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胜幸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按难易程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编排,内容建构方式较为单一。传统的线性推进式古诗词教学,往往停留在“释义”层面,每一首古诗词被看作独立的篇章,一篇篇“单打独斗”,僵化而缺乏趣味。笔者以为,教师应跳出文本,从多元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整合,让古诗詞教学从零散走向聚合,从单篇学习走向一位大家、一个时代、一类文体、一种方法的整合学习,从而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对小学古诗词教学“专题式”整合策略进行阐述。
整合策略一:依作者,知人论世
统编版教材关注到了古诗词在时间轴上的发展轨迹,也兼顾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特点,但却忽略了大诗人创作的历程。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大意就是在品诗读文时,不能将作者与时代背景割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拣选两三位在诗坛上极具影响力的诗人,精选其作品,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探寻其创作历程,知人论世,领悟不同的诗情。
以杜甫为例,学生可能知道他是“诗圣”,但却难透过散落在教材里的作品了解他何以能成为“诗圣”。如果我们把杜甫的几个经典之作,如二年级下册的《绝句》、四年级下册的《江畔独步寻花》和五年级下册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整合起来学习,探究诗人独特的写作手法,有助于学生发现杜甫作品的艺术特点。这样,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诗人成长的经历对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便水到渠成了。对于学生来说,“诗圣”就不再只是一个写在纸上的名称了。
再看苏轼,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入其诗作6篇,其中,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以及四年级下册《题西林壁》,也可以考虑整合起来学习。这几首诗有意无意地呈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心态,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苏轼由积极进取转为压抑苦闷又力求超脱自适的心路历程。同时,苏轼的人生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学生在求知的同时,胸怀品性也得以陶冶。
另外,同一时代的诗人的创作往往具有共性,从而形成一个时代的创作风格。因而在整合古诗词教学时,我们也需要关照同一时代不同诗人的作品,以诗解诗,进而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总结特定时期文人创作的美学价值以及对于时代的影响。这样的整合,是学生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有效途径。
整合策略二:按主题,触类旁通
古诗词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丰富的情感活动,还凝聚着丰富而隽永的主题。山水诗赞山川之美,送别诗抒不舍之情,羁旅诗写羁旅情愁……我们可以将同一主题的古诗词进行教学整合,从纵向的角度挖掘古诗词的内在深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力。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山河破碎的南宋,诗人的爱国激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振聋发聩,爱国激情溢于言表;戎马为国、鏖战沙场的陆游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诉说了爱国情怀终不得酬的悲壮与遗憾;而林升的《题临安邸》则是对南宋朝廷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质问。细细品味这一组整合后的诗词,便能深深地体悟到诗人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从而可以延展开发出一个符合学龄特点的、立体丰满的主题——爱国诗歌。
另外,我们还可以依据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设计“节日文化”“乡愁文化”等主题,构建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此类主题的古诗词,并进行相互关联的探索,以此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笔者设计的学习活动如下。
活动1:群诗阅读《登高》《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乞巧》《寒食》《十五夜望月》等,按情感主旨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节日文化的特点。
活动2:群诗阅读《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长相思》等,总结归纳诗人一般在何种境遇下会思念故乡,阐述乡愁文化的特点。
整合策略三:抓意象,领悟诗情
意象是诗人传情达意的主要寄托点。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如月、柳、白云、空山、西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意象。同一意象使用的人多了,往往就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如:“圆月”对应团圆,“折柳”对应惜别,“亭”则寄予离别、惜别,等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串联分析一组意象,对比探究,总结归纳出意象的内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月亮”意象的古诗词占据一定的比重,因此,梳理诗词中“月亮”意象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类诗词。
笔者尝试对同一意象“月亮”进行比较探究、内容重构,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群诗阅读:一年级上册《古朗月行》、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三年级上册《望洞庭》、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出塞》、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五年级下册《鸟鸣涧》《枫桥夜泊》、六年级上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总结归纳“月亮”意象的内涵。
在古诗词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见的现象。诗人写月圆、写月残、写秋月、写春月、写古月、写今月、写月涌、写月落,或抒发亡国之痛,或表达身世之悲,或传递孤独之感,对着明月,诉说着内心的种种情感。诗人心境的千差万别,诗人笔下的月亮也呈现出千般气象、万种风情。如:李白《静夜思》中的明月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月亮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王昌龄《出塞》中的明月则蕴涵边塞人的悲愁,渲染了悲壮雄浑之气;王维《鸟鸣涧》借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出的迷人环境,渲染了盛唐时期和平安定的社会。
不难发现,在面对同一意象时,诗人的语言表达不同,诗歌传递的情感也就不同。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带领学生重点体会诗歌的语言,感受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表达出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解义辨形,领悟诗情。
当然,古诗词教学的整合方式不只是上述几种,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整合方式,我们都必须始终秉承大语文观,不局限于常规,不拘泥于套路,认真研读古诗词,寻找整合切入口,从而创造一个灵动、开放的学习模式,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38445005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