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锦霞
无论是古代的诗词,还是现在的文学作品,只要是描写季节的,那“秋”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季节。在我国的古代,古典诗词在宋玉时代就确立了悲秋的母题,且成为一种传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少有意识地去打破这个多少有点封闭、凝固的套路。在宋代大词人、政治家范仲淹那里,有一篇描写塞下秋季风景的词,这就是被收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渔家傲·秋思》。一般认为,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突出了国力衰弱下塞外之秋的景象,虽然外在意象悲凉,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怀着“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豪情壮志。[1]今天带领学生解读这首经典之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解读词义的基础之上,寻找到一条通往学生认知的途径。这样一个意思还可以反过来理解,那就是在解读《渔家傲·秋思》及其中的秋意时,需要贴着学生的认知去让学生产生感悟。
应当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材分析或者说课文解读思路。诚然,本着“教学”的本意,尤其是当学生对古典诗词缺乏必要的理解时,教师应当带着对古诗词的理解去引导学生走上感悟古诗词之路;但是对于任何作品的解读都不应当是单向的,也不应当是封闭的,尤其是当“教学”原本就具有“教学生学”的意义得到凸显的时候,忽视了学生这样一个根本,那么对古典诗词的精雕细琢也就意义有限了。因此无论是宏观的教材分析,还是微观的课文解读,贴着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去感悟,都是必须的选择。带着这样的思路来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或许就会有新的发现。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强调贴着学生的认知,还是以对《渔家傲·秋思》的基本释义为基础的。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之所以对秋这样一个季节产生兴趣,是因为秋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对于农民而言,秋天意味着收获。当农民挥舞镰刀收割庄稼的时候,“秋”被赋予的“收割”的含义又得到了拓展,于是在当时的社会治理当中,就有了“秋后问斩”。秋后问斩带来的是肃杀之意,因此总让人感觉有一些悲凉。所以,古代关于秋的诗词,通常都带有一定的悲情。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也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读这首词的人都会感觉到一些悲凉,一些凄清,一些伤感(当然也会有一些壮阔与深沉)。这就是这首词中的秋意所在!宋人魏泰《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这则宝贵资料告诉我们,范仲淹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时,曾写过好几首反映“边镇之劳苦”的《渔家傲》。可惜今天能看到的只有以“秋思”为题的一首了。[2]
应当说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首词当中的秋意还是非常明显的。词的第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便明确指出了是塞下之秋,而塞下之秋的风景自然异于他处;又说“衡阳雁去无留意”,既然是写大雁之去且并无留恋之意,那么这样的秋显然已经有了深秋的意蕴了。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在描写某一季节或者风景的时候,从来都不只是在写季节与风景,一定会在写季节与风景的时候抒发心中的各种思想感情。范仲淹此时是在庆历初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在当时的社会里,陕西所处的地方无疑是边塞,那里既有着被今人所说的母亲河,同时更有着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如此生活情境,难免让人感觉到悲凉,作为一个对家国天下有着情怀的人,范仲淹一直有着济世之志,因此在他的诗词里,一定会蕴含着对家、对国的情感,这种情感成为秋意的核心与灵魂。于是,在词中写到“四面边声连角起”的时候,在作者的心里,号角声既是保卫国家的声音,也是个人责任的声音。当这种声音凝聚在秋思里的时候,秋思也就有了灵魂;当秋思有了灵魂的时候,“秋”也就有了“意”。
沿着上述思路引导学生感知词中的秋意,应当说是本文解读的一个必要选择。今天的学生只能在这种诗词当中领略到古人的金戈铁马,才能领略到像范仲淹这样的人心中所拥有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沉情怀。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情怀也正与秋季一样,固然伴随着收获,但与此同时何尝又不有着一丝的悲凉呢?而当学生领略到这层含义的时候,也才是真正读懂了“秋意”。
其实所谓读懂了秋意,还是可以分为多个层次的:最直接的层次应当是通过感知获得的。比如学生读到了词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便能够在大脑当中构建出一幅相应的情景,这种情景体现着塞下之秋,体现着异样的风景;衡阳作为一座边塞之城,在其处仰望天上的大雁离去,读懂了它们没有任何留恋之意——这便是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塞下秋景与初步的秋意。
当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词仅有直接的感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词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当中建构起秋意理解。既然是学生的建构过程,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或缺;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就不能替代学生,教师只能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脉络上起到引导、帮助作用。
在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就要让学生回到课堂的中心。在学生初步阅读感知的基础上,去领略范仲淹如何在作品当中将很多人对秋的哀婉之调,转化为激扬的慷慨之声的。
比如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句,不妨让学生去想想作者这句话所写的本意是什么。作为上阕的收尾之句,这句话实际上描写出了边塞的壮阔,以及其牢固与安稳。作者所处之处,山势层峦叠嶂,有“千嶂”之景;同时此处又是孤独之处,尽管有“烟”,但却是“长烟”,尽管有“日”,但却是“落日”。在中国的古典诗词里,长烟与落日往往营造出来的都是一种荒凉、孤独的气氛,更何况在这首词当中,还有“闭”着的“孤城”,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学生在构建关于这首词的理解的时候,一股浓浓的秋意油然而生。应当说学生所感受到的秋意,与作者笔下的秋意有相同的地方,只要学生努力建构,只要学生努力走进作者,那么学生与作者之间就容易形成心灵上的共鸣。
