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通航智库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16 20:03王德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智库江西省江西

王德平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为加快培育江西通航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通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江西积极打造通航智库,形成了以一批政府、高校、社科院等为代表的典型通航智库机构,为江西省通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1]。但通航智库建设与通航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现代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差距,尤其是缺乏一批专业研究通航产业发展的高端智库人才。研究江西通航智库人才培养现状和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对于提升通航智库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助推江西通航产业健康且快速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1 加强江西通航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急需智库人才破解通航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通航空业具有庞大的产业链,通航产业潜在发展空间巨大。很多省份把通航产业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相继出台很多专项规划和扶植措施,通航产业空前“热起来”。但现实中问题突出,通航产业整体效益并不佳。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通航产业的制度环境更加复杂,政府如何统一规划、培育和引导;投资金融机构如何去扶植,通航企业如何合法合规的运营等等,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人员去思考、去谋划、去出主意。通航新产业新动能呼唤通航智库必然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力加强通航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是顺应新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1.2 通航智库强化自身建设的需要

通航智库是否有实力、是否有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库机构能否在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上和通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二是通航智库成果是否能影响社会舆论导向或者通航行业发展走向、是否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三是政府或企业是否觉得物有所值,愿意用合理价格购买智库提供的服务产品,从而为智库机构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或市场地位、提升服务价值和提高经济效益,这些都与通航智库的人才团队实力存在着正相关。是由通航智库人才团队的实力所决定。近几年,通航智库数量随着产业的兴起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但也存在着智库产品质量不高和高端智库相对匮乏等问题。所以,通航智库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的建设以求解决智库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2 江西省通航智库人才培养现状

2.1 江西省通航智库的主要类型

2.1.1 政府内的决策咨询机构承担了部分职能

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或单位承担了通航产业决策咨询的功能。比如所属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属的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另外还有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室。它们都承担了部分通航智库的功能。

2.1.2 政府直属的事业型单位承担了部分职能

政府根据通航产业发展需要设立的事业性单位,它们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同时为通航企业提供服务。比如江西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它的职能是组织开展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咨询、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活动;参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重要事项的协调服务等。比如江西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它主要承担围绕全省军民融合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开展研究;组织开展军民融合发展规划、体制机制、产业政策、标准规范和信息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参与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建设论证和评估等;配合组织军民融合重大问题的调研等。还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也会根据需要承担相关课题研究。

2.1.3 高校设立的通航产业研究机构

此类型主要根据政府和市场需求而设立的校内或校外机构专门机构。比如南昌航空大学设立的军民融合与航空发展研究院,它是江西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首批省级重点新型智库(试点单位)。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它是一家江西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省校合作实践载体,是由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举办的省级事业单位,承载科研创新、生产试验与产业孵化职能,助力江西省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它们都是利用自身的航空特色优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

2.1.4 通航企业内部决策咨询机构

通航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立的部门,主要任务是为企业高层提供决策参考,它们需要了解通航产业的相关政策、政府的运行方式,企业申报的项目如何落地等。这部分人既要懂得政策,又要懂得技术,还要懂得运营,同时也需要必要的人际关系等。这类人才在企业中相对稀少。

2.1.5 公司型智库

此类智库业务范围比较广泛,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涉及行业比较多,主要企业管理类咨询,属于一般服务性质的咨询,虽然可以从事通航产业决策咨询,但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与通航产业的特征匹配性不高。

2.2 江西省通航智库人才培养途径

2.2.1 政府主导的行业培训

为推动江西省通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江西省有关部委组织举办一些培训班。比如中共江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江西省通航高管培训班,主要是江西内众多通航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人才参加。此类培训一般与高校合作,培训周期为7天,针对性比较强但培训非常态化。

2.2.2 江西通用航空协会举办的培训

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对江西省通用航空协会内通航相关企业的骨干员工进行培训,主要为江西省通用航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此类培训一般周期有的三天,相对比较短,针对性比较强,但不固定。

2.2.3 高校基于目标定位人才培养

目前,江西高校中航空特色比较鲜明的有三家。南昌航空大学始终坚持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于航空和国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等相关专业27个,占学校整个专业总数的38%,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一批航空特色专业。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飞行器制造技术、飞行器维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和空中乘务等航空类专业,与多家航空企业设立定向培养班。南昌理工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多年来秉承“航天科教,兴我中华”的办学宗旨,2004年就创办了航天航空学院。目前这三所高校已经成为江西省通航产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学校,另有一批江西高校承担了通航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3 江西省通航智库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高校培养模式创新不足

高校培养知识的专业化与通航智库需求的知识多元化的冲突比较明显。众多的高校在智库的人才培养方面依然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航空类高校一般按照专业来划分学生培养类型,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性过强,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通航智库需要的是跨专业、夸学科的复合型人才[2]。所以航空类高校要明了通航智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统筹校内外资源,按照知识结构要求进行多个学科多途径协同培养。

3.2 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通航智库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参与研究的人员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源自我开发不够。目前,很多智库成果的认定是按照政府批示的等级来认定,途径和方式单一,成果也未有效地纳入研究人员业绩考核、成果奖励和职称评聘中。智库任务的获取难得比较大,如果仅从事智库相关方面的研究会导致工作量不饱满,考核受到影响,为了完成考核工作往往转向纵向课题申报和研究。

3.3 发挥联动效应和提升合力方面不足

总体看,政府、企业与高校未能联动、合力培养通航智库人才,三者都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产出、轻投入的状况。高校作为江西省智库主体,其在培养通航智库人才方面缺实招、缺动力,研究人员的行业实践经验不足、相关管理政策不熟悉,导致理论研究多,政策和对策研究少,智库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改革深化,通航产业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江西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的省份,江西通航基础条件优越,有实力和能力成为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排头兵。江西智库应该为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根本,政府、企业和高校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加紧培养通航产业这一特色新型智库人才,为江西通航产业的腾飞助力。

猜你喜欢
智库江西省江西
模拟成真
江西银行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我爱江西奶奶
微智库
微智库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