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创性贡献

2022-03-16 08:08硕,肖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形态中华文明中国式

王 硕,肖 芳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人类社会对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开创,实质上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和升级。中国共产党在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所选择和创造的文明形态对于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创新产生着深刻影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与文明形态的自主建构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并深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文明意义,将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鲜明标识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文明成果和价值。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理路

探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可以从理论之源、文化之根、实践之路等方面厘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的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汲取,并深刻凝练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形态百年历程的经验总结,以此构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理路。

(一)理论之源: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的继承发展

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得以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继承发展的逻辑必然。人类文明的演进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但总体的逻辑走向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正如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梯级式演进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与文明形态之间有着高度的共通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扬弃旧文明、创造新文明,尤其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辩证分析,在肯定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彰显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无法克服自身矛盾、难以创造新文明的内在限度,并科学指明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更高级的共产主义文明形态这一历史必然性,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资本往往酝酿并蕴含着推动人类文明升级的内在逻辑,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2]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下的生产方式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状态、生存关系,尤其是将前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封闭自守的文明观念和社会形态转向了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精神生产领域也由此焕然一新。可以说,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社会由过去的“野蛮”向“文明”推进了一大步。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却又存在着无法克服自身矛盾、无法创造新文明的内在限度。虽然资本逻辑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其内在矛盾却是阻碍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向新文明形态前进的消极力量,因为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本质是“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的文明”[3]。在这一体系下,虽然比前一阶段的文明形态创造出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愿景方面表现并不出色,资本主义社会也终将会出现资本的无序扩张、危机的无尽循环、环境的无限恶化,这是由资本主义文明形态遵循的资本逻辑所决定的,同时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必将被新文明形态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性,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深刻反思和辩证分析,指明了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逻辑走向和历史必然性,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文化之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汲取

一个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本民族文明的形成、传承和延续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定意义,同时对于丰富和创新人类文明具有一定的价值延伸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文明价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深厚文化土壤,并赋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的成功开创并不是偶然闪现,而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而连绵不断,在新时代愈加灿烂辉煌,这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交流互鉴的互促性、继往开来的延承性所决定的。同样,这些文化品性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最深沉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脱离现实,更没有割裂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实现了文化创新、文明升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就内嵌着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支撑着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标识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舞台足以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滋养着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可以说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了文化重塑和文明自觉,不仅意味着中国式现代道路在文明演进的维度探索出了最新的文明成果,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譬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政治理想、“民为邦本、利民为本”的民本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亲仁善邻、兼济天下”的天下情怀,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凝结的治理之道和文化精髓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提供了营养与活力,将民族底色、文化底蕴深深地嵌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当然,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深受文化滋养的同时,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当代范本和生动实践,也更是赋予和延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文明内涵和文明价值,使其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走出中国、引领世界的文明支撑。

(三)实践之路:对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形态百年历程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构成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之路,并贯穿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的全部过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胆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但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4]的空前灾难,如何走出一条新道路、如何创造一个新文明解救中国、解救中国人民,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上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清醒的逻辑思维:先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旧制度完成救国大业,再通过工业化逐步走向现代化。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就讲清了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5]因此,革命这一手段是在救国之路上探索现代化、创造新文明的先决条件。1964年,周恩来郑重提出:“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6]这标志着“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构想正式确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目标和路线愈加明晰,并且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红利和实践经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迎来了伟大转折和伟大曙光,邓小平将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定义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强调了这条路“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7],并以“三步走”战略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的“两位一体”构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雏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历史方位下,充分汲取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成功开创了“五位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了分“三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战略和宏伟目标作了进一步细化和描绘。特别是正式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来到了历史新高度,也意味着社会主义中国正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标识实现了文明崛起。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样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从文明演进的维度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所做出的最新概括[8]。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和文明内核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样态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定意义,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充分汲取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批判审视西方文明的资本逻辑、逐步建构“五大文明”的总体布局而形成的全新现代化路径,也就决定了由此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推动中华文明换羽新生、超越西方文明现代化模式、坚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文明。

