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2-03-16 02:48:23
今天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华幼儿园传统

刘 甜

(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中心幼儿园 甘肃 张掖 734300)

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赋予了人们更多的精神文化内容,让我们更多的欣赏艺术所带来的魅力。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他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总书记强调“创造性”三个字,说明我们不仅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更要进行创新。传统文化赋予了艺术不同的发展路径,让我们欣赏到了多元化的艺术,比如京剧艺术、唐诗宋词、汉字文化等,同时不同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艺术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需要一步步的进行,要特别重视幼儿教育,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熏陶,这样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将带来积极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艺术内容非常有必要。本文首先对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价值进行研究,再具体的介绍传承和创新方式,希望对幼儿教育带来帮助。

1.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艺术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让我们对美好生活更加的期待。幼儿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幻想,他们总是喜欢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比如画画、跳舞和唱歌等,说明他们的思维处在具象思维之中,对于某个小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感,总想尝试去动一动、摸一摸和试一试,这是他们身上的优点。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从小让幼儿处在艺术教育的氛围中,他们的素养也会非常高。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幼儿教师忽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仅在一些艺术课,比如剪纸、绘画、象棋等方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精通绘画方式、剪纸技艺或者象棋能力,而没有结合该种传统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发展史的讲解,使得幼儿只会做和模仿,很难了解该种传统艺术的精髓之处。同时德育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和创新教育中,很多教师并不能将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幼儿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了解和熟悉的阶段中,实现不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让幼儿追求真善美、弘扬正气。因此,幼儿园及时组织幼儿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至关重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

2.1 借助传统文化打造艺术幼所

幼儿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中,一定要与时俱进,结合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文化内容与幼儿艺术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充分利用艺术手段表现自己,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借助中华传统文化来将幼儿园打造成儿童驻足欣赏和玩耍的艺术幼所,比如可以将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打造成中式园林,让他们在活动的时候感受我国传统园林的魅力,在绘画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赋予中式园林更多风格。幼儿室内活动区也可以进行艺术打造,比如天花板用中式窗格进行吊顶,在上面悬挂各种传统文化小构件,比如小风筝、剪纸龙、五福等等,当孩子们在驻足观赏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问老师,风筝寓意着什么?在剪纸艺术中的“龙”代表了什么?这个时候教师再向幼儿讲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会肯定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我国的风筝具有上千种类型,精美的图案给人以喜庆和祥和之感,人们通过放飞风筝来表达积极的思想感情;剪纸中的“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同样,在幼儿活动区域,也可以搭配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器具,比如竹林屏风、小盆景、笔墨纸砚、象棋、折扇等,这些看似小巧玲珑的手工艺品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使用,而且能传递民族文化气息。在借助中华传统文化打造艺术幼所得时候,教师一定要树立幼儿得主体地位,构建的艺术器具等必须符合幼儿得心理发展需求,从而让幼儿热爱上中华传统文化,主动的对其进行鉴赏。

2.2 利用语音材料创设听觉环境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抽象能力还比较弱,幼儿园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儿童想象力丰富,视觉、听觉灵敏的特点,创设一些语言活动,让幼儿在聆听和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到主动的弘扬和继承。比如在清晨的时候,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没多久,这个时候为了调动他们一天的活动主动性,可以播放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童声民谣及欢乐、喜庆、有趣的民乐,像《中华民谣》、《声声慢》、《映山红》等,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谣内容,激发他们的艺术细胞;在幼儿入睡和进餐的时候,可以播放轻缓和唯美的歌曲,比如《南方》、《钟鼓楼》等等,让孩子们陶醉在歌曲的韵律之中,感受各种不同民谣的特点,回到家中主动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讲解自己喜欢的音乐,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语音材料创设听觉的环境,只是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氛围,幼儿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下表现出对艺术的充分热爱,主动去探究其更深层的含义。无论是童谣还是其它传统文化内容,教师不能要求幼儿必须学会什么,必须掌握什么,而应该让他们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当发现孩子们对某项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之后,教师再通过一定的互动交流活动来挖掘幼儿身上的创新潜能,让他们从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创新,满足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要求。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潜能,教师也可以打破教育常规,给孩子充分施展自己的舞台,比如让他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中华民谣进行演唱,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针对中国的传统小品和相声,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多让孩子们参与到小品和相声的表演中,比如少儿小品《爸爸和妈妈》、《幸福的定义》,幼儿相声“猜字谜”、“假如我是爸爸”等等,将这两种越来越被大众放弃的传统艺术在幼儿身上发扬光大,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起身边的语音材料,让孩子们在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中不断的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3 借助社区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必然满足不了幼儿多元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一体化的趋势下,充分利用好社区资源成为基础教育重视的地方。幼儿活泼爱动,幼儿园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过于单一,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起社区资源。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很多,每个城市中都含有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这些都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孩子们深入艺术馆中感受我国自古至今艺术发展情况,感受艺术大师们的精彩作品;在博物馆中,幼儿在教师和引导员的讲解下,会感受自己所在城市各种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感受城市发展的速度。除了这些每个城市都有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外,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城市和社区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园林、书法、楹联、雕刻、盆景等多元化教的民俗文化教育,在这些文化教育中感受幼儿在某些方面的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合理的帮助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实现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此外,每当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社区总会组织各种民族庆祝活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深入其中参加合适的项目,让他们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比如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组织孩子们一起包粽子、挂香袋、做龙舟模型,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在中秋节来临的时候与孩子们一起做月饼、赏月,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的来源,感受中国中国传统节日的艺术魅力。

2.4 通过幼儿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让孩子潜移默化吸收和了解的。教师要打造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融入形式,鼓励孩子们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价值。比如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渗透一些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通过艺术化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让他们感受这些故事原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也可以借助教室内的多媒体播放一些传统相声、戏剧、说书等艺术,让孩子们尝试进行模仿学习,感受这些艺术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帮助。可以说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幼儿实践活动是多样的,教师需要去挖掘并引导孩子们学习,比如在中班幼儿开始学习用筷子吃饭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筷子讲解与进餐有关的传统习俗;在大班毕业典礼上,教师可以组织文艺表演会,安排“中国风”等活动,让孩子们弹奏二胡、琵琶、吹唢呐等,也可以组织孩子家长进行戏曲表演,通过古诗说唱、武术表演等让整个活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幼儿园通过组织孩子们参与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们的艺术表演天赋,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我国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幼儿园教育中让幼儿从小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在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上途径较少,一般通过一日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方式单一,幼儿的能动性很差。因此,在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传承和创新教育中,教师要树立幼儿主体学习地位,让他们充分参与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满足幼儿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中华幼儿园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