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扬 张亮
在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他无数辛劳的付出,更是他对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的坚守。
“心有大爱,尽职尽责,以法律援助事业为使命,他为老弱病残者带去温暖与希望;肩扛道义,依法维权,他为农民工寻回公道和公平;锐意进取,率先推行‘点援制’,开创法律援助的新模式,彰显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责任和精神。”这是安徽省201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给予陈洋的颁奖词。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陈洋内心里漾起一阵激动、感慨,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领奖了,一块块奖牌,一摞摞证书,都是过往的缩影和见证。
现年45 岁的陈洋,中等个头,黄色皮肤略显黝黑,说话不紧不慢。陈洋是个做事井井有条的人,工作日程上,每天满满当当。他的父亲在司法行政部门工作,潜移默化中将法治的理念传递给了他。当年受父亲影响,填报高考志愿时,陈洋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律专业。1997 年大学毕业后,陈洋来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刚走出校门的陈洋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上班第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兴冲冲地到了办公室,二话没说就开始动手收拾、打扫。现在回想起来,20 多年前的情景仍镌刻在脑海中:天下着雨,合肥市庐阳区法院负责刑事案件审判的一位庭长匆匆送来了一起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卷宗和通知书。同庭长一番交流后,他们很快就投入案件办理中。从此,陈洋在法律援助路上进入了“实战”。
正值青春年华,许以自己最好的期许,也配以自己最勤奋的状态。孜孜以求的陈洋,上班第二年就拿到了律师资格证。2006 年,陈洋担任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8 年后升任中心主任一职并担任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内心更是时时提醒着自己。陈洋还挂职过一段时间,他所挂职的合肥市司法局基层工作处,主要负责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以及司法所建设等。因为这段经历,陈洋对基层法律援助需求和法治工作感受更深切,思考也更为接地气。法律援助怎样成为“及时雨”,如何扩大覆盖面……陈洋始终立足实际,一直在不懈地探索着。
有一年冬天,陈洋刚走进单位的接待大厅,就被30多人团团围住,这些人个个面露焦虑之色。经过一番询问和了解,陈洋得知他们是来自合肥市某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原以为活做完了,工程顺利收尾,可以结账回家,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施工单位却迟迟不肯付清他们的工钱。迫于无奈,他们找到了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维权。带着农民工的热切期盼,陈洋风风火火赶到施工单位的项目部所在地,向项目负责人讲解有关劳动用工的政策规定,希望施工单位尽快履行义务。随后,陈洋又找到工程的发包方,建议他们督促施工单位早日足额支付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经过陈洋一次次奔走协调,被拖欠的工资终于发到农民工的手里。带着喜悦,也怀着感激,这一群人踏上了返乡之路。
那些年,为着讨薪的事,陈洋和团队常常连轴转,还想了不少新招,诸如组织动员社会律师参与农民工讨薪援助案件,让讨薪案件能援尽援;通过新闻媒体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处理,把法律手段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加强用工法律法规宣传,开展“为了农民工兄弟——法律援助在行动”大型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工依法维权;与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的法律援助中心签署法律援助协作协议,便于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工资讨要及劳动争议问题。每年年底一般是农民工讨薪高峰期,为了将纠纷及时处理到位,避免矛盾累积、升级而产生新问题,陈洋和同事在日常援助工作中,特地给农民工讨薪案件设立了“绿色通道”,能简化的手续尽量简化,效果也比较明显。到2021年底,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连续18年在岁末年初开展农民工维权特别行动,共为一万多名农民工讨回工资近两亿元。
陈洋(右)正在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在开展法律援助过程中,陈洋亲眼见证了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也发现用工单位更加清楚依法用工的重要性,特别是看到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逐年减少的情况,感到特别的自豪和欣慰。20多年来,陈洋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80 多件。面对纷繁的事务,他守住内心的宁静和坚持,反而变得更为敦厚、简单,也变得更有力量。随着法律法规与政策不断出台、完善,陈洋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学习,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挑灯学习成为常态。但再强健的身体也有疲惫之时,因超负荷运转,有几次带着卷宗乘坐公交车上班的陈洋,在途中犯困打盹而错过了下车站点。
残障人士的维权,总是让陈洋特别上心。一天,一位媒体记者急切地打来电话反映一位残疾人被汽车撞伤,正躺在合肥市一家医院里,请陈洋去医院了解一下情况,看看是否可以进行法律援助。陈洋闻讯后,立刻赶到病人所在的医院。躺在病床上的残疾人是位严重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腿双手都严重弯曲变形,无法站立,行动必须依靠轮椅。当天早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骨折,要靠他独自应对这起交通事故和索赔,显然难以做到。握着病人的手,陈洋一边安慰他一边向他介绍法律援助的程序和作用,在征得病人同意后,现场帮他填写了申请表。回到单位,陈洋完善了手续,协调一位擅长处理交通事故的律师提供全程援助服务。经过一审、二审,这名受伤的残疾人顺利地拿到了赔款,伤势痊愈后还投身残疾人公益事业,主动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正义与大爱如电波传递、扩散,所有的改变哪怕是一点一滴,都能让人感到欣喜,陈洋也不例外,日益坚定要用法律来守护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
在陈洋的努力下,合肥市所辖县(市)区残联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并招募组建志愿者队伍,合肥市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也基本建立起来了。此后,在他的积极联系与推动下,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后在市总工会、监狱劳教单位、武警边防检查站等单位建立法援工作站。2009年7月,合肥市44家律师事务所和91家司法所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站也相继设立,这一举措开了全国之先河,并在全省推广,规定各地律师事务所都要设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站。
每一片树叶都有细微的差异,每一起案件总有不同,志愿参加法律援助的律师也各有专长,针对不同案件进行精准援助,可提高法律援助的成效。在陈洋的建议和推动下,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于2008 年12 月在全省率先推行“点援制”,对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组建值班志愿律师库、婚姻家庭案件志愿律师库等律师团队,为当事人提供专业化服务。而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可以从提供的《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名录》中,像患者选择医生一样,自主选择一名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如此举措,既保障了困难群众的选择权,也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法援之路,有风雨,更有阳光。从风华正茂到鬓发露白,20多年的青春时光已然从陈洋奔波的身影中流走。在过往的法律援助路上,陈洋用法律,更以真挚情怀与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和使命,让许许多多求助人在困境中见到希望与光亮,感受到春风一般的温暖。未来路上,陈洋依然执着,依然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