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慎作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浅探
张慎作
(梁山现代高级中学,山东济宁272000)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国教育不能故步自封,必须紧跟社会前进的脚步,课堂教学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向开始从传统的应试型教育发展为注重学生学习感受,提升教学实效性的综合性教育,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出简要分析。
创造性思维;教学要点;教学策略
在日益看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完全基于教材的学习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而言。社会的发展靠的就是人才的不断创新,同时学生也能在创新能力的推动下,会主动寻找有效的学习路径,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并有意愿实践和应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自身潜力,并让学生通过创新助力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最终形成,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完成认知。而高中物理知识包含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就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高中物理科目特点而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提高高中物理逻辑思考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思考就是要让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或者教师的束缚,靠自己的意识和掌握的知识原理思考如何解释物理现象。物理解题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需要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高中物理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需要结合一定的鼓励性策略,让学生带着一定的创新动力思考,并萌发出一些新鲜的想法。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高中物理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思维窗口期,利用有力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思考路径,从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放弃传统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理念,尤其在高中物理中,学生的解题思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入手,并以此带动学生的主动探析能力,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学生在创新思考中用自身思维拓展,并对一些物理现象作出基于自身思维的判断。其实很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是非常努力的,但成绩不佳的一个原因就是思维过于狭窄,虽然熟悉公式,却因为没有思路,就不知道如何对题目下手。而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的发展,提高课堂的丰富度,从而完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是现代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物理科学现象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是从而使物理学科成为强化学生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创新,把更多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帮助学生进行理论与应用的融合性学习。在不断的生活化学习体验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利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启迪学生的思维,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灵感。举例来说,在电磁波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根据物理教师的调查分析,很多学生虽然已经了解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到,造成学生只是机械化地了解相关知识。所以教师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作出针对性的布置,可以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的家里或者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与电磁波相关的。比如家中常见的家用电器,如微波炉,以及人们去医院会见到的X射线等,学生们立刻就能用自己的思维联想到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电磁波现象,并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比如收音机的电磁波是怎样接收的、微波炉是怎么产生电磁波的。学生能够通过对情境的融入,对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使其能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逐渐意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便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物理思考能力,以此达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认知,并激发学生主动探析相关原理的兴趣,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是一种促进,形成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改革中,对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常规课堂中那种完全依靠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方式早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尤其在物理学科中,知识的变化是比较多的,单一的听课内容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相关定理,也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从而顺利地掌握知识点。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增加体验感,能够身临其境地运用知识,学习知识,让学生增强灵活性。并且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维和想法不成熟,所以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比赛、游戏等实践活动进行物理探索,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并且能够产生竞争的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更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育中应该以引导为教学的先决条件,继而让学生进行自由地分析和思考。应该吸引学生热爱物理科目的热情,自己推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需要不断减少,而应该引导学生寻找未知的内容。许多题目从不同的思考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应尽可能地开发全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物理创新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学习的乐趣。举例来说,在《曲线运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设计。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到公园里,给学生带来一次趣味竞赛活动,竞赛的主题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打水漂。在学生进行打水漂活动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进行活动比赛,一边思考分析影响竞赛成绩的因素,比如石子的角度、石子飞行中遇到的阻力,以及石子的重量与距离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领悟更多的知识,并开拓新的思考方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成长。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对物理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使其能够将知识进行深化和内化,这种方式既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未来在物理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学设备已经走进了中小学校园。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现代教学设备带来的只是教学视频,或者多媒体教学演示。实际上现代教学设备的功能非常丰富,如何开发和应用这些现代的教学功能,才是对教师的真正考验。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为高中物理教师增添了丰富的教学手段。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教学设备提供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教学素材,同时还包括了大量新颖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白板互动教学、模拟软件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虽然教师总说物理知识并不难,只要认真学就能学会,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处于躁动、好奇心重的青春期,单调乏味的物理知识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物理概念课以及数据分析课极容易使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情况,即使教师反复强调哪一部分是重点、难点,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学生对直观立体的画面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展现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快速呈现立体的课程知识,这不仅突出课程的重难点,还使学生积极学习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这体现出信息技术具有实际运用价值和意义。在现代化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实践中的价值,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对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软件,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举例来说,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用常规的教学方式,会有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很难进行较多的尝试。而如果结合现代教学设备中的模拟软件进行操作,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进行不断尝试,学生完全不需要担心实验中存在危险性,电子实验也不会存在任何的实验材料局限,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做出自己想要的尝试,比如电阻损坏、二极管烧穿等实验设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在反复的实验中拓展思维的宽度,并从中寻发现自己在设计中的不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引导性的教学为主,高中物理教师要尽量避免刻板的传授式教学,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教学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学生能够在自身的探索中寻找和发现一些新颖的学习路径,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进入初中阶段后,知识的难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学生要学习的科目种类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所以学生的学习压力会逐渐加大,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教育,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拓展教学宽度,将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物理素质教育成为物理教学课堂的一部分。学生积累的知识更多,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问题延伸课程内容,在延伸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解释很多理论知识,在展现知识的同时,教师结合问题讲解更多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听课中能够吸收非常多的知识,这不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利用问题引导教学,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互动问题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掌握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教师通过对引导式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自主分析思考,使得学生获得充足的创新空间。
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段卫星围绕地球旋转的视频,然后根据视频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比如影响卫星环绕地球的因素都有哪些、跟卫星的质量或者体积是否相关、距离是否影响卫星的绕地飞行等。根据有效的教学问题指引,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分析,并且融入一些自身的合理想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分析,用想象力带动自身的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为学生预留出自由探索的机会,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对学生实施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中,全面地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中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的构建。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相互配合完成预习工作。在小组中,组长可以安排组员的工作,由记录员记录可能会运用的知识点,然后让组员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对每组的预习情况做出点评,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物理教师在培养物理创新能力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注意活动内容的深度设计,物理学科相比较于其他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枯燥无趣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小组互动增加学生参与物理探索的动力,必须让孩子有一定的鞭策才能有充足的动力投入到物理探索中。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要保证学生都能公平合理地参与到活动中,不要造成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或者只针对部分学生设计活动的错位现象。小组互动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对物理活动的参与度,带动学生对物理知识主动钻研和思考的热情。另外,物理学习不是一个闭塞的过程,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手段,将学生合理地分成几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实验的方式对物理知识展开合作研究,营造出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氛围的带动下,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并聆听他人的想法,让学生之间的不同见解能够得到互动,在相互摩擦下产生新的理论,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效培养的目的。
举例来说,在《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中,可以围绕影响因素、恒量与变量等要点进行有效的实验设计,教师需要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保障学生在小组中都有适合的角色。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实验进度,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实验学习质量的提升。在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分配,让各个小组进行总结性的汇报,然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通过有效的讨论使学生获得创新性思维成长。
在高中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成长。教师应不断地强化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打造精彩的高中物理课堂。
[1] 刘成丰,周凯.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文渊(高中版),2019(11):407.
G632
A
1002-7661(2022)15-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