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琼珠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900)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是提升教学活力、重塑学生数学理论架构的重要途径,但教师与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内在含义,并注意区分其与游戏教育的本质区别。游戏化教学更加强调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轻松愉悦、注重小学生在参与游戏教学过程中有更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实现“游戏搭台、教学唱戏”的内涵教育目标。同时游戏化教学注重“快乐”“学习”与“教育”三大核心要素,以互动体验、全身心参与的形式巩固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知,解决自身对于游戏和学习两者的情感与内在冲突,进而平衡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索需求与好奇心之间的认知差距。
游戏化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应当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需求、生活化选材紧密结合,确保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数学知识,把社会实践当成理论教学的大讲堂。另外教师需要确保多种游戏策略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穿插进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匹配与之节奏相符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并把“故事讲述”“情境再现”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积极向上的正向激励游戏,充分地发挥游戏化教学对数学高效教学的促进作用。从而确保小学生的热情自始至终都处在饱满的状态之中,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其心理获得感。
由于游戏化数学教学法是融合了社会认知、游戏竞赛与区域发展等多种理论,因而其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行为引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教学策略有二十余种,但据相关文献统计,较常见和接受程度最高的教学策略有猜谜语、创设情境、游戏闯关、竞赛比拼这四种方法。而游戏化教学的重点和中心则在于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游戏化学习确定方向。根据新教育大纲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获得知识的技巧与方法、体会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积极学习心态”三个主要目标,教师应当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把数学教学任务细分到游戏环节之中。这样才能让游戏策略更具针对性和指引性,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控制游戏化教学的节奏和进度。
游戏化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学活动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因而其理所应当成为游戏活动设计的重要对象,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策略。同时教师应当避免把传统教学与游戏化教学进行绝对化的划分。游戏化教学方案的设计应当是在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化教学、思维导图式教学以及互动化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策略,并集图像、视频、声音、动画、情景再现等多种手段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出游戏化教学与新兴教学技术、模式的融合。这样能够直接提升游戏化教学的直观趣味、生动具体的特点。比如教师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上,引入猜谜语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环节,能够快速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避免单一式一概而论,并对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视野、生活阅历,转变游戏活动的展现形式,从而让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师应深挖教材中生活元素,让游戏环节的设计更接地气,并能够从知识闯关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上进的意识。同时在竞赛比拼与游戏闯关难度设计层面,教师应注重知识的阶梯性与对学生的合理引导,这样能够确保学生的积极性和完成任务关卡时自信心得到最大程度地激活。
例如,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游戏化教学方案的设计时,教师可以把游戏闯关难度的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匹配,呈现阶梯式递进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深度思考,并把闯关游戏与“解救濒危动物”主题游戏有效结合,设计问答思考、应用闯关、学习探索的形式,来让学生把数学问题逐个击破。在学生每通过一个关卡时,奖励其一张濒危动物小图卡,以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并满足其内心需要被关注的心理。并可以设计课堂小组比拼的游戏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内涵,从而帮助学生从游戏互动过渡到理论知识的实践化练习,实现在游戏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的目标。
游戏闯关式教学模式是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并利用小学生自身对于游戏活动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心理,而设计的“绝对量化”式教学模式。游戏闯关对于激活学生内心的实践动力而言,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围绕学生的实践行动开展一系列的教学任务设计,可以客观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当学生卡到哪个关卡时,就说明其对于这一环节的知识掌握不熟练,从而及时反馈给教师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游戏闯关教学模式中需要利用互联网互动平台、动画以及PPT 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学习引导作用。同时在学生进行游戏闯关时,可以通过游戏细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使理论向实践快速转换。
比如,在《数学广角——集合》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闯关模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其具体游戏闯关流程为:关卡一“设计动画式小动物特征识别”,即以各个不同的动物为关卡活动设计对象,如头上有角的动物与头上无角的动物,其既有肉食性动物,又有草食性动物,让学生进行特点归类划分。关卡二:寻找并计算有角的肉食和素食性动物,以及无角的肉食和素食性动物数量。关卡三:升级问题类型,如已知肉食性动物15 只、素食性动物16 只,肉素食兼有动物5 只,问一共有多少只动物?这样以问题游戏闯关的形式,让学生享受游戏解题的乐趣,并根据闯关关卡的数量为学生积攒小红星,以激发其学习动力。
