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铭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0)
生态纪录片是指运用记录的拍摄手法,将生态作为主要的拍摄题材和表现对象的纪录片类型。其滥觞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195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播出关于昆虫的电视系列纪录片《视野》,每集大约有30分钟,连续播放了12年。这部纪录片既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生态纪录片,更可以说是让生态纪录片受到电视观众广泛关注的纪录片。
中国的生态纪录片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创作的,由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开展拍摄。在发展之初,和西方欧美的注重纪实和传递人文内涵不大相同的是,我国的生态纪录片主要是履行着科普教育和意识形态宣传的义务。《动物世界》是我国生态纪录片发展史上产生社会影响最广泛的,并且也是最为大众所熟知、接受和喜爱的生态纪录片,是中央电视台在1981年制作和播出的,经历了四十年依旧长盛不衰。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赵忠祥老师充满磁性的声音也深深的烙印在了中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心中。
若将我国的生态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纵向展开,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展示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方面采取的相应举措和影响。每一部生态纪录片都是一面镜子,反射着过去,也映射着现在。透过这面镜子,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中国生态”。
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全社会刚刚摆脱了战争的消耗正向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刚刚起步,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支持发展的需要。不论是刚刚建国的中国还是比中国提前发展一百年的西方国家,在人与自然的处理方面呈一种“俯视”态度,即“人俯视自然”。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们大量的开采石油、煤矿、铁矿等新型自然资源的同时没有照顾到生态的平衡,大大打破了农耕社会延续已久的生态循环。过度索取而保护的意识严重不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征服自然”的理念呈主导趋势,创作出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英雄战胜北大荒》《大庆在阔步前进》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即自改革开放到200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扩大,通过与外界进行接触,中国的影视产业也受到了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影响。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迎来了一次变革,也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重视。中央电视台在1981年播出的《动物世界》和在1983年播出的《话说长江》打开了国产纪录片新的创作大门,这两部片子产生的广泛影响延传至今。当时的人们处在刚刚改革开放,且对社会经济和生态有着最新认识的阶段。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三北防护林”建设、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等都是在挽救之前为了发展经济而被破坏的生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价值导向,不仅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生态和自然有了最新的认识,也为生态纪录片的拍摄理念指明了方向。
回看前两个发展阶段,不难发现生态和人之间的关系像跷跷板一样此高彼低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提出,人和生态的关系逐渐走向平衡。经过反思之后,人们在创作之中将人和自然放置在同一高度,即人和自然平等,人平视自然,陆川导演在2000年拍摄的《平衡》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作之一。我国的战略的推进和生态纪录片的进步在这几十年间改变了社会的大环境,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重视,我国的生态纪录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态纪录片作品,《森林之歌》《三江源》《长白山》等。
生态纪录片作为将生态当作主要拍摄题材和表现对象的纪录片类型,所起的作用不仅是展示自然的真实样貌,更多是对当前的生态状态做出一些反思和价值观上的引导,呼吁大家做出改变。
生态问题是一个长久的、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对生态问题的关心以及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应是长久性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国外首先涌现出一批涉及生态问题的电影,如《2012》《后天》《阿凡达》等,以及生态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海豚湾》《帝企鹅日记》等。中国纪录片在此方面同样做出了努力,也涌现出一批作品,如《森林之歌》《水问》《柴静调查:穹顶之下》等。
生态纪录片指出问题的同时也会传递环保理念,扩大对于生态文明的宣传,用直观的影像来推动全社会建立生态价值观。以《水问》为例,这部纪录片将“水”作为中心话题,将看似宏大的话题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来讲述人与水之间的交互共生。如今,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水资源的短缺时刻警醒着我们。这每一集中都是关于水的一问,来探寻任何水的和谐发展之道。这部纪录片极为直观的用影像告诉我们,水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不爱惜水无异于自断文明之源。同样还有《森林之歌》,在片中传递出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平等视角,对待森林中的其他生物要像对待人类自己一样。“在央视网站的调查中,占参与调查人数的34.57%的人认为,《森林之歌》最大的价值是‘用亲切动人的方式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1]
我国的生态纪录片将题材和内容的定位过多选置在说教上,从一个生态区域或是出现的生态问题上要告诉人们某些道理,有时会让观众的观感十分疲惫。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拥有可以主导产业发展的庞大观众群体的国家,生态纪录片的拍摄内容和题材“是否接地气”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国的生态纪录片发展的当务之急便是将“说教型”转变为“服务型”,这也更有利于得到观众认可。同时,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能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丰富资源,故“接地气”还应体现在拍摄内容能否同我国的本土文化和自然资源相结合上。例如2019年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虽然严格意义上并不能将这部纪录片的题材归结为“生态纪录片”,但是这部作品就是却为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起到了表率作用,满足了大众的好奇、也展示了中国植物对世界的影响,成为我国第一部“植物类型纪录片”。寻找好的切入角度和拍摄题材,我国的生态纪录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的生态纪录片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生态纪录片的探索上发展的,承袭了很多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模式,但是风格化模式化的创新较少,对于生态纪录片的理论性研究也明显不足。套用西方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纪录片模式,对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再举《柴静调查:穹顶之下》为例,它在内容上虽然做到了展示环境恶化的事实以及呼吁人们对于环境做出关心和保护,但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和《难以忽视的真相》太过于相似,难免缺少了新意。要想我国的生态纪录片能得到自我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自我创新的能力。想要从根源上提高我国影视行业的创新能力,首先是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给予影视行业充足的创作和拍摄资金。回归到纪录片方面,要想在这一点上实现,纪录片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当前在我国,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势不可挡。微博、抖音这一类的新媒体短视频平台代替了传统的媒体,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所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更精炼的特点,纪录片能够创新内容删繁就简,从而得到一番崭新的天地。
我国的生态纪录片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小,导致我国生态纪录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较为微弱。对于当前的情况,西方国家在纪录片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我国的生态纪录片要想依靠投资资金量和产片量来获得一席之地难免太过武断。近些年来,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越来越多,技术资金均可共享,也能获得国外观众的更多关注。不仅能扩大作品影响力,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生态纪录片虽然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放眼全球,不可否认它和西方的同类型纪录片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和阶段,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生态纪录片还在持续发展,在得到了正确的创作理念之后,就要更多地投入到对于社会意义的探索和实质性的提高上。相信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更可以在全社会起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我国建设“生态中国”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