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索

2022-03-16 16:02方佩斐马茹君王梦莹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效果人体

方佩斐 马茹君 张 敏 李 华 王梦莹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高职医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两部分融合而成,课程涵盖知识面广、内容信息量大、概念繁多、理论抽象,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经查阅相关文献及结合多年教学尝试和改进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教学辅助技术,糅合多种教学手段的启发式教学,是提升本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1]。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1.1 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学时少 《人体解剖生理学》涵盖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三门课程,内容繁杂,有众多的新概念和专有名词且部分概念难以理解和记忆;微细结构复杂抽象;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往往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人体解剖生理学》一般开设于医学院校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学生大多停留在中学时期的被动接受和刷题得分的学习模式,尚未适应大学主动学习的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目前高职医学专业一般在校学习课程的时间为2学年,基础课程学时大为压缩,《人体解剖生理学》已从以往的148学时压缩至72学时甚至更少。

1.2 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欠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点,学习不深入,记忆不牢固,学习参与度不高,成效不高[2]。同时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难以养成批判性学习的习惯、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分析的科学思维。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

1.3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以问题式任务导入的启发式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3]。教师认真研读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充分结合学生学情和学习规律,有效借助现代教学辅助技术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核心在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启发学生充分认知形态和功能、正常生理和异常病理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批判性学习和探索分析的科学思维,即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所提倡的工学结合的理念[1]。

2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举措

2.1 课前设置问题式任务,引导学生预习,启发主动思维 课前教师认真研判教学内容,结合培养目标,设置引导学生预习的问题式任务,并在教学平台上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智慧职教等发布相应的视频资料、课件资料、教材相关资料等,要求学生课前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在正式上课前检测所设置问题的反馈,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预习,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的课堂内容配比提供依据。如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预习任务里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一天吃三餐?假如你早上吃了一个鸡蛋加包子,他们在体内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什么?”这类与生活密切结合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索学习,预先了解消化系统的构成和人体如何进行消化吸收的。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融入到学习中,带着预习时的思考和疑问与老师的授课比较和碰撞,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比较分析对错的时候,养成批判性学习的思维习惯[4]。

2.2 课中多角度引导和启发,提升教学效果

2.2.1 引入人体演化和医学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入课程思政 以人体演化和医学发展史故事作为开篇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可迅速代入性学习。如在学习口腔和咽的结构之前先引入故事“人是最容易被噎死的动物”,从人体演化的历程开始阐述口腔和咽的结构,紧抓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代入性探索学习口腔和咽的结构。医学史上,古今中外有很多先驱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推动了人类医学的发展,而这些激励人心的医学发展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同时融入课程思政,从生命和人体的奇妙处树立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对职业的认同感。如以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马歇尔坚持不懈、忘我投入医学研究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树立对医学崇高的职业认同感,并为之而努力。

2.2.2 巧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堂教学中,重点是名词概念、正常的人体结构、器官的生理功能及生理参数等内容,内容繁多、概念抽象,传统教学法常可导致以概念解释概念,以原理推导原理,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案例,将案例展示给学生并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最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的教学互动过程。案例教学具有较为显著的启发性和实践性,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入案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中案例设计需要紧扣教学大纲,围绕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前期的知识架构,充分考虑其认知和接受能力,把需要教授的相关理论知识巧妙地穿插到案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如在人体消化系统的教学中引入胃溃疡和胰腺炎的案例,这是两种十分常见的病例且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根据病例提出问题,并进行分组讨论,以此引导学生掌握胃壁的结构、胃液的分泌和功能、胰液的分泌和输送过程、胰液的成分及功能等。案例教学中学生分组讨论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找出问题的关键和答案,同时各小组之间解决方案的对比,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效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绘图索引,逻辑推导,梳理知识 相比于文字描述,图像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而各种研究也表明了人类大脑对图像的理解和记忆都优于文字[6]。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中,某些形态学的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板书绘图,某些功能学的部分内容可以绘制思维导图,某些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图,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内容,完成知识的加工和记忆。如在讲解胃壁结构时教师可以边绘图边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跟随画图;在讲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把繁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这种文字与图形相结合、将抽象事物具像化逻辑化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启发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7]。

2.3 课后拓展实践,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以致用能力 学习不仅止于课堂,课后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锻炼学以致用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常规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复习测试,课后尚可多方位进行拓展,尤其是实践拓展。

2.3.1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的前沿研究文献,拓宽知识面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结合相应领域学术的新进展,引导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对某一方面最新研究情况和进展作出梳理和分析[8],并尝试完成综述性的总结报告。对于某些较难的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共同完成报告。如在人体消化系统新课结束后,学生随机5人一组,查阅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并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肠道菌群的概念和类型;目前已知肠道菌群可能与哪些疾病有关;肠道菌群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的干预调节对疾病防治的意义等。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信息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的科学素养[9]。

2.3.2 引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其引导作用,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10]。除了课堂上的启发教学和引导学习,课后教师根据相关知识点结合日常生活设计任务,通过学习平台推送给学生。如人体消化系统学完后可让学生分组调研身边的亲戚朋友中有没有胃溃疡的患者,他们平时都服用什么药以及生活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在调研的基础上制作一个关于胃溃疡的预防保健手册。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亦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创新思维的能力,符合教育创新的理念[11]。同时在这个实践活动中还可以融入课堂思政,培养学生关心家人、关爱社会的情怀。

3 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笔者从2020级学生开始有意采用、探索启发式教学,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发现教学效果有明显改进,如:课前预习的学生比例逐步增加;课上参与度提高、听课认真并能对教师的问题做出更及时准确的回应;课后能思考所学内容并提出疑问,作业的完成率提高,完成效果提升;期末考试成绩总体逐步增高。同时,多篇有关启发式教学、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文献表明:启发式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主动表达、批判质疑和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12]。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中,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位改进,加强知识点间、学科间的联系和实践应用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效果,达到融会贯通、学用结合的培养目标。同时在教学中巧妙融入课堂思政,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生理学教学效果人体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人体可笑堂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