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寅秋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摸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针和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进一步将其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在历经百年的奋斗史中,思想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其聚民心、打胜仗的保证,更是其在国家建设与治理过程中的绝对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和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针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起到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建立其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沈传亮、李鹏[2]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认为中国共产党得以不断发展,由弱变强,正是因为其重视思想建设。吴宗伟[3]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建设的方法总体可以概括为“凝聚人心”“理论武装”“实事求是”“巩固成果”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思想建设这一问题上累积了大量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证实了思想建设在党的方针、政策、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青年群体是新时代新思想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9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指出,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这一举措增强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心。
由此可见,思想建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保证,更是对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的青年一代起着潜移默化、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即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4]。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实现这一要求的唯一途径则是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所有高校、所有学科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力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修养,同时也要求所有教师转变思维方式,不再将思想政治教育当做独立于专业学科外的内容,而是积极发掘两者的融合点[5]。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中普遍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割裂现象尤为严重。因此,针对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如何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经验融入当前教育体系之中、如何在外语专业教育中贯彻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专业课程建设之中,是该专业面临的新要求。
作为全面贯彻并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方法,“课程思政”在外语专业教育中如何开展、普及和应用这一问题得到了重视。但目前的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因校而异、因教而异,外语专业教师们探讨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课程思政的意义、内涵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譬如,崔国鑫[6]、周秀敏[7]认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已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外语人才则必须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则需依赖于教师的意识、课程教授方式的转变。对此,文秋芳[8]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纵横两个维度构筑了完整的课程思政实施框架。
其次,对课程思政的具体方式进行不同角度的探讨。例如,常俊跃、李辰超[9]总结了目前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方式为“将思政‘隐藏’于外语教学中”和“以外语教授思政类课程”两类,但两种方法存在不同的弊端。鉴于此,该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专业思政教师和外语专业教师合作授课的模式,即理论知识由专业思政教师讲解,课堂互动、讨论则由外语专业教师组织。该方式虽然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课程的结合问题,但课程内容的比例分配、学生的外语能力是否能够适应仍有待探索。与常俊跃、李辰超不同,文秋芳[10]则通过实践提出了“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更为符合课程思政的核心要求。
最后,对外语专业教材进行的审视。孙有中[11]针对外语教材的编写及课堂使用进行了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审视。作者认为,在教材的编写中可以加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的话题和内容,通过跨文化比较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建立并强化文化自信。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活用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达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譬如,可以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来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提升道德品质的修养等。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较多外语专业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并进行了思想意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尝试,但在该过程中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依然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专业师生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仍然比较片面。许多教师依然认为课程思政仅体现在与党建、政治等相关的课程内容中,基础日语、综合英语等综合类课程应只集中于语言本身的学习,视听说类、写作类等专项类课程应集中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提炼“思政”内容。甚至也有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在应用型高校不具有可行性或不易进行。另一方面,许多外语专业学生也认为思政教育应在与思政相关的课程上完成,专业课应只学习专业知识,习惯于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割裂看待。
第二,体现课程思政元素的外语专业教材相对匮乏。国家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通过实践在教学方法、思政元素的挖掘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时至今日,外语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中课程思政元素还相当匮乏,富含课程思政元素的教材则普遍未应用于外语专业教育中,因此对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的顺利落实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第三,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缺乏体系性和连贯性。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在专业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但对于如何选择思政内容、如何融入专业教育、如何教授此类课程还没有统一的体系和规划,且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方式、量、持续时间还未达成共识,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外语课程难以连贯地、体系地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在外语专业教育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外语专业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还需进一步明确,实施方法还有待继续挖掘。因此,为了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对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建设现状进行评估。外语专业要实施课程思政,必须首先了解该校学生的思想全貌。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进行大规模定期调查,以期明确学生在外语专业学习中是否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弱,则课程思政可对其学习积极性、目的性进行专项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则课程思政可对其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自我监测进行转向教育,提升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钻研精神及拓展意识。
第二,对课程进行分门别类,制定课程思政的实施范围和方式。在外语专业中推行课程思政要以专业课程为依托,首先进行课程的分门别类。比如涉及语言知识、文化、政治、经济、国民、生活、娱乐等综合性知识的课程,可通过中外对比的模式,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的异同这一方式进行思政教育,该方式可以在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养成不盲从的思考习惯。而商贸、口译、经济类等专项能力培养的课程,则可通过“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第三,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外语专业教育的结合。佘双好[12]、邓亮[13]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积淀。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了解,能够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因此,在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除专业技能相关的知识外,须融入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从精神层面滋养学生的心灵,真正实现在学外语的同时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国文化内涵的目的。
第四,加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辅助作用。慕课、微课等新型线上视频类课程的推广和普及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育资源,但也带来了信息爆炸式增长,导致教师、学生群体难以鉴别信息真伪和有效性。因此,线上课程着重于提供有效、正确的信息,同时监测学生在线自学的效果;线下学习则着重于检验线上学习的效果,推进学生对线上自学内容中所包含思政元素的内化吸收。
第五,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及评估。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每节课的内容丰富度和课堂内效率,长期的效果监测及评估则显得薄弱。因此,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课堂外监测,也可以采用不定期的知识问答、问卷调查等对课程思政的长期效果进行动态跟踪。
总体而言,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实施应从师生意识、课程设置、教授方法、监测评估四方面同时落实,以保证每个环节相辅相成,整体形成闭环。
“课程思政”在外语专业教育中作用重大,不仅能够潜移默化促进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接班人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还未紧密结合,课程设置与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两张皮”的情况,同时教师对如何实施课程思政也还未达成共识。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评估学生思想状况、制定课程思政实施范围和方式、加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外语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动态监测的模式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长期评价等5项对策。在我党思想建设的经验指导下,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为培养新时代、新要求下的外语专业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