(一)推动中华文明换羽新生的新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了从“文明蒙尘”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性跃升,这一实践的成功密码在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在深度互动中实现了换羽新生。一方面,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历史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文明的延承性、包容性、创造性等文明特质是实现世界文明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推动力,中华文明始终秉持崇尚和平、交流互鉴、互促互进的价值观念,将自身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积极共享于世界,以期创造一个文明、和平、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中华文明也正是不断向世界延伸文明内涵、精神价值和文明成果的同时,在原有的文明积淀上实现了自我升华、自我创造,成功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不仅是世界文明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个重大文明成果,也预示着中华文明将以崭新姿态为人类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世界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有益滋养。中华文明曾经长期引领、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前进步伐,但近代以来,中华文明未能赶上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甚至走向文明的自我封闭,以致于陷入“文明蒙尘”的空前劫难,由此也激发了中华民族文明觉醒的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推动中华文明换羽新生的过程中秉持着“文明互鉴”“文明交流”“文明尊重”的态度,始终植根于中国大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文明从自身建构的逻辑出发,“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4],并加以创造性运用、转化和创新,使得中华文明日益彰显出强大的文化魅力。在与世界文明的深度互动中,非但没有服役、附属于世界其他现代性文明,而是在坚持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同时,不断地融合、借鉴各种优秀的外来精神和文明成果,将其服务于自身文明形态的自我建构,从而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和强大文化影响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最终实现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换羽新生。

(二)超越西方文明现代化模式的新文明

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创新文明形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的是一种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图景和现实路径,展现了与西方文明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逻辑,从根本上成功克服西方文明现代化弊端并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将资本逻辑作为走向现代化的前进动力,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人民的精神文明无法得到满足,与物质文明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与异化,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并逐步走向无法自我调和的对立面。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试图以殖民扩张的手段将本国矛盾转向世界,逐步建立了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并排斥其他文明的单一格局,这种存在极大弊端的资本逻辑决定了西方现代化文明的孤傲性与对抗性,更决定了这一文明体系的暂时性与过渡性。因此,人类文明的不平等交流、资本的无序扩张、危机的无尽循环也就成为了隐匿在资本主义文明体系的深层次逻辑。反观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对“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人为物所役的资本逻辑、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方所谓自由民主的政治逻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强国必霸”的发展逻辑,创造了“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成就,这并不意味着对西方文明的全面否定和摒弃,而是在理性扬弃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开创了新的文明形态,实现了对西方文明现代化模式的价值立场、文明旨归等方面的根本性超越。以人民为中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价值立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将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共享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致力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同时,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旨归,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所规约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倡导多元并存、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文明成果和崛起经验,特别是在解答世纪疫情和世界格局深度变革的时代课题时,相较于“表现糟糕”的西方文明,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鲜明标识的中国“风景独好”,不仅强有力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错误论调,更是昭示着人类文明新形态成功走出了一条超越西方文明现代化模式、引领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三)坚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文明

全面性、整体性、均衡性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显著特征和根本优势,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畸形片面性。人类文明新形态完成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进阶和深化,基本样态逐渐清晰,逻辑架构趋于稳定,“五大文明”之间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轮廓。在整个文明系统内部,物质文明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发展和升华提供前进动力和物质基础,并呈现出从贫穷到富裕、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规律性态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创造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核心,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不懈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功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不仅极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并以强大的发展韧性、发展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提供前进推力。政治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不同于西方文明形态的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为人民服务,创造了更为民主、更加健全、更为规范、更有活力的现代化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思想文化建设取得的文明成果,与西方文明形态的利益归属不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思想文化建设上取得的文明成果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四个自信”日益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彰显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伟力,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纷涌而至,人民精神生活水平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文明是衡量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程度和价值高度的重要指标,创造和谐社会局面、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创造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实现和谐稳定的长足发展、打造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奠定了文明基础。生态文明是保障人类文明形态永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和实现“美丽中国”远景目标的需求和期盼日益迫切,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在治水治沙治土、野生动植物保护、城乡环境改善、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人类文明新形态铺设的生态文明之路上生动呈现。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延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意义

