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本科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2-03-16 11:03神会存陈云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科竞赛应用型

神会存 陈云芊

(1.肇庆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0; 2.中原工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核心战略,强调“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今高校教育的战略重点。学科竞赛是高校教育的一种重要课外活动,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1-3]。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和发挥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学科竞赛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1 学科竞赛对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是工科专业学科竞赛的显著特点,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均注重培养和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赛,竞赛过程的各个环节(理论设计、方案实施与制作、调试、成果展示与答辩)需要团队全体成员的参与。团队需要具备新颖别致的设计思想、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案、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通过参加这类学科竞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直面挑战勇于担当的精神、实践创新能力都会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学科竞赛题目一般都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与现实应用背景,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优化等方面的改革,重视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具备“三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课程设置调整、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在应用型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4]。但总体而言,仍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传统培养模式和理念未得到根本转变,对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引导及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不足,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2)未能建立起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持续开展的系统化管理机构与保障机制。(3)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实践创新活动有机结合。(4)活动场所设备欠缺,难以满足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5)现行考核机制迫使教师重科研成果与论文,教师缺乏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6)相当部分大学生目标缺失或定位不准确,缺乏对实践创新教育的清晰认识,参加实践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够。

3 依托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依托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本科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这种培养模式包含以下内容。

3.1 优化课程体系

工科类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门类较多,并且包含一定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将教学资源与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把学科竞赛同现有实践环节相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可以把竞赛纳入培养计划,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毕业设计选题可以由学科竞赛题目中选,在完成竞赛作品的同时,学生也完成了部分或全部毕业设计工作。此外,允许学生用参加学科竞赛的一些实物制作环节来抵扣部分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调整课程次序,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进行实践和选择教育资源的机会。

3.2 建设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由指导教师与队员两部分组成。

指导教师团队应由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师担任。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环节辅导能力,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赴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同时邀请相关企业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聘请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进行工程师方面的全面基本训练,与学校专业老师共同完成学生的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大创项目、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等工作。

队员选用可通过成立科技创新协会并面向全校招收相关专业学生的方式完成。协会成立后,要开展工程设计分析软件使用、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完成培训的同时根据专业方向、竞赛方向和学生兴趣,组建创新实践团队,分配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团队成员新老结合、以老带新,注重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团队中的老队员为核心,根据需要不断补充新人,形成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梯队。创新实践团队的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可以适当参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开阔思路,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创新团队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3.3 建设创新平台

通过整合专业实验室资源,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创新团队提供仪器设备与活动场地支持。可以在网上公布各实验室的功能、操作规范与流程以及可开展的实验内容,便于学生查询学习。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实验室与用到的仪器设备后,由老师指导其练习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科竞赛作品的实际制作做必要的技术储备。另外,还可以设置专项创新资金,为创新团队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3.4 重建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要从对学生考核评价与对老师考核评价两个方面来考虑。应改变传统的简单粗放的单一考核模式,考核评价体系应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做相应调整。就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来说,考核评价体系应起到激励引导学生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修订成绩评定标准,在不改变总学分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环节占分比而增加创新实践环节占分比;加强激励措施,对于学科竞赛获奖同学,可提高其奖学金和保研资格的评比比例,或适当减免学费等。调研得知某些高校(如中原工学院)的做法是对于获得学科竞赛国赛二等奖(含)以上的同学,直接给予其保研资格。这些措施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参赛作品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学校在年度(或聘期)考核与岗位评聘时,不仅要考察其科研业绩与授课学时工作量,还应充分肯定其对于学科竞赛所做出的贡献,有关政策向获得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倾斜,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基于学科竞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并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开展依托学科竞赛的创新实践教育,是提高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工科竞赛应用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看竞赛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