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诸虹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教师从自身经验或教材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意识,评价形式化。笔者结合逆向设计原理,采用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第七单元为例,具体阐述了主题意义引领下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促进英语核心素养落地。
【关键词】主题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 评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指在单元设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三者的一致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一、有效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指导原则
教学评一体化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评价的动态性、发展性、综合性、形成性等特点,实现课堂教学与评价的融合统一。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据逆向设计原理,确保教学评目标一致、清晰明确、可评可测
根据美国教育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格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逆向教学设计指的是先确定预期结果,再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最后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设计范式。这种设计让教师以目标为引领整合资源、整体设计,推动目标设计可评可测。
2. 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
在提升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方面,罗娜·厄尔(Lorna M. Earl)提出“作为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as Learning),提出评价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评价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其关键在于实现了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变。学生参与式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宽松的氛围,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将评价最终目的指向改进自己的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工具以及评价反馈。
二、案例解析
在本案例中,笔者根据逆向设计理论,首先基于学情明确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再将其拆分为若干个具有逻辑性、递进性的小单元学习目标。随后设计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最后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环节注重学生学习证据的收集和学习效果的及时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本案例取材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第七单元。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中的艺术,主要包括对绘画、戏剧、音乐等领域的代表作品和人物,京剧艺术,音乐创作过程和绘画艺术的发展等的介绍,涵盖来自不同文化的视觉、听觉艺术。根据前期调研,学生对世界伟大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了解较少,无法对艺术作品进行有条理、有结构的介绍。基于此,笔者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设定为:
①通过了解艺术的类型和演变,形成对什么是艺术以及艺术的价值的理解;
②通过了解艺术的创作过程,分析艺术家的品质;
③能够综合运用事实信息、表达结构和艺术专业词汇介绍中西方艺术作品,通过迁移介绍中国绘画作品,展示民族文化自信。
笔者将阅读和视听两篇多模态文本进行关联分析与整合利用,设计了4课时的小单元教学。语篇在内容上聚焦艺术作品介绍和赏析,从概述到细节刻画,形成关联;语言上均涉及艺术专业词汇、表达技巧(拟人、设问、引用),以及名词性从句的运用。第一课时的阅读语篇是三段短文,介绍了三幅伟大的西方绘画作品的基本信息、创作背景及社会评价等。第二课时聚焦上述语篇中名词性从句的运用。第三课时viewing workshop是两段知识输入型介绍视频,分别介绍了两幅著名的西方油画的特点和艺术技巧。第四课时为综合输出,学生借助网络查阅齐白石相关作品的信息,通过小组合作,迁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介绍方式和表达技巧,介绍一幅齐白石的作品。学习小单元目标如下:
①学习理解:通过填写笔记、思维导图、回答问题等途径,获取、梳理多模态语篇中关于画作的基本信息(作者、创作时间、创作背景、画面描述、社会评价等)、艺术特点以及语言表达形式(名词性从句)与技巧(设问、引用);
②应用实践:通过结合所获取的事实性信息,合理运用艺术类专业词汇、表达形式与技巧,对画作进行规范流畅的介绍,展示对艺术作品的鉴赏;
③迁移创新:通过综合运用事实性信息、表達结构和艺术专业词汇,迁移介绍中国绘画作品,展示民族文化自信。
1. 单元目标1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思维导图—可视化呈现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第一课时的阅读理解评价任务为“通过观察思维导图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及使用连线、箭头等形式呈现信息间的正确关系和结构,检测学生对这一目标的达成度”。用这种具体的、可视化的目标和活动保持目标、活动、评价任务的一致性。
在绘制思维导图前,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确定评价标准。教师通过创设学校画廊招募导游的情境,让学生预测导游讲解词应涵盖的内容,包括the appearance of the painting、authors background、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inting等。通过汇总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形成对阅读内容的预设和期待,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检验。同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提出的要求是“ please follow your logic and use phrases instead of complete sentences”,即规定了绘制的逻辑和词语表述。(见表1)
在明确的评价标准的指导下,在活动展示评价环节,全班学生对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思维导图进行有的放矢地评价和修改。
(2)恰当运用“自我对话”提升学生的自评意识