当然在学生的认知当中构建秋意,对于《渔家傲·秋思》而言却不止如此,这是因为在本词当中,后续的一段描写是从另外的角度,写出了那一种对秋意的感受。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句是这首词的核心语句,是全词的灵魂。作为当下的学生,很少意识到“浊酒一杯”意味着什么,即使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知晓“浊酒一壶”所伴的是“喜相逢”,但是在词人范仲淹的这首词里,“浊酒一杯”的意蕴远甚于此。其本质原因就在于,饮这一杯浊酒的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边塞的军人。边塞的军人远离故土,他们一方面要保家卫国,另一方面又难免思念故乡与家人,每当这个时候,就只能在“浊酒一杯”当中,思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但是这种思念又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燕然未勒”——这是一个典故,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追击匈奴,“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从那以后,“燕然勒石”就成为胜利的代名词。而对于《渔家傲·秋思》中的军人来说,他们还没有能够“燕然勒石”,在“燕然未勒”的情况下,固然是“归无计”,实际上也是“计不归”。所以“燕然未勒归无计”既是在写边塞军人的壮志豪情,同时也在其中的思乡情绪中透露出一丝悲秋的感伤。在真正引导学生感悟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要紧扣其中的“计”字去引导——如同上面所阐述的那样,“计”字实际上是“计划、打算”的意思,而不是“计策”的意思。这样理解意味着边塞军人因为没有建功立业所以不想回去,而不是因为不想回去而感觉到无奈。如此理解就将边塞军人主动保家卫国的情怀写了出来。于是就可以在眼前构建出一幅景象:在秋季的夜晚,边塞军人手持浊酒一杯昂脖饮下,然后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人和家乡;尽管思乡心切,但是由于身上所承担着的守卫边防的责任,仍然没有计划回家……在这种理解当中,秋意成为军人们心底的一丝情感,成为需要饮下一杯浊酒之后才能感受到的情感。
同样,“羌管悠悠霜满地”所写的依然是思乡情绪,“羌管”是边塞地区独有的乐器,其调悠扬而低沉,在思乡之时最适宜用这一乐器来表达思乡之情,而当“羌管悠悠”的时候,身边则是“霜满地”,可见其实已是深秋,人、羌管、霜三者所构建出来的景象,同样有一股深深的秋意。在这种情况下,人怎么能睡得着呢?于是“人不寐”,抬头所见者,既有“将军白发”,又有“征夫泪”。与上一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有所不同,在这一句里,“悲”和“忧”是一个很重要的基调。为什么作者感觉到悲和忧呢?众所周知,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真实写照,当驻守边防的时候,看到将军已经白发苍苍,看到年轻的士兵驻守边疆却久久不能回家,这实际上是武备缺乏整顿的表现,尽管将军和士兵都有“燕然勒石”的志向,但是朝廷对此却并不重视,作者看到这种景象心里怎么能不悲呢?怎么能不忧呢?而当悲和忧的情感在秋季里被书写出来的时候,这种情感所透露出来的,自然又是一番浓浓的秋意。反过来,来自于深秋的秋意又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悲和忧是那么的明显。
所以综合来看,这首词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基调,是词人内心的英雄气概、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与自然界里肃杀秋意的叠加。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首词能够流传至今,拨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
在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词的时候,抓住秋意这样一个关键词,可以很好将词中所描述的古代边塞场景,与当下学生的具体生活及其体验联系起来。而且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最恰切的方式之一。因为如果带着学生直接去感知词中的那些深意,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真正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毕竟不要说对学生,即使对于当下的教师以及大多数成人来说,今天的边疆是遥远的,古代的边塞更是遥远的,成人不知道边疆军人的辛苦,更难以直观感知到古代边塞军人的疾苦,如果仅凭词中的那些文字描述去想象,所构建出来的场景很难为学生走入这首词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反,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而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活跃、感情丰富的年龄。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紧扣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然后借助于心理学中的“共情”理论和人们所具有的“同理”心理,那么就使学生能够真切进入古典诗词语言营造的具体场景和情感世界,从而感知到古典诗词所具有的高超艺术表现力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相应的,对于古典诗词阅读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阅读,学生的古典诗词学习,也就是创造性的学习了,也就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目标。[3]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这意味着对于《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教学来说,所要抓住的不是词中所描写的那些实景,而应当抓住词中所透露出来的“秋意”,用秋意来衔接作者与学生。应当说这是可以实现的一个教学目标,也是一条有效的教学策略。当下的学生是感受过秋季的,是有过相关的思考的。“秋”是离人类心灵最近的一个季节,秋的丰富语义和秋天多样的物侯特征,总是能使人产生多重的联想。[4]让学生带着这样的联想去读这首词,用自己所体验过的、想象过的关于秋的认识,去叩响词中作者所描写的每一句,那么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意之间就容易发生融通,学生在理解词中所写的悲壮情调与强烈感情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共鸣。
比如说词的最后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少学生就在其中读出来“矛盾”的一面,他们发现对于边塞的军人而言,他们内心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是真实的,但是国家的统治者似乎又没有重视边防的守卫,这种统治者与最基层的人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呢?实际上,这是难以协调的,也正是因为难以协调,所以秋意才更加浓烈。所以在面对秋意进行文学意蕴构思的时候,才能更加感受到范仲淹的词作所写的羌管忧愤、慷慨悲壮的意境,才能读出作者所书写出戍边将士身孤而心不悲、力薄而思建业的可贵精神,奏响了一首名留千古的戍边之曲。[5]
这样看来,抓住秋意这样一个线索,引导学生沿着自己的认知去感悟,可以成为《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解读策略,可以成为引导学生走入经典诗词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