具有“劳动”和“教育”的双重属性,首先它是关于劳动理念和知识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知识及技能等内容的教育,体现其“教育性”的一面;其次它又是依托劳动来实现教育的,学生关于劳动价值观、精神、技能等各方面的内化,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过程来获得的,所以又体现了其“劳动性”的属性。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与劳动教育本身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素质即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亦是良好的劳动品德;高技能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亦是良好的劳动技能水平。可见劳动教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也是职业素养及技能培养的一种必要途径。
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内在地包含了关于劳动的思想教育、技能培育和实践锻炼三大内容[3]。劳动思想教育是关于劳动理念、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的教育,在高职阶段应强调通过梳理学生成长中的劳动观念和经历,指导学生提升劳动理念到达一定理论层次,促使学生不断加工各类劳动信息,进一步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进而重新认识和提炼,自发引导自身的劳动行为[4]。劳动技能培育是关于劳动生产技术的教育,在高职阶段更强调结合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生产技术的培养,通过真实的操作与实践,熟悉了解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生产技术和职业素养。劳动实践锻炼是高职教育中最符合劳动教育本质要求的一个综合性环节,而实践锻炼就是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从而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强化劳动技能、甚至是自我提升与发展的能力,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或提升自己的劳动观念、态度和习惯。
一是延展性。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内涵范围不断拓展,日益丰富。从劳动思想认识角度,高职院校可通过劳动通识教育课程,基于已有劳动知识和经历,从唯物史观角度提升对劳动的认知,强调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崇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由衷尊重全社会每一位普通劳动者,深刻体会通过辛勤劳动、努力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自身理想与民族理想的融合[5]。从劳动情感态度角度,高职院校应通过更多元丰富的劳动教育及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和创造带来的成就感,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追求中体现时代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身体力行地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再立新功[6]。从劳动习惯角度,高职院校可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加强日常劳动行为规范;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中,加强技术规范和规则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强创新思维与技术技能的培养。
二是针对性。不同阶段的教育其育人价值定位不同,面对的学生思想心理特征也不同,所以劳动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劳动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五育”的深入在成长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学生真正接触劳动活动并不多,有些学生甚至涉及家庭劳动都很少,更多的情况只是停留在劳动概念或表面,而相对的实践体悟是偏少的。所以高职教育阶段应更强化劳动教育,合理地、分阶段、有侧重地安排各种校内劳动周、社会实践、公益服务、专业实习教育与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劳动智慧,提高劳动认知,培养劳动态度和精神。其次,还可进一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和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从而使劳动教育更贴近大学生本身,提高劳动教育的时效性。
三是创造性。面对经济发展、技术迭代日益快速的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更需要强调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可以体现在学生对劳动有新的认识和体悟中,促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劳动真正的品质与价值;可以体现在学生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中,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劳动的获得感和创造性;可以体现在跟随指导教师,参与探索性技术研究与开发,形成创新性成果中。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依托项目化的创意设计、创新技术研究、创业活动训练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高职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中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高校劳动实践锻炼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思想上不重视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积极性和责任感不足。二是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对劳动理性思考、领悟的提升还需加强。三是劳动技能上缺乏强有力的训练,劳动技能水平与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四是忽视劳动锻炼机会,未养成真抓实干的劳动习惯,课外实践、社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利用效率不够。所以,高职院校要通过构建多元教学体系,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是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和铺垫。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开设劳动教育通识教育公选课。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全面发展,结合区域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将原有的劳动周活动纳入其中,形成“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纳入各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依据,根据劳动教育新时代新要求,以劳动与教育、劳动与生活、劳动与社会、劳动与职业、劳动与创新创业为主要视角,以多样化的劳动为主要内容,以教学做合一为主要特征,开展劳动教育。
三是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基于专业技术的劳动技能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是实现学生与生产、社会对接的必要链接。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劳动要素,引入经典劳动案例,对接教学与生产,帮助学生了解生产过程,熟悉操作技术,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和专业技能,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培养岗位、责任、合作和奉献等职业素养。
四是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劳动实践。积极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为学生专业实习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鼓励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通过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安排生产性实习实训,使学生体验劳动工作岗位所需技术技能与素养,充分认识劳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新时代劳动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建立课程实践平台。在劳动课程中,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组织开展个人生活劳动、校园集体劳动、社区志愿服务、劳动周主题活动等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劳动实践活动,突出劳动教育“明理与践行”并重。
在专业实践中开展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劳动技能实践活动,以专业实训实习为主推动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加强专业实践中的真实劳动锻炼,加深对专业发展的理性认识。嵌入第二课堂活动,在劳动项目中完成任务,得到锻炼,创造价值,获得劳动体验和成果。
建立校内劳动实践平台。结合学校实际,在劳动周实践环节中,安排学生参与到学校各部门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初步了解各岗位的职责、任务、流程和基本要求,让学生在特定的岗位上接受锻炼,获得劳动体验。为有需求的在校学生设置勤工助学岗位,提供校内有偿劳动锻炼的机会。同时,支持创业团队建设,鼓励学生进行实体创业,提升综合劳动素养。
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融入社会实践大课堂。各学院和各专业通过党建融合、志愿者公益服务、校企融合等平台,对接县市、街道社区、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开展观摩体验、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
打造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建立满足需求、校内校外、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工匠大师等,打造劳动课程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动员团委、党支部等力量,合力开展形式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专题培训,强化每一位教师参与劳动教育的责任意识,鼓励教师将劳动教育与所教课程融合实施。
明确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本校劳动教育特色等,组织教师制定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规范劳动教育课程管理。劳动教育课堂教育、劳动实践活动由任课教师、各学院(部)以及职能部门进行统一安排和考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劳动教育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虑课程学习和劳动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劳动教育”学习情况进行评定。劳动表现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负责,在第六学期完成,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企业和社会相关人员评价等综合评定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两者结合形成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终结性评价,由课程教学团队(任课教师)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对“知”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应知应会的评价,对知识点的评价可以在课堂内外采取知识问答、辩论、调研、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开展质性评价。对技能方面的评价可以通过所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的权威性或行业认可度进行量化评价。
对“行”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态度、技能等综合应用能力的衡量和评价。可基于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重大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情况、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情况、以及学生各种评优评先获得的荣誉等情况综合考虑评价因素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