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规律”主题备考

2022-03-15 03:32吴国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都江堰塞罕坝

吴国梁

备考主题:人定胜天,尊重规律

“无奋斗,不人生;无奋斗,不青年”是青少年人生的主旋律,但奋斗不应该是盲目蛮干,奋斗与蛮干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主观上是否尊重自然规律,行为上是否遵循自然规律。“人定胜天”应该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充分认识、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获得的成果。

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主观上好的、善的、积极的措施,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都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就如我国的抗疫政策,“躺平”当然不可,严防死守也不行,只有“动态清零”才是目前最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人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一旦违背其发展规律,必将适得其反。有人说,“苦难和磨炼是人生的必修课”,这就是成长的规律,但有的家长人为给子女设置障碍,不但起不到磨炼的作用,反而影响亲子关系;有的家长则出于溺爱,往往越俎代庖,不让子女经受生活中的一点磨难及应有的磨炼,结果也可想而知。

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可为”可看作是社会环境客观条件可能给青年提供“有为”的外因,青年要想“有为”而不是“折腾”,就得遵循客观规律;2022年全国甲卷“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体现的是移用、化用与创新的逻辑关系,是通过艺术创作的规律来启示青年在社會各方面尊重规律,积极创新。2022年新课标Ⅰ卷作文“本手、俗手、妙手”,体现的是基础与创新、量变与质变、局部与整体的客观规律。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之《世界遗产——都江堰的前世今生》开机拍摄。

缘岷山汇流而下,滚滚岷江携沙石巨浪一路翻卷、咆哮着,撞出群山。然而,奔袭到中流,却猛地收住脚,温驯地滑入成都平原,向着沃野良田汩汩而去。“收服”这条狂躁大江的,是都江堰。

秦国李冰父子治蜀期间,征发民工修建了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于是“泽国赤盆”变成了“天府之国”。“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深淘滩,低作堰”“分四六,平潦旱”,这一系列语句蕴藏着古人的智慧。

今天的都江堰,刻印历史的沧桑,更充满发展的活力。不但先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更用不断延展的水网、快速“长大”的灌区,阐释着古老遗存“活在当下”的生命价值。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受到了哪些启发?请将你的思考与启发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的核心内容是都江堰。材料的第一段展示了都江堰无与伦比的历史作用,尤其是从“狂躁”到“柔顺”的对比,是“人定胜天”最突出的表现。第二段强调了“古人的智慧”,并详细解释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深淘滩,低作堰”“分四六,平潦旱”;第三段则突出了“活在当下”的生命价值。

这三个段落中,第二段是重点,它暗示了都江堰“活在当下”的生命价值主要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深淘滩,低作堰”“分四六,平潦旱”这样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则是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努力的成果。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在充分认识、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真正的“人定胜天”,这也就是本则作文的最佳立意。

尊重规律,人定胜天,不仅仅体现在改造自然时,所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领域都适用,比如学习、教育、养生、创新、自我完善、待人接物、文化传承等。同学们在写主观努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尊重规律,这样才能写出辩证意味来。

强力素材

1.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唐玄宗注曰:“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此喻说也。”

“治大国如烹小鲜”中的“烹”即是作为,“小鲜”要烹熟,还不能搅得烂碎,所以无论做任何事,必须是精细的、科学的、符合客观规律的。

2.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孙中山:“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李白有诗云:“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3.《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4.《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简单地说就是: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吃饱即止,日出即起,不要超负荷工作。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不同时辰,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不要违反人体需求。

5.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这样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6.陈与义笔下“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性;朱熹笔下“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的道理;杨万里笔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告诉了我们成功的暂时性与矛盾的普遍性这个哲理。

学生范文

尊重规律,人定胜天

□河北省唐山一中  赵修齐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可见,只有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人定胜天”。

看着翻卷咆哮的滚滚岷江被都江堰收服,温驯地滑入成都平原,向着沃野良田汩汩而去。我们不得不叹服,李冰父子及古代劳动人民在“收服”这条狂躁大江时,无论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还是“深淘滩,低作堰”,抑或“分四六,平潦旱”,都完美地体现了尊重规律、人定胜天的道理。

荀子有句话叫“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自然规律有其客观性,不以人的情感与意志为转移。人类的行为,如果顺应规律,就叫“善作为”,可成就大事;如果违背规律,就叫“瞎折腾”,必然会失败。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们熟知的“塞罕坝奇迹”就是尊重规律、人定胜天的绝好例子。建场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干旱瘠薄沙地造林的成功经验,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仅有8%!塞罕坝人面对严酷的大自然,摸索总结了高寒地区“全光育苗”技术,培育了“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发明了更适合育苗的“马蹄坑”……正是这些更符合塞罕坝自然条件的新技术新发明,让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林场从此开始了大规模高质量的造林绿化。

从8%到90%,从令人绝望到令人振奋,无数人与风龙沙虎抗争不可谓不勇,与严寒酷暑战斗不可谓不苦,可再多的苦与累,如果未能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成果能在哪里呢?《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即自然规律的法则,人不能创造规律或改变规律,只能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规律获得自由,这才叫“胜天”,绝不是狂妄地认为自己可以由着性子来折腾。

古今中外,事无大小,我们肯定需要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但千万不要脱离实际地“浑沌开窍”,一厢情愿地“帮蝶破茧”,罔顾规律地“拔苗助长”,否则,只会“好事蛮办”“好事虚办”“好事滥办”,无论你以为自己多么“善作为”,实际上都是不折不扣的“瞎折腾”!

评点:文章紧扣“尊重规律”这一主旨,开头引用恩格斯的话,亮明了“尊重规律”和“人定胜天”的逻辑关系,开门见山,直指主题。文章例证采用了“中国精神”谱系中的“塞罕坝精神”,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苦与累上,而是选择了8%和90%这两个数据进行对比,突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前后的不同,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规律的主旨,塞罕坝的论据运用非常有新意。结尾“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将主旨进行了进一步升华,一连串的对比再一次强化了主旨,读来刚劲有力,气势十足。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都江堰塞罕坝
“三件大事”历史性胜利所彰显的客观规律
拜水都江堰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千古奇观——都江堰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