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亮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目前,各个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实现同向同行,达到协同育人的要求,是每门专业课应当思考的问题[1]。
本文以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为例,探讨机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式与途径,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解以PLC 为主要控制方式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最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及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践、知识用于技术创新的学习风气及安全规范的操作习惯等,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受长期的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任课教师更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忽略了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任课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思政专业的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导致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不足;大多数情况下,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已经在实施课程思政,但是缺少设计,只是将思政元素生硬地穿插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针对以上情况,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积极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邀请思政专业教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政知识储备;同时通过“校外+校内”“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政策解读和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使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激发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提高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2]。
依据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内容,按照“项目—任务—知识点”的结构,一对一、一对多挖掘思政元素,设置思政教学目标。专业课教师携手思政课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集体备课,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行业发展、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内容,由思政课教师把握课程思政的准确性和先进性,由行业企业专家选取企业典型生产案例,使其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由专业课教师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从行业发展、“7S”管理制度、1+X 证书制度三个方面优化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3]。
第一,结合行业发展。PLC 的应用范围主要针对工业领域,因此,PLC 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以PLC 技术的发展历程为缩影,介绍我国及全球工控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此来凸显我国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认同感,同时也要看清差距,激发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我国工控行业领军人物的成功事迹,以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导入课程,引导学生向优秀的技能工人学习,以匠心筑梦,砥砺前行。
第二,结合“7S”管理[4]。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课程占总课时的50%左右,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手段。“7S”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将“7S”管理制度引入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各个细节,循序渐进,使学生进入实训区即进入企业工作环境,提前了解企业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
从整理和整顿入手,结合清扫和清洁要求,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负责实训区的卫生及桌椅设备的摆放,保证实训区的环境和秩序。每次实训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收拾好自己的实训工位,将实训用到的工具及设备放回原处。
安全意识是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电气专业和机电专业的学生每天和电打交道,尤其要注意用电安全问题。这里的用电安全不仅包括自身的安全,也包括设备的用电安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开学第一课主要讲解用电安全问题,介绍常见的触电事件、用电安全事故,在课程初始,以真实案例警示学生注意安全用电,以免造成人身、财产及设备损失。本门课程常见的用电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种:触电和因接线不当导致设备烧损。因此要求学生在实训课程期间穿绝缘鞋,在线路安装过程中佩戴绝缘手套,保证人身安全;在线路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安全检查,以防因接线问题造成设备损坏。在每次课后,要求每组学生对所在的实训台断电并安排专人检查实训区电源是否关闭。安全无小事,每个学生都应牢记安全用电及安全生产常识,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实训任务中线路安装部分需要用到大量的导线,从线路安装的用线量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规定每个任务的用线量,并在实训任务开始前,下发一定长度的导线,鼓励学生在保证实训任务完成的情况下,用上一任务结束后回收的废旧导线。实训任务结束后,检查用线情况,对于用线少的小组在任务评价中适当加分,对于用线量超标的予以减分处理。同时组织学生修理实训过程中产生的损坏器件,减少器件报废。从各个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三,结合1+X 证书制度[5]。1+X 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将课程思政与1+X 证书制度相结合,将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课程思政的内涵中包含了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1+X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体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积极对接可编程控制器证书,以X 证书考核内容为导向,将X 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同时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最终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采取项目化教学,并积极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学生采用“集中+自学”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由发布任务、方案设计、程序设计、线路安装、系统调试、总结汇报和考核评价七部分构成。在线上教学阶段,教师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发布工作任务,学生自主完成线上课程资源的学习任务和作业,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在线下教学阶段,学生分组完成实训任务,并且每个组的成员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随意分配,打破以往都是相互熟悉的同学自动结组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让相互之间不熟悉的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方案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生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所设计的方案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节约成本、避免设备及导线的浪费。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及工业生产的安全,在方案设计及程序设计时,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考虑到安全生产的需要;对于抄袭现象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在本次任务中的平时成绩,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且对于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编程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学生,予以格外加分奖励,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在线路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电工操作规程和电气线路安装规范要求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和职业习惯。在实训任务结束之后,各组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思路、遇到的问题和最终调试情况等进行汇报,学生通过此过程重新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各组之间互相交流,拓宽思路,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提高表达能力。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是提高和检测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和学生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线路安装的规范性、系统运行的准确性等多个维度开展互评与自评;同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将细化之后的课程思政目标融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中,并根据思政目标的不同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提高过程性考核在最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多维度、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对日常知识积累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视程度[6]。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从课程定位入手,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团队建设、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实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课程思政在理实一体化项目化课程中的实施进行讨论。教学团队全面提高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实施能力;以行业发展、“7S”管理制度、“1+X”证书制度政策为导向,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项目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