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旺,郭丽杰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 sis obliterans,LEASO)属临床常见慢性病,多是由动脉硬化引发动脉粥样物质不断扩大、继发性血栓形成所致,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较轻微,若病情未获得有效控制,可致使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为临床针对LEASO患者常用治疗术式,可通过将机体内膜分离,从而破坏平滑肌,促使斑块断裂,达到治疗目的。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发现,该术式虽具一定疗效,但易使管壁回缩,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血管支架植入术(p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是全新腔内介入术式,有研究认为,PTS可有效弥补PTA不足[4]。但应用PTA联合PTS治疗LEASO患者能否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报道较少,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LEASO患者,旨在从手术效果、手术安全性等层面分析PTA联合PTS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LEASO患者,按治疗方案分成联合组(n=49)、单一组(n=49)。其中联合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4~75(64.62±4.18)岁;23例左下肢,26例右下肢;病程1~7(4.02±0.28)a;闭塞长度2.01~14.84(8.36±1.82)c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32~27.40(22.87±1.35)kg·m-2。单一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52~75(63.54±4.06)岁;25例左下肢,24例右下肢;病程1~7(3.96±0.30)a;闭塞长度2.26~14.54(8.18±1.79)cm;BMI 18.32~27.29(22.81±1.40)kg·m-2。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1)纳入:①符合LEASO相关诊断标准[5];②单肢起病;③生命体征稳定;④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患肢伴不同程度足部溃疡、静息痛、皮温降低等症状。(2)排除:①严重恶性肿瘤;②依从性差;③严重器质性疾病;④凝血功能不全;⑤自身免疫性疾病;⑥既往手术治疗史;⑦严重血管闭塞、狭窄。
1.3 治疗方法
1.3.1 单一组 接受PTA治疗,依照术前CTA检查结果,明确穿刺点,行seldinger穿刺,置导管鞘,并给予全身肝素化,进至导丝、导管后,行常规造影(双侧髂动脉及腹主动脉),观察病变实质性情况,依照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球囊实施扩张,如髂总动脉球囊选择6~10 mm直径球囊,股浅远端动脉选择4~7 mm直径球囊,腘动脉选择3~6 mm直径球囊,膝下动脉、髂外动脉选择6~8 mm直径球囊,扩张后再次行造影检查,明确血管通畅,将导管、导丝退出,压迫穿刺点,加压包扎。
1.3.2 联合组 接受PTA联合PTS治疗,PTA方法同单一组,针对造影残余狭窄程度超出30%,且合并动脉夹层、钙化及内膜撕裂者,应用超出闭塞动脉2 cm,且两端超出病变范围1 cm的支架实施扩张,如EV3、Smart、Bard支架。
1.4 手术效果评估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9,动脉搏动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搏动显著增强,ABI上升为0.1~0.9,但活动后下肢仍存缺血症状。无效:未及上述标准。将有效、显效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1)两组总有效率。(2)两组术前、术后1 d患肢循环情况,包括皮肤温度、周径增长长度及血流速度。(3)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ABI,经血管超声、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4)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共66分,运动功评分(下肢)共34分。轻微运动障碍96~99分;中度运动障碍85~95分;明显运动障碍50~84分;严重运动障碍<50分[6]。(5)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红细胞电泳(erythrocyte electro phoresis,EEP)变化,经微量热沉法测定。(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冠心病、脑出血、再狭窄等。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效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单一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n(%)]
2.2 患肢循环情况 术后1 d联合组患肢皮肤温度较单一组高,血流速度较单一组快,周径增长长度较对照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1 d患肢循环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1 d患肢循环情况对比(±s)
周径增长长度/cm术前 术后1 d血流速度/(cm·s-1皮肤温度)组别 例数/℃术前 术后1 d 1 d单一组 49 2.38±0.35 34.61±0.22 35.48±0.37 22.03±3.术前 术后26 25.99±3.25联合组 49 1.52±0.14 34.67±0.20 36.80±0.43 21.12±3.24 29.74±4.19 t 15.970 1.413 16.288 1.386 4.950 P <0.001 0.161 <0.001 0.169 <0.001
2.3 IMT、PWV、ABI 术后7、14 d两组IMT、PWV、ABI均较术前改善(P<0.05),联合组术后7、14 d IMT、PWV、ABI优于单一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 IMT、PWV、ABI变化对比(±s)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 IMT、PWV、ABI变化对比(±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 P<0.05;与同组术后7 d对比,b P<0.05;与同时间点单一组对比,c P<0.05;IMT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PWV为脉搏波传导速度;ABI为踝肱指数。
