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

2022-03-16 10:26邹萱萱朱景燕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乐课音乐教学模式

邹萱萱,朱景燕

(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0)

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养负担,2022 年中考将迎来改革年。中考不再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等智力科目,音乐、美术、体育等美育科目也将纳入中考考查范围。音乐教育在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中,一直不受重视,甚至是可有可无。双减政策的出台,音乐、体育、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逐渐显现出重要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能照搬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如果把音乐课上成文化课,让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音乐课就无法做到以“美”育人。怎样把音乐课上得生动有趣,音乐教师不仅需要把音乐课与文化课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更应该探索出一套符合音乐教育特点、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音乐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灵活运用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一些优质的在线教育平台,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深度学习,摒弃传统型、单一型、封闭型教学模式,根据音乐教育的特性,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科老师一起进行跨学科合作教学,将更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如何将书本上的音乐展现成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这就要求教师深耕每一堂课,详细研磨教学步骤,拿出精品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感知音乐节奏与旋律

(一)用身体律动感知音乐节奏

小学低年级同学,性格活泼好动,让他们坐在课堂上一动不动听教师讲课,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如何既能让他们动起来,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呢?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体验到音乐节奏与旋律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用身体的律动去感知音乐节奏,很适合低年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比如在欣赏人教版一年级音乐《火车波尔卡》的时候,课前导入时,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乘坐长长的绿皮火车的经历,模仿绿皮火车的“轰鸣”声,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蒸汽火车启动、加速、到站的视频。播放视频之后,让后排同学双手搭在前排同学的肩上,模仿长长的火车形象,并模仿火车发动行进时的“叫”声,第一排同学发出“wu”的长声,第二排同学发出“hong”的声音,后排同学发出“kacakaca”的声音。当火车开动后,同学们的身体可以随着音乐节奏前后晃动,仿佛坐在长长的火车上。用这样身体的律动感受音乐节奏,会让同学们感到学习音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种在玩中学的学习方式,能让同学们摆脱上课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的枯燥和无聊感。

用身体律动体验法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也方便他们在体验中记住音乐节奏,且享受其中。

(二)用手势体操感知音乐旋律

如何将音乐旋律传递给审美经验不足的孩子们,也是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小学音乐教师越来越重视运用简易手势体操来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跟着音乐节奏与旋律手舞足蹈,更利于调动同学们的音乐记忆力,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审美感知力。比如,2020年一首儿歌《你笑起来真好看》风靡全国,由这首儿歌创编出各种版本的课间操也在各大网络平台疯传,甚至还有大妈们把这支曲子编进了广场舞。这充分说明此曲节奏感强、旋律轻快、歌词深入人心,由此曲创编的体操,简单易学、活泼欢快、感染力强。用做体操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旋律,易学易记,且利于广泛传播。

不论是通过身体律动还是做简易体操的方式来认知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体验式教学法都能完美地完成激发兴趣且形成共识的教学任务。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感知音乐的表现力

(一)小游戏式互动模式

小游戏式教学以趣味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体会音乐表现力。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奠定学生终生学习音乐、为学生享受音乐之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的同学更喜爱做游戏,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低年级。

比如在欣赏人教版一年级《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时候,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来熟记乐谱。同学们按照一男一女相对站立,围成内圈和外圈两个圆圈,男生站外圈,女生站内圈,男生当小熊,女生当洋娃娃。然后跟随着老师的钢琴伴奏跳起欢快的步子,并互动转圈,交换位置。随着伴奏转一圈后,男孩女孩互换位置,男孩点点头,女孩笑哈哈。下一段的时候,后面一个男生上前一步,与下一个女生形成一组,这样多跳几遍,全班的男女同学都轮转了一圈。小游戏互动模式有助于同学们感受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感受相亲相爱的美好友情。在这种团结友好的游戏活动中,不仅让同学们享受了音乐,而且增进了同学们的情谊。

(二)小圆桌式互动模式

小圆桌式教学以学生讨论为特征,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认知音乐的能力,进一步激发探索未知的精神。当然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同学。

