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后作业,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

2022-03-16 02:48:23浩瑞禄
今天 2022年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作业

浩瑞禄

(陇南市武都区柏林中心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23)

课后作业对任何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数学科目中,学生可以利用作业反复练习理论知识,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判断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优化课后作业的内容和模式,将课后作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并仔细观察学生在作业中的问题,以此来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更多数学知识。

1.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当中的问题

1.1 小学生对课后作业没有兴趣

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可是小学生能力比较有限,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在面对课后作业时往往没有头绪,降低了对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基本上都是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这样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枯燥,会进一步降低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导致小学生无法专心的投入到课后练习当中,无法高效的完成作业,既不能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教师也无法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况,数学课堂的质量不能提高,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学习数学。

1.2 课后作业缺少一定的针对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比较明显,当他们在进行课后作业的时候,每名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也将会有比较大的区别,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安排作业时作业的具体内容缺乏针对性。部分数学教师在实际安排作业的环节中,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都会安排内容和模式相同的作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展开针对性的课后练习,使小学生无法有效在作业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教师也无法进一步根据学生的问题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受到影响。

1.3 教师布置的作业脱离了生活

课后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可是教师往往将注重点放到了锻炼学生理论知识上,当安排课后作业时,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习题,以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点,虽然数学教师这样的想法没有问题,但是却有着一定的缺陷,学生在单一模式下进行习题模式练习,无法让他们知晓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方式,导致学生练习的过程和生活相互脱离,既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同时还无法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影响了学生未来的生活和成长。

1.4 教师评价作业的模式不够灵活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采用严厉的方法来批判学生的课后作业,而且教师主要会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点评,可是这样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仅仅抓住学生的问题,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没有“优点”,会降低学习数学的自信,其次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会带着“有色眼镜”来对学生,当遇到数学比较好的学生作业时,教师会通过表演的方式夸赞学生,对于数学能力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教师就会比较严厉,这样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会使小学生逐渐降低甚至放弃展开课后练习的兴趣,使学生既无法在作业中获得成长,同时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方法

2.1 教师安排实践形式的课后作业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决定教师授课的效率,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授课中,还是为学生安排课后练习的时候,都需要利用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小学数学中,图形知识是重点的学习部分,可是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抽象性都非常强,如果教师仅仅为学生安排习题形式的课后作业,不仅无法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学生也不能充分提高对几何知识的掌握效率,因此教师可以转变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可以亲手制作不同的几何图形。在安排课后作业时,教师要结合图形的特点来让学生展开制作,并且要求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展现出图形的某些特征,这样小学生在实际作业当中可以摆脱传统枯燥的形式,让学生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性的作业中学生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够主动研究数学知识,以此使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高。

例如安排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作业时,教师设计实践性质更强的“手工制作”作业。在作业中,教师要求学生亲手制作不同“规格”的“圆柱与圆锥”,而且在制作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用“笔”标注出制作图形的尺寸,这样利用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快乐的完成作业,同时在制作中可以加深其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2.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

在为小学生安排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运用“分层”的形式来让学生展开作业练习。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仔细分析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喜好,而后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合理的划分成几个层级,然后教师在对应学生的层级来布置相对应的数学课后作业。教师为初级层的学生安排的作业内容相对会比较的简单,主要让他们练习数学基础知识,强化他们对数学概念等内容的理解,巩固提高基础能力;而教师对中级层的学生安排的作业难度会有所提高,主要让他们练习利用数学公式来解决不同的练习题目,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最后对那些高级层的学生,教师主要为他们安排内容较难的作业,主要发散这些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这样不同层级的学生将得到不同内容的课后作业,学生将在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中高质量的进行练习,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同时在“分层”模式中,教师也将更了解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此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的质量。

例如在安排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作业时,教师按照“分层”的形式来设计作业,第一层为基础层,主要锻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强化计算的方法,第二层要提高难度,将“小数乘法”带入到情境应用当中,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这样学生在难度不同的作业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既能够降低学生的压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可以牢固掌握“小数乘法”的方式。

2.3 教师要在作业中融入生活元素

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充分的利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也让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为学生安排课后作业时,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课后作业中,以此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加深对数学的认知。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数学知识能够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然后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添加生活化的内容或者形式,而布置作业之后,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高效的完成作业,可以让小学生以“多人合作”的方法来进行作业,这样学生在完成生活化作业的时候,以多人的形式来到实际生活中,可以更为近距离的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了解使用数学知识的具体模式,而且还可以通过多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来探讨数学问题,利用互相帮助的方式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形成良好的数学实践能力。

例如在安排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带生活中进行作业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化身为“水表调查员”,并调查小组中每位成员家庭用水情况。这样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去到每个家庭中,同时家长需要配合学生将“上月用水情况”告知学生,而在统计数据之后,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并制作“扇形统计图”,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将了解“扇形统计图”可以有效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同时在生活化的练习中,学生将掌握实践运用的方式,使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4 教师需要优化点评作业的方式

数学教师需要认真对待作业点评环节,除了要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外,还需要优化具体的方式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多的信心。首先教师要根据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和要求来转变自身的想法,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后作业点评环节中,都需要用一个公平和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这样当教师在实际的点评过程中,无论学生的数学能力强还是弱,教师都会根据他们的优点和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能够从作业中发现问题,使他们在日后可以强化练习自己的不足之处。

其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来实施不同的点评方式。教师对于学习数学较慢的学习,主要以鼓励为主,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且针对问题要耐心的解答,给出学生可以长期使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对数学产生更多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而对于学习数学速度比较一般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要更有针对性,要让他们能够找到提高学习速度的方式,而对于那些学习效率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完善他们的学习模式,并且告知他们不要骄傲自满。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兴趣爱好来转变课后作业的内容和模式,并且提高作业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的情况下来全面练习数学知识,同时优化点评环节,教师需要更为耐心,更为公平的点评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而且在全面优化课后作业中,教师将明确学生的特点以及问题,能够设计出更为精彩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数学课堂的质量逐步提高,帮助小学生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作业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快来写作业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我是小学生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