竞赛比拼式游戏教学更加注重对于小学生好奇心的运用,并能够通过竞赛比拼互动有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能够激发小学生内心对团体、集体的认识,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于知识认知的程度,实现高效学习、竞争学习。竞赛式游戏策略可以体现学生在“做中学”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学生把数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另外游戏竞赛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评价策略”,注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活、课堂氛围的渲染以及活力互动课堂的搭建。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小组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学习单元开展游戏化教学。其形式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练习巩固竞赛”“概念、公式应用竞赛”“数学问题抢答大比拼”等,以奖励得胜组、惩罚失败组为原则让数学教学课堂生机盎然、活力充沛。
例如,在《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知识讲解中,教师可把游戏式教学中的竞赛比拼模式应用到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之中。首先把班级学生随机以4~6 人为一组划分成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学习小组先在组内学习、讨论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其次,在“鸡兔同笼”经典例题的讲解中,“鸡兔同笼”问题在引入数形结合解题思维的基础上将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化,但是教师需要给学生传输科学的数学逻辑思维。最后通过以图形表示数量关系的核心找到问题的内在联系——鸡与兔之间的腿数关系、头数关系。同时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让小学生通过实际探索初步认识到利用已知头数和脚数如何列出简单明了的数量图形融合关系,与实际的转化思维、假设思想有哪些联系与区别。然后教师设计“鸡兔同笼”核心解法过关抢答竞赛,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组间比拼掌握转换思维、代数思维在鸡兔同笼问题中的应用。
谜语游戏是建立在小学生对数学、生活知识的基本认知基础之上,教师应当把控好谜语的谜面与谜底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让学生根据谜语的引导作用快速地过渡到数学课本教材之中,确保学生思维发散方向更清晰、想象力拓展更具实际意义。而教师应当结合谜语游戏的“快乐为主、谜底为辅”特点,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融入谜语之中。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起点在于思考、思考的源头在于质疑,因而谜语式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疑问,为学生创设问题悬念,从而让小学生好奇心被间接放大,为后面的知识讲解、谜底揭开做好铺垫。以悬念式数学知识的递进讲解发挥出谜语式游戏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和学习的心理需求。而谜语式游戏教学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常用的脑筋急转弯、数学谜语大转盘式教学形式。
比如,脑筋急转弯式谜语游戏教学方式能够快速集中学生课堂专注力,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更加高效。如在《年、月、日》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谜语导入的方式激活学生内心的好奇,即“小明只过了三个生日,今年却已经是13 岁了,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问题一出可以瞬间点燃学生互动讨论、大胆猜想的学习热情,其心中充满了疑虑与不解。随后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介绍逐步为其解开谜底,从而大幅提升“年、月、日”知识的教学效率。再如“集合”部分讲解时,教师以脑筋急转弯式谜语“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逛公园,但他们只需要买3 张门票就可以进公园,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为什么?一共又有几个人?”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集中注意力听讲。
情景模拟式教学互动是以学生为主,通过引导学生高效地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互换以及案例情境的模拟,强化小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内在认识,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认识理解、消化吸收并灵活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其以“师生交流”“学生间互动”的双主体为核心,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实现基础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情境创设、角色饰演式游戏教学模式遵循“单一讲解不如形象展示、形象展示不如互动参与”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能够把数学知识的本源、生活中数学元素的渗透以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通过游戏互动、情境再现的形式让学生内化于心、吸收于脑、应用于实践。
比如,情景模拟式游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应转换学生与教师的位置,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合作探索、参与互动,变教师单一知识讲解为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引路人、陪伴者。如在“元、角、分的初识”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饰演动物园的售票员与游客,引导学生根据门票的价格让学生进行高效识别、快速付钱,并及时记录学生在游戏表演时凸显的数学问题,以实时调整教学方案。再如对“时、分、秒”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钟表的特点,并带领学生开展课外跳绳、拔河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分别充当裁判员与运动员。这样学生可从实际生活中体会时、分、秒的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从而在娱乐中感受时、分、秒的价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知识短板。
游戏化教学流程主要包括“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教学内容”“强化课堂知识教学互动”“优化课后教学评价”。针对复习已学知识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承上启下式游戏谜语设计,让学生根据谜语的猜想自然联想到旧知识,并顺利过渡到新知识认识之中。而强化课堂知识练习互动环节,则可以通过游戏闯关、比拼竞赛的形式,利用动画软件、在线游戏等教学工具充分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角色扮演增强自身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对于“优化课后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教师则可以把游戏体验与数学教学测评有效结合为一体,以游戏进行的顺利程度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小火车”式知识点串联、“网络切西瓜”式分数展现形式以及“模拟喝牛奶”式分数加减法课堂比拼竞赛,把分数加减法这一核心内容拆分成教学的三大环节。以知识串联游戏为基点,帮助学生把已学的“因数与倍数”“通分”知识进行有效复习衔接;用在线游戏“切西瓜”找答案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刻认知分数加减法的内涵;通过分数加减法计算结果奖惩学生喝牛奶的小游戏,强化学生灵活运用。
总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够让学生从游戏中汲取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更有助于引导学生个性化自我学习,提升其对知识的获取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的主要流程中以不同的游戏策略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节奏灵活匹配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