例如,我国的戏曲艺术种类繁多,在欣赏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京调》的时候,可利用小圆桌的互动模式让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自己喜爱的戏曲剧种或某支曲子。有些同学在父母的影响下喜欢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有些同学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中喜欢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有些同学在春节晚会上常常听到京歌《梨花颂》。由同学们自由发挥,介绍自己了解的戏曲知识,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然后在学唱《京调·玉堂春》的时候,由会唱的同学教唱,然后老师进行补充完善。这样能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与探索力。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精神

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手,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发现音乐的美与音乐创新的可能性。自制小舞台与小剧场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独立个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一)课堂小舞台

教师把音乐课的讲台化作小舞台,让学生变为课堂的主角。比如在欣赏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三只小猪》的时候,课前预先布置同学回家观看动画片《三只小猪》,并进行角色分配。第一组的同学扮演猪大哥,第二组的同学扮演猪二哥,第三组的同学扮演猪小弟,第四组的同学扮演大灰狼。同学们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扮演角色的小道具,比如茅屋、木屋、砖屋的插画或猪家三兄弟与大灰狼头像的剪纸。到了课堂教学的时候,以讲台当舞台,以黑板当背景,以学生当主角。分别让四个组的小朋友,四人一队,依次上场表演三只小猪的故事。同学们自己来当评委,评一评哪一队的同学表演得好,表演得像。在这种参与式小舞台的教学中,同学们不仅熟悉了音乐旋律,并且通过揣摩角色,理解了人物性格。同学们在角色表演与团队互动中,了解故事情节,懂得勤劳智慧是美德的人生道理。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独立个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此类小剧场式的教学模式,必须在有相应的故事片或动画片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这样同学们动手、动口、动脑才有模仿对象,才能参与思考和互动,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课堂小剧场

小剧场与小舞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小剧场参与人数更多,故事性更强,音乐情绪更丰富多样。比如在欣赏人音版二年级乐曲《三个和尚》的时候,由于音乐中运用了不同的乐器来刻画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因此在听音乐之前,不仅要给同学们讲《三个和尚》的故事,更要求同学们先观看《三个和尚》的国产动画片,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寻找角色,自己长得更像胖和尚、瘦和尚,还是小和尚?主动报名参加《三个和尚》的角色扮演。提前利用第二课堂对扮演三位和尚的同学进行排练。小和尚提水喝的样子,音乐旋律节奏与之对应关系;瘦和尚挑水喝的样子,音乐旋律节奏与之对应关系;最后三个和尚抢水喝的时候,紧张的音乐情绪。当人物、情节、音乐完整地呈现出来后,就可以在课堂上表演了。

利用小剧场的形式,课堂上的气氛会非常热闹。在讲台下观看的同学们,哪怕是性格害羞内向的同学也会跃跃欲试。这时候老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然后请举手的同学一个一个走上讲台模仿人物。在最后问答环节中,老师可以播放音乐片段,由同学表演与之对应的人物或动作。教育的目标不是养成盲目服从和规定的勤奋习惯,而是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1]。小剧场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脑、独立探索的精神。

四、跨学科合作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力

小学音乐在内容上体现了较强的开放性与综合性,通过跨学科合作教学,比如音乐与语文的合作教学、音乐与体育的合作教学、音乐与美术的合作教学等,不仅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音乐与语文合作

音乐欣赏是由感知、体验以及理解三部分组成,也就是说真正的音乐欣赏必须是欣赏者的音乐体验与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保持一致[2]。所以学生只有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深深理解了之后,才能产生共情。理解是音乐欣赏的必经阶段,那么提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就肯定离不开语文基础。

