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03-16 17:4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陈 蕾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00)

人与自然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表述都强调一个“共同体”,它意味着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具有持久和活力的有机体。[1]

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中华民族整体观的认识从“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提升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3]的新高度,而有效实施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教师对其本质缺乏精准把握、教育内容缺乏系统协调和因材施教以及各教育载体内部缺乏有机协调与配合等问题。优化民族团结教育整体功能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而是一个逐渐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对其中涉及的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或载体等诸多要素不断地调整其功能和协调机制,使民族团结教育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功效,从而坚实的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1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必然性

1.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挑战与条件机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阶段并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进的,可以说,前者为后者创造了条件与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随着各民族国家相继形成并以边界来划分管辖范围,“地缘安全”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指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接受周边的影响和放射本国实力的安全有效性,[4]用以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当今我们青年大学生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积极主动关注国际时事动态,运用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地加以思考和分析,因此,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已不再满足静态知识的输入和大学生的被动接收,而是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提高其主动思考、理性分析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根本之所在。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在要求

从2014年—2021年这7年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位逐渐加强,从“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再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之至2021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进一步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同时也为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并不是简单的凭借单一学科就能完成,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持久性及系统性的教育。

2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教育一直是各项民族工作的重心,并取得显著成就。但面对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和影响加深,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2.1 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核心及外延缺乏深刻认知和精准把握

教师作为直抵人心灵的工程师,在传道前首先自己做到明道和信道,中华民族共同体并非人们臆想的产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形成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它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向,也是民族关系发展重要目标,其与民族团结一脉相承且是民族团结更高层次的诠释,民族团结教育是浸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各领域和各学科,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全面化、常态化和系统化工程,需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调推进,将其精髓覆盖全课程、全领域和全过程。但目前,民族团结教育仅存在于思政课的体系里,其他专业教师涉及很少;那些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频繁接触的一线教师,大部分对民族团结的精髓缺乏精准把握,学生的日常工作处理需要秉持正确的民族观才能把民族团结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坎里,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下沉到具体实践中去。[5]

2.2 教育内容缺乏系统协调、精准实施

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注重宏观理论和政策的宣讲,缺乏理论与大学生具体实践相结合[6];注重单一学科的讲授,缺乏与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专业学科等系统联动;注重国内会议精神的学习,缺乏对国际形势的整体把握和地缘安全的实时分析。除此之外,当今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已深刻影响青年学生的衣食住行、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及行为举止。以教材理论、政策宣讲等宏观方面讲授民族团结教育已不能满足新时代青年学生的需求,尝试不断挖掘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事例,做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质,实现其内容的具象化和在地化,同时可通过青年大学生易于接受的APP、公共号、抖音、快手等图文、音视频等动静结合的形式输出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避免出现内容输出方式陈旧,导致大学生对此信息接收不到,缺乏教育客体与教育内容相互对接和协调推进。

2.3 各教育载体内部缺乏有机协调和相互配合

2.3.1 课堂教学方面,偏重短期目标追求而缺乏长期理性思考

目前,课堂上教师多以说教、理论及静态等教学模式为主,使大学生对思政课、民族理论课产生腻烦情绪、疲于应付和得过且过的不良心理状况,对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传授仅停留在短期目标的实现,如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取得学科学分,缺乏对现代教育载体方式的挖掘、创新和利用,对民族团结教育缺乏理性思考,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从来都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沉淀、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2.3.2 课外活动方面,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缺乏深入挖掘和相互匹配

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体,不仅需要依赖课堂理论学习,还需要丰富课外活动的补充和运用。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活动中,多以场面宏大,现代感官体验的文艺体育类活动为主,缺乏对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利用,忽略民族团结理念和风细雨、内化于心的过程;校外实践活动中,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实践经费不足、学生课程负担重挤占实践课时等问题,除此之外,也缺乏对本地区的遗址遗迹、红色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等资源的挖掘、学习和利用。

3 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逻辑

3.1 各专业教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三观,将其言传和身教并举,各专业教师应将课程思政的精神贯穿于专业知识点的教授,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注重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协调统一[7]。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应摒弃过去暂时、表面、形式化的口号式、过场式宣传,转变为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常态化、系统化、持久化的工作。二是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实现对民族团结教育本质要精准把握,深刻理解民族团结是基于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的,是我们党和国家砥砺前行的重要法宝,并将其无缝对接地将深入到理论学习、日常生活及学生管理等方面。

3.2 课堂与校内外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3.2.1 被动变主动

人的内驱力是需要激发和鼓励的,当代青年学生就是处于这样一个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因此,对其进行的民族团结教育方式应从被动变主动,从静止变活跃,从接受变探索,首先,以提升学生兴趣和符合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为目标,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理论讲解,转变为以具体案例、历史梳理等方式深入浅出[8],使其贴近现实生活及学生自身。其次,以课堂辩论、师生角色互换等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改变过去学生的消极懈怠和厌学等不良情绪,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变被迫学习为主动探索。

3.2.2 刻意渲染变潜移默化

校园活动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利用好校园活动平台会使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首先,创新和丰富校园活动形式和内容,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和朗诵或绘画展览等活动。其次,要在师生群体中深入挖掘民族团结的优秀事迹和榜样典范,让身边的榜样力量来感染、感化和感动大学生,使其真切感受到民族团结意义所在。从学生的日常喜好和偏爱的多媒体形式出发将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融入其中,减少青年学生对其的漠视和排斥,将以往刻意渲染变为无痕浸入。

3.2.3 宏大理论叙事变乡土资源挖掘

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改变以往运用宏大的历史事实的叙事方式,应多从具体的、细微的及身边的历史、人物、生态文化等资源汲取营养,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比如可以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积极组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三下乡”活动、科技卫生活动、公益支教、支农或支医等活动,通过参与活动,了解该地区的纵向历史和横向发展,从而丰富和扩充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3.3 教育内容、方式和载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3.3.1 教育内容上实现多学科与多领域相互嵌入,协调配合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是一项具有跨时空、跨领域和跨学科等特点的系统工程。首先,民族团结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事实根据的,纵观中国历史,各民族生存于迥异的地理空间,从而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日常实践及宗教信仰等特征,而每一个民族的生存从来都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彼此间互补互通,相互嵌入的。其次,从横向来看,当前国际形势风起云涌,中国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如何彰显中国力量和讲好中国故事已然成为时代命题,青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应始终秉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和底线,并将其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3.3.2 教育方式上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

当前,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正是使用互联网的主流群体,接受信息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如果还以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自上而下的单向输入方式教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如今,大学生主体性地位明显上升,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达,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驱力,善于引导和鼓励,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3.3.3 教育载体上实现传统与现代媒介相结合

教育载体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因此,获取信息来源由以前的书本传授、广播、报纸等单一化、单向化和被动化的媒介转变为互联网下的图文信息、音效视频、电子书、实时传播及自媒体等多元化、双向化和互动式的形式,极大的改变了大学生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使其发现问题的速度之快、分析问题的思维之深以及解决问题的欲望之强。挖掘和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抖音、快闪及相关的APP等新型媒体平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地区的红色、绿色等资源及本学校师生身边的榜样典范等借助新媒体,源源不断的输入青年学生的头脑,使之全身心的浸入其中。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其重要的实现路径之一,任重而道远。民族团结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短期而简单的教学,也不是凭借单一学科就可以完成的教育,而是一个需要教师依据各自专业背景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精髓和实质,并通过新媒体、校内外平台等方式与青年学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并使之优化,这已然成为时代要求和历史必然。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