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碧宸,张春雷,董文婧,张瑞洋,张宇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类学科相互交融,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广泛,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1-2],因此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的集群招生模式逐渐成为众多高校的招生及培养趋势。
学生首先进入由不同学院(或相近专业)组成的专业集群,按照统一的培养方案进行基础课程学习和通识教育,并依托学科背景开展专业教育,经过约一年的培养,在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分流至某一学科进行学习。这种新型培养模式淡化了专业界限,给予新生更多的选择权利,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降低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3],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一报定终身”的局面,对于培养基础厚,视野新,素质高的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大多以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指挥棒”下,相当数量成绩靠前的学生选择至同一热门学院,另一部分学生则被迫进入“相对弱势”学院学习,甚至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导致部分学院生源质量直线下降,专业认同感弱,学业、心理压力加剧[4],这给学科的良性发展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困扰。因此,在集群招生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分流政策的合理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融入感,成了不可避免的话题。
本文以我国某高校某专业集群为例,以分流后的学生群体为对象开展调研,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分析,据此探讨解决方案及措施。
某专业集群由A、B两个学院组成,其中A为“相对优势”学院、B为“相对弱势”学院。第一学年结束,学生须将两学院分别列为第一、第二志愿,在志愿内依据综合成绩依次被录取。如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则入选第二志愿,两志愿录取人数相当。在分流前后,分别对全体学生进行调研,共675名学生参与。
在意愿方面,有452名学生更倾向于选择A学院,选择B学院的仅为127名,占比分别为67%和19%。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相对优势”学院,“一刀切”现象较明显。综合成绩前10%、10%至30%、30%至50%及后50%的学生中,分别有73%、66%、60%,71%的学生倾向于选择A学院作为第一志愿,意味着成绩优秀学生更多地进入了A学院,对于B学院来说,无疑加剧了学生培养负担,对教育教学等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而就实际来看,A、B学院在学科发展、师资配置和就业水平上相当,出现这样的结果,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调研结果,个人兴趣爱好占第一因素,网络信息的影响紧随其后。当今信息化蓬勃发展,信息来源渠道广、速度快,这一社会性因素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和选择。同时,长辈、同辈的引导及专业教育也占据了不少比例,说明学校还应该从专业教育的角度上下功夫。
大一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个别学生对某些专业抱有偏见。为加强学生理解,除专业宣讲会外,学校开设了《专业导论》必修课程。在调研时发现,22.6%的学生认为感受不深,有43.7%的学生认为有部分帮助,仅有33.7%的学生认为有较大的帮助。可以看出,《专业导论》实际效果是有限的。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形式有更多期待,希望教师更“接地气”而不是“高大上”;职业发展是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他们更关心所学专业对人生发展的影响,而这一方面是鲜有涉猎的,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有很强的“迷茫感”;也有部分学生希望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侧重点的讲解,认为授课内容很宽对于他们更关心的个性化问题,需要更加细致的讲解。
采用“志愿优先,依成绩录取”的分流政策,保证了公平竞争的依据,但归根结底成绩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取得更高的成绩,来提高被选入某一学院的机会。这样的“指挥棒”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违背了集群招生模式的初衷,让更多的学生卷入这场“争夺战”中,给他们带来了更多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挤占额外时间来参加学科竞赛,这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据此来看,分流政策的设置应更加合理。
依据现行政策,能够进入某一学院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未能入选第一志愿的学生必须被分流至另一学院,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将面临不小的学科融入问题,这种与报考意愿之间的落差,将加剧学生的学习“叛逆感”和“悲观感”,使得部分学生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中,减弱了学习的驱动力,由此出现了较多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学风建设问题就成了所在学院的难点和痛点。而这一情绪不止在同级中传播,还会对下一级学生产生不良反应,反过来助长了新生的焦虑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久发展。
在招生时,应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平台,向学生及家长详细解释集群培养模式与分流政策,让学生在报考前有更深入的认识,避免因对培养方式的误解,而带来学习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困扰。
针对大一学生学科认识薄弱的现状,更需要教育者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用“低姿态”解释专业知识,用学生视角传达授课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听得明,听得清。授课内容要更加有侧重点,及时倾听学生需求,回应学生关切,让有需要的学生及早对相应专业有更深入的理解。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专业发展信息,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将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引入教学环节,邀请更多的行业从业者以社会教师的身份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高年级优秀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给予大一新生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对于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将起到很大作用。
“志愿优先,依成绩录取”的分流政策,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分流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意愿,在考虑成绩的基础上,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多种因素纳入其中,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同时应保证分流制度的规范化,避免更多人为因素的参与,损害学生的合法利益。
集群分流后重新组建班级,学生之间熟悉度偏低,部分学生对新学院认同感低,应协调各方资源,及时制定方案,确保学生平稳过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系列主题班会,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寝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融入感。
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进入“相对弱势”学院,学习问题较为突出,应多角度发力解决面的相关问题。将朋辈辅导纳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学风建设工作中,建立学生讲师团,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的作用。依据学生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建立课后辅导机制,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节奏;重点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生活学业问题。
集群招生是高校招生及学生培养工作的趋势,而在当下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使其更好的助力学生发展,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是亟待我们去思考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相关政策,积极面对挑战,为提升育人实效,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