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亮
(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幼儿园 甘肃 定西 748106)
幼儿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更受到广泛关注。在教育的萌芽期,幼儿的个体良好习惯养成和社会认知萌芽,对于幼儿的终身成长产生着重要意义。要想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要理清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及价值观。这样才能够在劳动教育中以合作意识作为劳动教育的方向,为劳动教育增添更多内涵的同时,拓展劳动教育的方法,融入更多的资源,使幼儿在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本文首先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培养合作意识的策略。
在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是帮助幼儿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念,帮助幼儿提高劳动素养,并以此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并在一系列幼儿劳动教育活动中培养初步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的好习惯。幼儿劳动教育是一种支持幼儿亲身经历和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意识与情感的统一有机体。
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各种学习活动正处在启蒙阶段,受限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行为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阶段的劳动教育内容相对呈现,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以及为群体和公益效力的公益性劳动。照料自己的生活日常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幼儿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良好的治理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集体服务劳动者能够增强幼儿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责任感,对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经千年的发展中,以劳动为内涵,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劳动不仅仅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内涵,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与此同时劳动也开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进入各级教育体系中。在学前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通过劳动能够建立个体与世界的联系,例如在幼儿园中老师布置的擦桌子叠衣服等一系列的劳动任务,对幼儿来说,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在苦与累中了解劳动的不易,学会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幼儿获得积极向上的品格,与此同时,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合作意识培养,进一步拓展的劳动教育的价值。
其次,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幼儿通过劳动教育能够促进自身实践与感知经验的获得。教师为幼儿提供劳动教育的资源,搭建劳动场地,提供劳动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获取经验的需求。
最后,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能够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和不同劳动的特点,使幼儿在亲身体验和情境感悟的过程中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者成果的珍惜。
首先,在幼儿劳动教育中,要确保幼儿劳动教育的安全性,开展劳动教育史要排除可能危害幼儿身心的各种隐患,并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幼儿能够在安全的场景下进行劳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
其次,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应当注重劳动教育的适宜性,从学前阶段幼儿的特点来看,幼儿摄身心发展规律和行为认知水平的动作因素的影响,难以从事一些复杂的劳动,因此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劳动内容,才能够让幼儿在劳动中促进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最后,在幼儿劳动教育中要遵循自主性和一致性、渗透性的原则。使幼儿能够在劳动教育中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劳动项目和实施劳动的方式,从而增强幼儿的体验感,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兴趣,为合作意识培养奠定基础;一致性和渗透性原则,需要在幼儿教育中挖掘广泛的劳动教育资源,建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紧密关系,了解幼儿的劳动意识和技能,结合幼儿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并策划相应的教育活动,达成劳动教育的目的,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合作意识的培养。
从当前幼儿成长环境来看,大多数幼儿普遍是独生子女,加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幼儿的家庭条件优渥,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幼儿缺少劳动的机会,与此同时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中,也没有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因此没有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没有深刻的分析劳动教育的内涵,没有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合作意识的培养。由于当前学前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更像是一种“保姆式的”教育,这导致幼儿教育中没有把劳动教育与合作意识相结合,大多数教师关注幼儿个体的成长,很难把幼儿放到集体的环境中去生活,这导致幼儿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都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机会,导致幼儿合作意识缺失。不仅如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没有把劳动教育与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相结合,这一方面营销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同时也导致幼儿园劳动教育缺乏丰富的素材和先进的教育指导理念。
正如上文所说,当前幼儿园教育更像是一种“保姆式的教育”教师在幼儿园中几乎包办了幼儿的一切活动,这导致幼儿很少有劳动的机会,也缺乏合作意识培养的平台。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就要为幼儿搭建合作的平台,构建合作的机会,提供合作的契机,这样才能够使幼儿,在劳动中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幼儿劳动教育中,教师以一日活动为基础,在幼儿午休结束之后,让幼儿自己学着整理床铺,在整理床铺这一环节中相互交流,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小被子叠好?在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中,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也能够通过叠被子这一活动或者直接或间接的劳动技能,从而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有了合作的意识,才能够在劳动中相互合作,并且掌握合作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在幼儿劳动教育中,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认真观察幼儿在劳动中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通过劳动加强合作与交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也从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幼儿劳动教育中教会幼儿合作,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为了能够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来,教师还可以创新劳动教育的方法,为合作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以游戏这种方式相互合作以游戏完成劳动内容从而使幼儿在劳动教育中形成技能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劳动精神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劳动素养。
劳动本身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劳动教育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可以通过提供生活化的劳动场景,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在这种生活化的场景中,能够使幼儿把培养的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应用于日常生活,从而进一步展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在劳动场景中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能够使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更好的培养劳动观念,培养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生活中的各种实践场景提供支持。例如在植树节来临前夕,教师组织幼儿参与义务植树活动。考虑到学前幼儿的特点,教师带着幼儿在课堂或者在校园的实践区域中,让幼儿自己种一盆小小的绿植。在劳动教育中让幼儿相互交流种植一盆绿植,要经历哪些步骤?什么时候浇水,怎样照顾绿植?这样的情境中,幼儿能够就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在交流与讨论这一过程中实现幼儿之间的良性合作,从而达到培养合作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劳动教育中集体劳动,能够为幼儿合作意识培养提供更好的契机,在组织幼儿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分工,让幼儿在合理分工中,通过交换自己的资源,发表自己的感想,加强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对劳动教育做好分工,也要对幼儿做好分组。这需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总结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现阶段的认识能力,例如在对幼儿进行合作分工这一环节中把性格外向的幼儿与性格内敛的幼儿穿插搭配起来,有了这样的基础,不同个性的幼儿都能够在劳动教育中既能够完成自己的奋斗任务,也能够帮助其他幼儿共同完成劳动内容,这样的互帮互助过程,也能够让幼儿在不断交流与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幼儿劳动教育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中,拓展劳动教育内涵融入合作意识,能够在提高幼儿劳动素养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多样化能力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劳动契机为幼儿搭建劳动平台,关注幼儿在劳动中的实践,促使幼儿在劳动中不断的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与交流中实现合作意识培养并且提高合作意识培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