“自我对话”起源于临床心理学,是指以自言自语的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在语言学习中借用这一概念,让学生用自述的形式检测自己对文本的掌握程度、监控内化程度。在第一课时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转述画作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与描述画作的语言,内化本课所学,同时评价自己能否运用相关词汇和语言进行逻辑顺畅的表达。这一步骤介于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既是知识内化活动的评价环节又是语言输出的准备阶段,既是评价活动又是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我表达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为下一步作为“画廊导游”介绍画作的情境化输出任务做铺垫。学生作为“自我对话”的评价主体,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意识地检测和评价,成为学习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形成自主监控学习过程的意识。
2. 单元目标2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巧设真实情境,激发學生参与热情
由于艺术领域比较抽象,学生对世界名画知之甚少,笔者在第一课时的课堂导入环节创设了学校画廊招募导游的情境,拉近学生与名画的距离。教师进而提问 :“What makes a good guide?”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制订了包括信息完整程度、语言表达、表情动作等方面的“好导游”的多维评价标准。情境化评价活动打破了传统评价活动的课堂场景,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热情。师生共同参与标准制订的过程自然真实,使标准易于被学生接受。通过介绍名画,学生积累了艺术知识和语言表达,提升了知识运用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用英语做事情” 理解了学习该单元的价值所在。
在第三课时中,学生录制视频并上传至短视频平台的输出活动设计灵感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生活的了解和观察。目前短视频平台成为日常分享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部分学生甚至有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因此,该课堂输出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化的评价真实自然。
(2)以多样化评价活动促进学习发展
在评价方式方面,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有助于发挥双方合力。量化评价客观规范、高效、精确,而质性评价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在第一课时的“导游解说词”的评价标准设计中既有定量的打分,又有定性的评语,兼顾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与发展性。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更加明确了评价标准和学习目标,通过互评发现同伴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同时通过同伴的表达发现自身问题,通过互评互学真正实现以评促学。
3. 单元目标3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单元目标三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齐白石的作品《虾》《白菜》《雏鸡》《荷律群鱼》中选择一幅,自主查找作品相关信息,并综合小单元所学,对作品进行2~3分钟的口头介绍。在评价任务的设计上,学生根据所选择的作品,结合自主查找的画作信息,迁移介绍齐白石作品,并进行全班量化评价。介绍需要涵盖重点信息,能够合理使用艺术专业词汇、设问等语言表达技巧和名词性从句,表达清晰流畅。
在学习目标引领下,小单元课例的每个活动环节均设有评价任务,成为教师收集学习效果的证据。评价标准层层递进,旨在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第一课时的“自我对话”部分的评价标准聚焦于表达逻辑、语言和内容三个方面,而下一个活动“导游解说”在评价标准中增加了清晰流畅度、词汇丰富度以及观众吸引度。第二课时为主题意义下的语法复习,在输出的评价标准中增加了名词性从句的正确运用,从句子丰富性方面拓宽了评价维度。第三课时的评价标准进一步增加了设问、引用的表达技巧的使用,使评价更加多元。而第四课时的综合实践课的评价标准则是将以上标准迁移至新的情境中加以创新运用。
三、主题意义下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效果
在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教师改变了对评价的认识,提升了单元教学材料的整合能力和教学能力,通过单元学习目标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当教学不只停留在语言层面,而是深入主题意义后,学生才有真正的触动。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而单元整体型输出任务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从而体现核心素养的落实。此外,教师通过将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评价的内驱力。
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与学情的结合点,制订出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符合逻辑的整合性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碎片化现象。同时,在进行教学活动前需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最好是师生共同制订、共同执行,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才能产生一定效果,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L. W,KRATHWOHL D. R. 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London:Longman Publishing Group,2000:61.
[2]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Assessment for Learning:Beyond the blackbox [R] .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9:26.
[3]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Assessment for Learning:10 principles[R].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2:44.
[4] EARL L.M. Assessment and Accountability in Education in Ontario [J].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5(1):45-55.
[5] TYLER 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67.
[6] WIGGINS G,MCTIHGE J. Understanding by Design[M].New York: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5:22.
[7] 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8] 李宝荣.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英语学习,2020(3):41-45.
[9] 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91.
[10] 王少非 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33.
[11] 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77.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