组别 例数IMT/mm术前 术后7 d 术后14 d PWV/(cm·s-1)14 d单一组 49 1.22±0.07 1.14±7.44a 0.92±7.39ab 1 901.41±103.17 1 671.85±92.23a 1 569.47±80.47ab 0.75±0.03 0.80±0.03a 0.87±0.04术前 术后7 d 术后14 d ABI术前 术后7 d 术后ab联合组 49 1.23±0.06 1.03±0.05ac 0.85±0.04abc 1 879.14±106.27 1 527.52±84.35ac 1 477.01±73.51abc 0.74±0.04 0.84±0.05ac 0.94±0.04abc F时间/P时间 136.282/<0.001 93.872/<0.001 76.346/<0.00 1 F组间/P组间 27.817/<0.001 22.005/<0.001 19.268/<0.001 F交互/P交互52.474/<0.001 49.224/<0.001 30.751/<0.001
2.4 Fugl-M eyer评分 术后7、14 d两组Fugl-Meyer评分较术前逐渐升高(P<0.05),联合组术后7、14 d Fugl-Meyer评分较单一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 Fugl-Meyer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 Fugl-Meyer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 P<0.05;与同组术后7 d对比,b P<0.05;与同时间点单一组对比,c P<0.05。
Fugl-Meyer组别 例数评分术前 术后7 d 术后14 d单一组 49 48.51±4.77 53.24±5.43a 70.36±5.86 ab联合组 49 47.25±4.81 64.38±5.25ac 79.77±5.94abc F时间/P时间17.264/<0.001 F组间/P组间 64.632/<0.001 F交互/P交互26.854/<0.001
2.5 ESR、EEP变化 组内对比,术后7、14 d两组ESR、EEP均较术前降低(P<0.05),组间对比,联合组术后7、14 d ESR、EEP较单一组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 ESR、EEP变化对比(±s)
表5 两组术前及术后7、14 d ESR、EEP变化对比(±s)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 P<0.05;与同组术后7 d对比,b P<0.05;与同时间点单一组对比,c P<0.05;ESR为血沉;EEP为红细胞电泳。
ESR/(mm·h-1)组别 例数14 d单一组49 24.17±3.80 22.17±2.58a 20.85±1.77ab 355.42±21.90 338.43±18.59a 317.24±16.07术前 术后7 d 术后14 d EEP/s术前 术后7 d 术后ab联合组 49 25.02±3.86 20.33±2.06ac 17.96±1.38abc 360.28±22.38 317.22±16.37ac 292.84±13.65abc F时间/P时间36.774/<0.001 27.462/<0.001 F组间/P组间 12.853/<0.001 13.585/<0.001 F交互/P交互16.770/<0.001 17.242/<0.001
2.6 并发症发生率 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单一组低(P<0.05)。见表6。
表6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LEASO属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好发于股动脉、腘动脉及髂动脉,其病变过程复杂,可降低患者自理能力,影响其生存质量[7-9]。
既往临床针对LEASO患者多通过外科旁路手术治疗,但由于移植物间距大,易使机体远端管腔变细,引发再狭窄,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0]。有相关研究指出,LEASO患者应用血管介入术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提高血管再通率[11]。PTA为目前临床针对LEASO患者常用介入手术,可使气囊压迫粥样斑块压强增强,增大血管腔,达到扩张病变血管,开通闭塞血管的目的,但该术式易使血管弹性回缩或夹层撕裂。而通过PTS可实现挤压斑块、压迫管壁的目的,弥补PTA的缺陷[12]。本研究将PTA、PTA联合PTS分别应用于LEASO患者治疗当中,数据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单一组高,术后1 d患肢皮肤温度较单一组高,血流速度较单一组快,周径增长长度较对照组短,术后7、14 d IMT、PWV、ABI优于单一组,术后7、14 d Fugl-Meyer评分较单一组高,ESR、EEP较单一组低,可见,PTA联合PTS治疗LEASO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侧肢体循环,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IMT,加快血流速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此外,血管内支架表层光滑,且无生物活性,将其置入血管后,可避免血小板聚集现象发生,减少血栓形成,同时,在PTA治疗LEASO患者基础上,联合应用PTS治疗,不仅能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还可防止因行PTA而导致的血管内膜撕裂等不良后果出现。本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单一组低,提示PTA联合PTS治疗LEASO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手术安全性。
PTA联合PTS治疗的前提条件是导丝顺利通过闭塞动脉,为避免穿透内膜,降低治疗难度,术中需对导丝走行进行密切关注,同时,建议保证球囊长度>病变血管长度,导管直径≤血管直径,从而有助于缩短介入时间,减少球囊扩张频次,降低对机体血管内皮造成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针对股动脉选择5 mm直径球囊,针对髂动脉采用8 mm直径球囊,长度需依照病变长度而定。
综上,PTA联合PTS治疗LEASO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侧肢体循环,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IMT,加快血流速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手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