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教学设计探索

2022-03-16 17:43:16王笑肖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差专业课程精度

王笑 肖萍

(新疆工程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23)

新时代下高校课程体系,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内蕴含的思政元素均发挥重要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依据是课程所内涵的价值性,以课程为载体完成育人目标,课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信息如何有效的传递给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本文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为切入点,理解“课程思政”的关键内涵,深入把握其中的价值意蕴。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创新,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专业课堂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学生特点和时事变化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补充和完善课程思政元素库及融合途径。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机制及近机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精度设计理论,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密切相关,是联系“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2]。包括机器及零件的尺寸精度设计、几何精度设计、表面粗糙度设计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合理进行产品的机械精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通过课堂和课程这个主渠道,探索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元素,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元素,秉承立德树人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特点和时事变化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匹配,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创新,通过专业课程、专业课堂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引导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学习。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特点,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旨在培养拥有正确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创新敬业、不断学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明确我国在机械领域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1)立足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将思政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更加自觉地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转变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思想,切实履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2)结合《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特点,更深入、更广泛地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3)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创新,通过专业课程、专业课堂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引导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学习。

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秉承立德树人基本原则,结合课程特点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专业课堂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对应结合。

现以尺寸精度设计中的“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为例,分析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途径。该内容为公差与配合理论知识的应用,重点介绍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的选用,由于学生实践经验有限,运用类比法选用公差等级和配合是学习的难点,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注重经验的积累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学习将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根据机器零件不同的功能要求选用公差等级和配合。引入航空“手艺人”胡双钱的事迹,告诉学生积累经验沉淀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尺寸公差的基本知识这一知识目标;能根据机器和零件功能要求合理设计尺寸精度,并进行正确图样标注的技能目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自学、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目标;具备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的思政目标。最终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合理选用尺寸公差与配合。

本节的教学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课程特点,立足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毕业标准和能力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思政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在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载体,构建高效评价体系,建立多维化考核方式,改善课程教学条件。

课堂组织与实施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创新,打破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采取项目教学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混合教学方法,对单一教学方法在时空上综合运用,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建立“教”与“学”的互动模式。

以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为项目载体,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遵循教学组织的“程序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1],重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进行,课前通过学习通布置小测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进行点评,课堂上采用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情景导入、明确任务:给出减速器输出轴的功能要求,提出设计目标:设计输出轴各段尺寸精度,各轴段装配零件、使用要求不同,精度设计要求也有差异,需要充分分析,为设计的;此处可引入《礼记·中庸》中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初学者,遵循设计步骤,充分准备是设计的良好开端。

第二步、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讲授尺寸精度设计步骤:基准制的选用,公差等级的选用,配合的选用,作为学生项目实施的必备信息。在讲授基准制的选用时可以引入《孟子》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讲解为何常用的基准制规定了基孔制、基轴制;讲授公差等级的选用时,可以我国突破笔尖圆球难题为例,强调公差等级的重要性,告诫同学们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后面的路还很长,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讲授配合的选用时,可以利用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的特点,引入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合理把握距离。

第三步、自主协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自学、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要求学生完成输出轴上装配齿轮处轴及键槽尺寸精度的设计;图纸绘制、标注上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做到精益求精。

第四步、点拨引导、过程检查: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在设计的每一环节引导学生的设计方向,检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第五步、展示成果、修正完善:学生分组展示设计结果时,可对设计中精度设计不合理的部分分析原因,进行改进,此时可引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钳工技师顾秋亮的事迹,引导学生设计过程中细心、耐心、踏实的职业素质。

第六步、评估检测、拓展升华: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检查,并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方法进行总结。通过以上六步完成课堂教学。

本文所分析的案例特点是将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理念上注重知识要素程序性和连续性原则;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适应不同类型知识点的讲授,通过课堂和课程这个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猜你喜欢
公差专业课程精度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38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
公差里的“五朵金花”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GPS/GLONASS/BDS组合PPP精度分析
带有中心值的百分数的公差表示方式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改进的Goldschmidt双精度浮点除法器
公差原则的分析和形位公差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