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
——以《乡土中国》为例

2022-03-15 11:00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整本书乡土

李 强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

项目化学习是师生在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性、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学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以及展开评价的方式,让参与项目学习的师生、生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探讨、合作、交流与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呈现有质量的学习成果。

将项目化学习引入到《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中,既能为学术类著作阅读的实施策略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也能为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一、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内在联系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靠问题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激活学生巨大的发展潜能,靠实践参与把学生的学习和真实生活连接起来,让学生学会知用合一,感受知识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此外,项目式学习依托一个项目把学科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的问题进行整合,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更加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学生、老师以及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都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指向学生深度思考的学习,也是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提升的过程。

整本书阅读是师生把有价值的经典的作品作为阅读对象,通过精心设计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习得多样的阅读方法,建构独特的阅读体验,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这两者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体来看,首先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化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指向学生知识、技能、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其次,以问题为驱动是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化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将问题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并且时刻提醒学生在每一个环节应该要做什么,重点解决的内容是什么。

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和项目化学习内容的选择都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最大程度上使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迁移运用、触类旁通,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二、项目化学习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精选特色内容

学习目标对于整个学习过程而言非常重要。教师通过学习目标的定位和达成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应用者、问题的解决者。学习目标的设定既要从宏观层面符合课程目标,还要能聚焦到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评价,最终在目标的导向下,促进学生对必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课程标准对“学术论著专题研讨”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归纳为“学术论著选读、学术专题研讨、学术论文写作”这三部分进行解读。因此,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进行确立。《乡土中国》属于学术类文本,从工具性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学习目标设定为“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学术类著作,感受其内容和表达方式与文学作品的差异,掌握其论述的逻辑性、严谨性和系统性,从而丰富阅读体验,积累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方法”;从人文性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学习目标明确为“通过对《乡土中国》中论述社会结构、中国传统感情、宗法制度以及社会变迁等内容的阅读研讨,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组成的正确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思考中国乡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同时,结合《后记》和“附录”中的内容,感受费孝通先生在学术上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精神和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挚情感”。

精选特色内容主要是指能够凸显文本核心教学价值点、指向文本有特色、有本质的地方,也就是能够体现这一学科最基本的概念、这一文本最有价值的内容。一般而言,学习内容主要是指实际生活和真实情景中呈现出来的复杂的、非预测的、多种学科知识交融的问题。项目化学习内容的选取首先要切合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因此,在选择项目化学习内容时,要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另外,还要联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且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的内容,如结合《乡土中国》,以“今日中国乡村变迁”为话题,给出调查示例,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下,学以致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规划实施方案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缩短学生认知与知识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巧妙轻松的方式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置出具有层级性、梯度性、挑战性的问题,提供触发思维的学习支架,将学生引入与问题相关联的情境中,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展开任务型学习,在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学会主动独立地构建知识,理解所学的内容,激活生活经验,唤醒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独特且多元的理解,感受项目学习的乐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既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根,又打通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而且还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乡土中国》虽然文字浅显、材料鲜活、语言流畅,但作为学术论著,依然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因此,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上应具备情境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学情调控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合理的情境创设缩短了学术论著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取的途径,记忆更加深刻,也有利于今后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在项目式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或者概念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第二,提升思维层次。项目式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都有所提升和优化。在阅读中对重点知识、质疑处、思辨处进行圈点批注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辨力。例如,在《乡土中国》中有很多核心概念,这些概念都集中在标题上,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知晓本章节核心内容,在阅读中可以提示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其内涵。再如,对作品论证逻辑的掌握也是帮助学生梳理逻辑思维、提高思辨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整理每一章节和章节与章节之间关系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不断分析作品、论证逻辑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碰撞,从而增强其深层次的逻辑性理解和思考。第三,问题的开放性呈现。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没有固定统一的评判标准,问题的回答不能简单用“是”与“不是”进行回答,它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探索,最终得出具有个性的结论,并且以某种学习成果呈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如阅读《再论文字下乡》的第9—16 段以及鲁迅先生的《风波》时,思考为什么《风波》中七斤夫妇遇到“风波”时很看重“书上”的说法,引导学生思考“乡土社会是否存在‘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学生可以拓展选文谈自己的看法。

(三)设计学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依据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式学习中,可以设计多层次、多类型、多角度的学习活动,与之对应的学习成果的展示,也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既让学生的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又让学生的知、行、思合一。这些学习活动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具有建构性。对于开放式的项目化学习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带着自己的问题与思考去实践语文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学习结束后的学习成果展示趋向于多种类型,因为这样的成果不仅展现了学生在这一阶段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内容的把握程度等方面的学习成效,也能让学生回顾整个项目历程,促进学生的反思。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设置探究性的活动。在开展重要概念梳理这一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将该著作中的概念梳理清楚,要让学生梳理探究每一个板块的内容,并提出与之对应的问题,回顾曾经学到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借助资料设计概念梳理方案,总结学术类文本阅读的经验、学会迁移运用。例如: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理解,如重点概念比较图、概念树状图等。此外,学习活动也可以是社会性的。所谓的社会性活动,既包括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与他人共建新的学习共同体,共同解决问题,也包括在学习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包容与理解。

整本书阅读的项目化学习中的成果分享,既要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又要关注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成果类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关于《乡土中国》的书面类的学习任务单、学习计划书、调查报告、提纲、简报、小论文等;展示类的作品如演讲、辩论、口头报告等皆可。

三、项目化学习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从学生学习的状态看,学生由之前被动机械接受知识的角色向主动建构知识的角色转变。从学生学习的内容看,由知识的碎片化、孤立化、零散化向知识的整合化、联系化、系统化转变。从学生学习的方式看,项目式学习改变了之前知识和生活相脱离的现象,更加强调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知识是有情境的,脱离情境的知识并不能真正被内化、理解。从学生学习的结果看,学习结束之后,通常会让学生去展示分享交流自己的项目成果。项目成果代表了学生在这一项目中的收获,它除了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外,还可以是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技能或具备的某种能力,比如阅读学术类著作的能力、学会对自我的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推进语文教学变革

项目化学习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项目化学习具有周期长、整合性强、认知要求高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

一个成功的项目化学习,首先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在综合考虑教学任务、课时、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等因素后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挑选适合学生的项目。其次,教师还要思考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怎样的内容、设置怎样的问题、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以及开展怎样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该项目中来,而且在项目结束后,学生不仅仅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影响。最后,在整个项目中,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建构一种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时刻推动着教师不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做到“教学合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促进知识融合应用,提升整本书阅读品质

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多采用的是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步骤,而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可以通过做习题去巩固、去记忆,从而应对考试之需。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一方面更加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从“网”的角度思考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探索如何把自己已会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如何把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迁移到其他类型的整本书阅读中去;另一方面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整本书深度学习的过程,从项目的准备、实施到结束阶段都需要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深度学习,同时与他人展开合作、交流和探讨直到最终形成体现问题解决成果的作品或者体现思维成长成果的作品。

(四)搭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桥梁,丰富学生实践体验

传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仅仅局限在几节课的时间内学习,学习时间上,没有打通课内外阅读的一体化进程,学习内容上,没有将《乡土中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

项目化学习观照下的整本书阅读,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乡土中国》与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二是通过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历程,让阅读之花真真切切地在师生之间绽放;三是基于项目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开放性更大,可以打通课内外阅读,使线上线下阅读相结合,展开跨媒介阅读,建立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总之,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进行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打通阅读与生活的壁垒,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教师来说,也是转变教学方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有益实践。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整本书乡土
《论语》整本书阅读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芬芳乡土行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