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生
所有吹笛的都知道,笛子的吹孔上端是被堵塞住的。这堵塞笛管吹孔上端的物件(最简单方便的是用软木)叫笛塞,亦常称作笛脑。笛子制作之初,在开好吹孔之时即须堵上笛塞,笛塞以下的气柱可以被激发振动。
横笛被受到广泛关注的历史不会太久。尽管蔡邕曾制作过“柯亭笛”,桓伊曾为王徽之奏弄过三调,所用都是笛,唐代诗歌中更是充斥着咏“笛”之诗,但所用和所咏都是尺八一样的“竖笛”。这不仅有陈旸的《乐书》记载可以作证,日本正仓院藏存的唐代笛子也证实了这一点,请看图1①。
这两支横笛,无论是下方的竹,还是上方的斑竹,都没有膜孔,上方留有竹节。从形制上看,两支笛显然是以竹节为笛塞。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海底很深,约占整个管长的16%,超吹音是无法吹出准确之八度音的。八度吹不准,又没有笛膜脆亮的音色,这样的笛子,其表现力可想而知。
笛子的“海底”是何时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一个如今无法确认的问题。
什么是“海底”?笛脑不能贴着吹孔边沿,它同吹孔边沿尚有一点点距离,从笛脑边沿至吹孔中心的长度,通常被称作“海底”,如图2。
海底“深浅”选择得当,不仅是八度音准的保证,同时只要它同吹孔搭配得当,更是笛子音域宽广、发音敏锐保证,并且吹奏省力。这“海底”究竟有多深,少见提到这问题的报道,一般的制作师恐怕也极少注意这个问题。近来常见一些名家的演奏,音准(特别是八度)很成问题。其因就应该是制作师不注意海底的深浅,以为只要在笛端塞一软木就行,演奏者既不知其中奥妙,更缺少驾驭能力,导致了高音音准成问题。
1956年夏天,甘涛教授领我去向朱虎雄老师学习箫笛制作,朱虎雄老师给我的资料《笛子频率及音程公式》中提到过笛子制作的“海底”公式问题。该文说得比较含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认定C调笛的海底为﹣1.5厘米,小C调笛的海底约为﹣1.15厘米,其间的0.35厘米的差数该是十二支笛的差数。
若用以下公式求得十二支调笛之海底数,似乎能合乎原意:
(n为1~12的正整数)。
以下略举二例。
例1: 求D调笛的海底。
由于D调笛比C调笛高两个半音(二律),n=2,因此,根据以上公式可得如下算式:
。
例2:求G调笛的海底。由于G调笛比C调笛高9个半音,故而n为9.得下式:
。
笛子在制作时,由于用途和各人的喜好不同,對材料的选择就有所偏差。图3是本人收藏的两支制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匀孔曲笛。两支笛的有效管长和音孔定位完全相同,但管径差别明显:上一支细,下一支粗。上一支应该是用于演奏丝竹乐曲的,下一支应该是用于昆曲伴奏的。但是有一点,两支笛的音调完全一样!其音调完全相同的原因,是制作者充分运用了吹孔大小来调整音高之缘故。这儿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尽管这两支笛的管长、音调和音孔定位完全相同,但由于管径的差别大,吹孔也存在差别,它们之间的海底应该完全相同吗?显然不能,制作时应该细加调整才对!
前面海底数据的运算虽然不细致,可具有切合实际的操作性,何况笛子制作时影响海底深浅的吹孔,因笛子的音色需求的差异,管径大小的偏差,从而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因此,笛子制作时,确定了音调,选定了竹材而确定了管径,可以大略确定海底的深浅。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校音时,还是得认真细调海底的深浅。
有鉴于此,我们在吹奏笛子时,若发现八度不准,别修改音孔——这是徒劳无功的,而应该主动调节海底。具体的校正方法是:八度偏宽就将海底修浅(将笛塞向吹孔方向移动),反之则将海底加深(将笛塞微微向内移动)。
注释:
①日本风间书房于昭和三十九年(1964年)五月出版林谦三著《正仓院乐器研究》第十五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