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原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同中国探索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时代跃变。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开创,标志着人类文明史上诞生出了全新的文明形态,不仅惠及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还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彰显了中国式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

(一)新标识:建构了具有原创性的中国话语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21世纪对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最新见解和科学表达,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一场伟大的“术语革命”,建构了具有原创性的中国话语,其本质是对“强国必霸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错误论调的有力解构和革命,极大提升了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话语影响力。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9]就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而言,在每个发展阶段也必然孕育着向下一形态进阶和升级的“术语革命”。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话语形态,而不是简单的话语概念和形态描绘,应当被理解为对中华文明换羽新生、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世界文明现实境况的全面总结和深刻洞察,并蕴含了对文明维度的话语革新。面对尘嚣甚上的“强国必霸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错误论调,时代强烈呼唤着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的生成,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就以鲜明的原创性话语、理念和表达回击了各种理论谬论和错误倾向,其中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实现的文明崛起典范终结了“强国必霸论”、成功开辟的社会主义新篇章打破了“历史终结论”、倡导的文明共生理念和文明互鉴理念超越了“文明冲突论”,这些具有高度文明自觉、文明创新的话语实践极大提升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影响力。同时,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作出了良好的实践铺垫。人类文明新形态将继续提炼出更多的代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话语,不断推进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标识的中国话语的阐释与传播,让世界更加全面、更加理性地看待文明崛起的中国,进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中华文明焕发生机活力、引领人类文明开阔前进提供话语助力。

(二)新路径:提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

现代化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是经济发展、政治形态、思想文化、社会关系、生态治理等领域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各个国家推进现代化的要素禀赋、实际国情、历史文化背景各有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各个国家通往现代化的具体模式和道路选择绝然相异。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就是正确处理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创造了后发型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从归属关系上讲,人类文明新形态所缔造的现代化模式和成就属于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一部分,符合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规律,但又极具中国特色,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主建构性所决定的,与西方文明以资本逻辑、“强国必霸”逻辑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人类文明新形态成功突破了西方文明的内在限度,并消解了难以规避的社会积弊,实现了对人类现代性文明困境的“破局”与重构,探索出了一个既没有滑向资本主义文明“轨道”、又没有脱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明发展逻辑,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兼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旨归,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和平发展的文明路向,不仅为中国人民造福谋利,也将创造一个和谐共存的新文明作为世界担当和使命,不断将自身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发展成就惠及世界人民,特别是在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上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原创性贡献,彻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形态、消解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现代性弊端,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极大提振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三)新关系:开创了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文明格局

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由近代“文明蒙尘”到新时代“文明崛起”的换羽新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代跃变和艰辛探索,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更加珍视和平、崇尚和谐,文明共生、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早已内嵌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人类文明创设了“冲突还是对抗、排他还是共存”的时代之问,在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基因中,往往孕育着斗争性、优越性和普世性的思维惯性,也就衍生出了暴力扩张、强权霸道的不文明行径,极大阻碍了人类文明的平等交流、和谐发展。反观,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生理念,在重塑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新关系过程中彰显了巨大的文明力量。当各个国家面临利益分歧、文明冲突时,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真诚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以求同存异妥处分歧和问题”[10],而不是以冷战思维、单边主义、强权霸道解决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胸怀天下”的世界担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基因所决定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着世界格局朝着更稳定、更文明、更和平的方向前进,在国际交往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贡献更加广泛、更加多样。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平台建设,区域合作机制更加成熟紧密。特别是世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医疗物质、医疗团队、抗疫经验等援助为世界抗疫作出了巨大的中国贡献。历史启示着我们,关照全人类共同价值、走和平发展之路既实现了中国的文明崛起,也有利于世界各国在文明交流中互利共赢,这是我们成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校准人类文明新航向的根本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成功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且在文明维度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形成理路、本质样态和实践价值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定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释放新能量的成功实践,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也预示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鲜明标识为世界文明创造出更多的文明贡献。

猜你喜欢
新形态中华文明中国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国式民主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新形态
新形态西装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激活时装新形态
“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