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献委
(贵港市港北区贵糖高级中学 广西·贵港 537100)
创新能力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为了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学校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开展创新教育,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现代化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就针对利用高中化学进行创新教育的相关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也需要开展创新教育,不仅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而且还要坚持生本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作为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需要老师在创新教育落实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老师直接引导学生开展无凭无据的猜想或者进行空洞的想法,而是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自由思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1]。在教学活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思考,放飞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自然而然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逐渐产生。
在此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质疑,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不过问题的设置一方面不要超出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顺藤摸瓜,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扩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严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实现高中化学创新教育的目的。
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盐类的水解”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对酸碱溶液的pH值范围进行了解,即:pH>7为碱溶液,pH<7为酸溶液,然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水溶液的pH是多少吗?”问题提出之后很多学生就直接进行了回答,但是回答正确与否老师并没有当场给出一定的评判,而是鼓励学生通过相关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答案。通过实验验证之后很多学生感觉非常诧异,“为什么实验结果与自己所想的答案不一样呢?为什么以上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呈现的酸碱性不同呢?”通过猜测验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硝酸强氧化性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稀硫酸、盐酸和硝酸都能够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为什么一般在氢气制备的过程中不采用硝酸,而采用的是稀硫酸和盐酸呢?通过这个问题就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老师也可以设置一些其他连续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创造的积极性。
实验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以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主动探究,针对实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和解决,这有助于学生实验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验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自主设计和创新,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2]。
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展“乙酸乙酯制取”化学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实验活动顺利就要开展,老师组织学生两个人为一个小组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进行掌握,即:乙醇和乙酸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酯化反应进而生成的化学产物乙酸乙酯。接下来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所用到的药品和仪器进行认知和了解,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实验中所用到的药品有浓硫酸、乙酸、乙醇。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试管、导气管、铁架台等。然后老师再利用多媒体将相关的实验步骤进行演示,让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准确掌握,确保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安全有序的操作。接下来每个小组就可以正式进入到实验环节。学生需要按照刚才掌握的实验步骤进行准确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仔细观察。第1步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正确安装,安装好之后还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第2步要将适量的乙醇加入到试管中,在震荡试管的同时将适量的浓硫酸缓慢加入到同一个试管中,当二者混合液冷却之后,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酸。第3步利用酒精灯对加入液体的试管进行均匀加热。在试管加热的过程中,学生要对整个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化学实验操作完成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在化学实验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讨论相关的解决方法,有的学生就提出在实验中为什么不将浓硫酸和乙酸同时加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呢?还有的学生提出最后产生的乙酸乙酯里面是否会含有一些其他的成分呢?针对学生心中的疑惑,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和创新,并通过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这就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想将创新教育有效落实,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化学实验操作,而且还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落实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学科知识内容和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生产生活问题进行解释和解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真实复杂的社会问题上,它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走访调查活动的开展,对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然后再根据设计的方案开展相关的实验探究活动,最后还要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体验反思[3]。发现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新的观点,对问题进行创新性解决,最后得出创新性结果。因为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会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多方面知识进行交叉融合,通过综合创新系统的构建,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此外,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活动中亲力亲为开展实践操作,并将其他学科与化学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在实践情境中进行新知识体系的不断构建,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和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法,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落实创新教育。
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选择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比如老师引导学生开展食品添加剂成分调查活动,老师可以带领生到食品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成分。再比如针对这两年环境污染问题,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化肥厂进行参观,对化肥的生产流程以及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污染物进行了解,同时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对雾霾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产生雾霾的成因,探究解决雾霾的方法,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结束之后,老师还要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给予正面评价,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综上所述,要想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创新教育有效落实,需要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