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屹 梁晓莉 金舒琪 叶 川 孙华军
(嘉兴南湖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乡村振兴是关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服务业与传统农业融合的产物,对推动乡村发展有着多方面积极的作用。
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1]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兴盛,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因而人们出游更多的以选择休闲度假、亲近自然为主。这就是正在兴起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在我国刚刚起步,能发展空间很大。乡村旅游对推动乡村发展有着多方面积极的作用,对保护和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大多是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对乡村文化传统的开发重视不够。[2]开发缺乏自身文化内涵,且开发模式单一。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长远的目标。甚至有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3]另外部分乡村在开发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严重。[4]
汪巷村的历史悠久,汪巷先祖自山东青州寿光于唐朝迁至余姚,后来定居在汪巷村,其间出现过许多名人与故事。汪巷也有关于自己的红色记忆,不仅有抗美援朝的革命烈士,还有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战士等等。历史古村文化、革命红色文化和山水生态文化这些都是汪巷村独特的文化,而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能长期持续农业旅游资源的鲜活,能使汪巷村的旅游业持续发展。
余姚是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中等城市,而汪巷村就位于余姚市的郊区。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远距离出行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可以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余姚市中心到汪巷村沿途还能欣赏到景色秀丽的四明湖。四明湖是当地较为著名旅游风景区,汪巷村发展旅游业可以充分利用四明湖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
污染少且水质好、土地肥沃,从而农产品品质有保证。汪巷村有耕地800多亩,山林2500余亩,茶叶75亩,各种水果面积近1000亩,杉木基地林约500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回归绿色自然、到乡村休闲度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四明湖畔,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基地,水域面积是西湖的2.5倍之多,森林覆盖率78%,负氧离子是市区的 20倍,被称为“天然氧吧”。生态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汪巷村有着发展生态游的良好条件。而且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5]
明朝时期,汪氏先后得中进士,在历史上留下千古佳话。“状元故里”作为汪巷村一张标志性名片,目前没有修建有关“状元故里、学术之乡”主题的展览馆,只有老年活动中心有关于汪巷村历史文化的内容。使游客不能身临其境般地体会汪巷村文化的丰富内涵。另外由于特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致使游客对汪巷村的感知印象模糊。[6]
绿色农业产品种植有樱桃、杨梅、蓝莓、猕猴桃等,此外还养殖鱼类。农产品种植零散,种类繁多,种植及管理技术较为落后。农产品加工业未能形成规模,且加工技术及流程较简单,生产效率略低。旅游业主要以自然观光为主,游客体验项目较少。服务业只有一家百果园农庄较为完善,网上能检索到相应的信息,产业发展有些参差不齐。
在外部交通方面,汪巷村的主要入口为梁弄镇,存在的问题有出入口少和可进入性差。内部交通方面,汪巷村的内部道路路面情况较差,主干道路宽度不够。其中还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城镇进入乡村通达性较差。二是道路标识系统不完善。再者部分路段存在安全隐患,需加装防护栏安装。最后是主干道景观较差,需提升道路景观。
现在农村开发旅游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自身的文化内涵。而汪巷村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并拥有学术之乡美称的地方。发展汪巷乡村旅游业,仅仅靠对现有景点的合理规划是远远不够的,打造特色项目成了关键。
利用汪巷原有的古建筑,新建的进士牌坊等,打造一个历史风韵特色项目。区域包括两方面。一是仿古集市的建设。越国公祠附近设一集市长街,且效仿古时赶集有一定的周期性,集市上贩卖村民自己生产的产品。二是开设一个古服体验区。在状元楼民宿中开辟出一定的空间划分为换装区与摄影区,空间采取仿古设计。另外和村中景点链接,让游客可以将汪巷村的自然风光当作拍摄背景。另外对于人文方面,也需推出特色项目。果园可以建设游客自己种自己摘的蔬菜项目。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让游客能吃到健康无农药残留的蔬菜。亲友团或者亲子团也可体验亲手种植、亲手施肥的过程,创造一个温馨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单独相处的环境。
一是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产品价值。推广传统手工业,吸引游客。按季节举办如时令水果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盛会,促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农旅共同获益。
二是优化空间布局。按照“突出文化特色”的原则,合理安排不同产业在村中的空间布局。在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居民风貌改善等方面做出努力,打造一个内涵深厚、独具特色的汪巷村。[7]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汪巷的交通体系还是不够健全的,需要对内外交通都进行合理规划。针对外部交通方面,可安排象征汪巷村特质的形象大门,还可设置宣传栏用以宣传汪巷村的特色。门口设置休憩区,便于游客在休息之余观赏汪巷村的风景。针对内部交通方面,规划完善出入口、专用道路以及游览系统,形成内部便捷的交通系统。道路的延伸和扩展可以依据当地特色设置,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物风貌。由于主出入口位置,游客数量多且集中,需扩大停车场面积。至于交通标识系统,村内需设立指示路线的牌子和减速慢行的牌子等。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该保护当地旅游资源,使它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旅游开发需要有统筹的规划,将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达到共赢。[8]一是加强垃圾分类。部分可腐烂的垃圾可以在农村自然环境下就地进行发酵、堆肥、沤肥,还可以直接作为家禽饲料。垃圾分类需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虽然实地走访时已有垃圾分类的文明角,但仍然需要加强监督手段。二是提高人居环境。村民家中鼓励打理绿色庭院,村里的道路布置绿化景点,提高人居环境水平。
乡村旅游必定能带动汪巷村经济发展,将村民收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相信走出村庄的年轻人也会回流参与乡村建设。网络销售平台能成为农户与消费者之间贸易的桥梁,农户的生活愈加富足,通过旅游规划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