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研究

2022-03-16 17:4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陶瓷大学目标

刘 欣

(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403)

0 引言

作为教学的起点环节,教学目标直接影响教学实践的方向和教学效果的实现,是教育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的桥梁。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当中去,在不同的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突出对陶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重新挖掘和加深认同陶瓷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1 教学目标理论

教育目的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结构,如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又可以细分为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教育理念真正能落实到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向功能、调节功能和评价功能,能够导向教育理念、调节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质量。培养文化自信的教育理念实现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评价来完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都存在些许问题,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存在编写形式化和虚假成分;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实现效果不明显;教学目标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体系不清晰。与教学目标相比,国家层面制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科专家决定的学科目标是抽象的,难以开展过程评价,但教学目标一定要紧紧以教育目的和学科目标为导向,不能偏离大原则和大方向。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教育大方向,也要从教学目标理论研究中汲取先进理念。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认知领域的研究对高校大学英语课堂问题设计有着有益的启示,不同于基础教育,高校大学英语课堂问题应多包含高级认知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体系。同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情感领域的研究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也有着启示作用,通过制定情感领域教育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培养其文化自信,并接受和信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陶瓷文化。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考虑到了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测量,并鼓励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设计和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三维教学目标研究日益丰富和发展,随之学者们开始扩大研究对象,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行探索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研究使人们意识到教育的价值并不只在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层面上,还应该体现在学生能够使用合适的过程和方法层面上,体现在培养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强调“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教学目标设计

文化自信视域下陶瓷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突出三个设计理念:文化自信、陶瓷特色、核心素养。

2.1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重新挖掘和内心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普遍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辨外来文化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以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侧重了解西方文化,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转变为重视用英语传播中国故事。大学英语课程是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一门课程,要特别注意西方文化的渗透,多增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从家国情怀、文化归属感、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方面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把文化自信的培育落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结合单元主题,设计相匹配的文化自信培育教学目标,如,旅游单元主题,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景德镇旅游线路设计,并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介绍景德镇旅游景点,从而对景德镇产生城市情怀和对陶瓷传统文化产生内心认同和向外传播的文化自信。

2.2 陶瓷特色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陶瓷文化承载着千年文明和诠释着历史过程,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生活,而且给世界文明也带来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唯一以陶瓷为特色的本科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应突出其陶瓷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其陶瓷教学资源、满足其陶瓷复合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结合单元主题,设计相匹配的陶瓷文化教学目标,如,科技单元主题,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陶瓷高科技成果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介绍陶瓷高科技发展,从而对中国陶瓷高科技技术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2.3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六大素养,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融合,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不能把知识、能力和态度分成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应融合在素养教学目标中。态度和价值观尤其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知识和能力所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若方向错误,知识和能力越大,所产生的消极效应也越大。我们需要改变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在获得知识过程中受到教育,知识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的途径和养料,培育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的学生。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结合单元主题,设计相匹配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如,人物单元主题,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陶瓷名人人物信息收集和整理,并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介绍陶瓷名人闪光处,从中意识到优秀人格品质(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坚持不懈、不惧困难等人格品质)的重要性。

3 教学目标实施和评价

文化自信视域下陶瓷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路径研究教学改革项目中,教学教材为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教学对象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大一和大二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

3.1 教学目标实施

教学目标实施是教学目标从预设到实现的转化阶段。上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设计体现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而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实施展示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教学目标实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准确清晰地向学生传达学习目标和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而是综合整合学校的陶瓷教学资源,如陶瓷主题系列英语教材、陶瓷主题系列线上教学视频等。此次项目采用的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BOPPPS教学模式,教学课堂由六个环环相扣和紧密联系的教学环节构成。BOPPPS教学模式强调了向学生传达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并把学习目标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创建的教学情境要基于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接近真实生活情境、注重合作学习、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3.2 教学目标评价

教学改革项目组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的研究方法开展教学目标评价,通过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观察教学目标实施的过程,调查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发现其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若存在,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完善方案研究。经过研究调查发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比较清晰且具有层次性和操作性;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于教师过于忠实预设教学目标,没有充分抓住机会促进目标生成;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也在问卷调查和语言测试中显现出来,如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确实有所提升,同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学目标改革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教育目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全面覆盖育人优势和文化思辨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的认识和培养深厚的母校情怀,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4 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覆盖面广、历时长、课时多,对于高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国际通用语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实践价值。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正确引导,大学生们能够辩证地认识外国文化和价值观,培养文化自信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陶瓷文化知识传承、正确价值引领和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能力提升的融合。

猜你喜欢
陶瓷大学目标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
我们的目标
陶瓷艺术欣赏
景德镇陶瓷(2014年1期)2014-04-29 11:37:07
陶瓷鉴赏
流行色(2009年3期)2009-04-21 05:17:20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