例如欣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送别》一曲时,学生必须先了解《送别》的作者是谁,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作者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等。《送别》是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送别》一曲,不涉教化,意蕴悠长,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完美典范。只有深深理解了歌词的情感,才能与音乐产生共情,实现情感、能力、知识目标相统一。这个时候,如果由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讲解李叔同的生平与此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生难免会觉得是在上语文课而感到枯燥乏味。音乐老师可以找一位语文教师合作,共同完成歌词的理解任务。如果语文教师出现在音乐课堂上,同学们会感到很新奇。语文老师先讲述李叔同的故事,解读、朗读、诵读《送别》一词,了解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古典意境,以及这些意境所烘托的寂静冷清的氛围;了解天涯、海角、浊酒、寒梦等是我国传统离别的象征。当同学们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了《送别》一词的写作背景与基本内容之后,音乐老师再来教唱这首《送别》就简单顺畅多了,并且很容易让同学们在唱《送别》的同时产生一种代入感。

因此,音乐课与语文课的合作,有利于学生理解歌词,产生情感共鸣,增加音乐理解力,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与体育的合作

体育与音乐同样都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之一,同样有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格的功能。在很多体育项目里,音乐和舞蹈都是密不可分的元素,比如艺术体操、花样滑冰、水上芭蕾等。因此音乐与体育的合作更能让学生身心平衡发展。

例如在欣赏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中国功夫》的时候,音乐老师可以请一位体育老师来到教学现场。当同学们齐声以说唱的形式有气势地朗读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的时候,体育老师伴随着说唱的节奏,做一套武术操或军体拳。课堂上,同学们洪亮的声音和体育老师打拳的气势相结合,让同学们强烈感受到中国武术强而有力的精神力量。由于歌词感染力强,武术又使人充满正义感,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必定高涨。接着再进入音乐欣赏阶段,进一步了解旋律的压缩和节奏的变化,更容易调动同学们的多种感知,形成联觉。这样,在音乐的情绪变化中,同学们才能深刻体会歌词的具体含义,以及“中华有神功”的武术精髓。最后还可以拓展讲一些历史小知识,在音乐与武术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因此,音乐课与体育课的结合,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以及拼搏进取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音乐与美术的合作

音乐是抽象的,音乐的特征之一就是非视觉性的。但是由于音乐的音高、音强、音长、音律通过听觉能引起联觉,刺激视觉、知觉、情感从而产生具象感知。例如,人们总是在听到音频较高的声音时,会呼应出与之相应的高、远、阔、亮的视觉感,反之就会反映出低、闷、窄、暗的视觉感,由此可见视觉与听觉联系最为紧密。每个人听同一支乐曲,“看”到的音乐形象是不相同。由于小学生审美经验不足,让他们打开想象的空间,去体会音乐形象,有一定难度。如果寻求美术老师的帮助,对音乐课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聆听苏教版五年级音乐《森林狂想曲》时,由于音乐里表现了中国台湾热带雨林中昆虫、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内容非常丰富,由音乐老师一一例举出来又觉枯燥乏味。那么音乐中画面丰富,该如何化音乐形象为视觉形象呢?就应该请美术老师来帮忙,美术老师根据音乐老师的提问、同学们的回答、优美的曲调,在黑板上分别画出蟋蟀、青蛙、小鸟、知了、猫头鹰等动物图案,并且请同学们将在旋律中听到动物鸣叫的次数,写在动物图案下方。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带着兴趣聆听曲子,会更加趣味盎然、聚精会神。

因此,有些画面感丰富的音乐欣赏课,将音乐与美术课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打开想象空间,感受音乐形象,弥补学生年龄小、审美经验不足的问题,从而完成审美认知。

跨学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合作精神。

五、结语

音乐课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或聆听达到“育人”的教育目的。这不仅表现在“审美”层面上,更体现在以美“育人”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培育上。小学音乐欣赏课旨在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聆听、音乐表演以及音乐创作等具体的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全面提升。本文就音乐教育的特点,结合当前“双减”政策的出台,尝试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探索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希望通过系列课堂教学改革,进而使同学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审美育人这一点上,音乐欣赏课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音乐能作用于人的灵魂,达到净化心灵、涵养身心的教化作用。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育人的起步阶段,音乐教育育人功能明显又重要,因此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音乐课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音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