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锡广,汤洪萍,郑亚明
扬州市江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扬州 225200
扬州市江都区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交汇处,境内地势平坦、湖河沟渠众多,属平原水网地区;全年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适宜钉螺孳生,历史上曾是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1]。新中国成立后,江都区在疫情控制、传播控制、传播阻断等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防治策略,逐步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与流行,于201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2]。“十三五”期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依法防治”的工作原则,根据扬州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案,江都区继续加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为了解江都区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及防治效果,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6—2020年疫情分析如下。
1.1 钉螺调查 每年3—4月对所有血吸虫病流行村和1/3非流行村开展钉螺调查。现有钉螺环境采取系统抽样法,历史有螺环境、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先采取环境抽查法,如发现钉螺后再采取系统抽样法进行调查。采用压碎镜检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
1.2 人群病情调查
1.2.1 常住居民 每年9—10 月,轮流选择有钉螺分布的2 个血吸虫病流行村(5年内不重复)开展整群查病,每村调查人数不少于500 人。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进行血清学筛查,阳性者采用Kato-Katz法(一粪三检)进行病原学检查。
1.2.2 流动人口 每年8—9 月,对邵伯湖、长江内的过往渔船民、水上作业人员等流动人群开展血吸虫病调查,检查人数不少于200 人。方法同上。
1.2.3 门诊患者 在各乡镇卫生院常年设立血防门诊,对发热患者和疑似血吸虫病患者进行初步筛查。方法同上。
1.3 家畜病情调查 每年对流行区存栏家畜开展查病,经血清学筛查后,阳性家畜采取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进行病原学检测。
1.4 哨鼠监测 每年5—9月,选择3处有钉螺分布的江滩环境及水域开展血吸虫感染监测预警。采取哨鼠测定法检测水体的感染性,每处放置20只小鼠,分成2 笼,每笼间隔10~20 m。每月投放1 次,每次7 d,每天测定时间为10 h;接触水体后第35 d进行解剖观察。
1.5 统计分析 运用“江苏省血吸虫病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计数资料应用Epi Info 7.0软件进行分析。率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本情况 扬州市江都区总面积1332.54 km2,2020年户籍人口107.99万人。全区13个镇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328个行政村中有232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占70.73%。历史累计有螺面积6086.72 hm2,其中江滩450.38 hm2、湖滩737.19 hm2、内陆4899.15 hm2;累计血吸虫病患者176254人。
2.2 螺情 2016—2020年江都区累计查螺17042.85 hm2,有螺面积为14.54~88.82 hm2,其中2017—2019年分别复现钉螺面积67.43、5.85 和0.15 hm2;活螺框出现率为9.90%~14.64%,活螺平均密度为0.17~0.61 只/0.11 m2。累计解剖钉螺20698只,未发现阳性。见表1。
表1 2016—2020年江都区钉螺调查与分布情况
2.3 人群病情 2016—2020年江都区累计开展血清学查病90335 人,检出阳性361 人,阳性率为0.10%~0.66%,平均阳性率为0.40%。其中,常住居民检测47178 人,阳性171 人,阳性率为0.09%~0.57%,平均阳性率为0.36%;流动人口检测8051人,阳性113 人,阳性率为0.12%~2.06%,平均阳性率为1.40%;门诊检测35106 人,阳性77 人,阳性率为0.04%~0.64%,平均阳性率为0.22%。见表2。
表2 2016—2020年江都区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流动人口血检平均阳性率高于常住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11,P<0.05);而常住居民血检平均阳性率又高于门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21,P<0.05)。累计粪便检查12397人,未发现阳性。
2.4 家畜病情 2016—2020年,对流行区耕牛及其他家畜开展血清学检测,每年检测数分别为528、941、934、645、1000 头⋅次,共计4048 头⋅次,结果均为阴性。
2.5 哨鼠监测 2016—2020年每年投放小鼠300只,共投放小鼠1500 只,回收1489 只,回收率99.27%。经解剖,未发现阳性。
血吸虫病在江都区流行历史久远、流行程度较重,全区70%以上行政村都是血吸虫病流行村,人群感染率高,钉螺分布面广,防控难度大[3]。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都区采取查灭螺、查治病、粪便管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于1976年达到原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201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十三五”期间江都区继续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2016—2020年,江都区有螺面积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且未发现阳性钉螺,但内陆和湖滩钉螺时有复现。有螺环境主要集中于江滩,有螺面积难以压缩,究其原因:一是沿江岸线长,江滩有螺环境复杂,灭螺难度大[4];二是长江上游沿岸钉螺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下游的沿江螺情有所反复[5];三是随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沿江开发受限,部分钉螺孳生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改造[6-7]。2017年钉螺面积与2016年变化较大,主要与全国钉螺调查工作中测算方法的调整有关;而2018、2019年在湖滩、内陆出现钉螺复现,主要分布在内陆渔业养殖的河道、苗木种植场及邵伯湖切滩后的边角滩和堆土滩,这些环境均较复杂,容易漏查[8]。加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钉螺扩散的风险增加[7]。因此,要继续加强钉螺调查和监测,提高药物灭螺质量,适时开展环境改造,进一步压缩钉螺面积。
病情结果显示,人群总体血清学阳性率仅为0.40%,低于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9-10]。其中,常住居民血检阳性率高于门诊患者,可能由于门诊患者中有部分为非流行区人员。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较高,提示渔船民等流动人群应作为今后重点监测对象,防止输入性病例发生[11]。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江都区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患者及病畜,哨鼠监测均为阴性,并于2020年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防治成效显著。但该区人口流动性大,现有钉螺面积在短期里难以压缩,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然存在,防控工作任重道远[12]。因此,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提高血吸虫病防治合力[13];继续落实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精准防控[14];创新工作机制,推广和应用血吸虫病适宜技术,提高血吸虫病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