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霸篇

2022-03-15 10:43战国荀况
领导月读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亡国王道国君

[战国]荀况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①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道之,涂②秽则塞,危塞则亡。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惮③,非变也,改王④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有千岁之固⑤,何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

(原文据中华书局2015年版《荀子》)

【注释】

①错:通“措”,安置。

②涂:同“途”,道路。

③惮惮:同“坦坦”,安定的样子。

④王:古“玉”字。

⑤固:当为“国”字。

【译文】

国家,是天下最大的工具、最重的担子,不可以不认真选择处所然后来安置它,安置在危险的地方就危险了;不可以不认真选择道路然后来引导它,道路污秽就堵塞了,危险而又堵塞,国家就会灭亡。国家的安置,并不是所说的边界一类,而是走什么样的治国之道,任用什么样的人来治理国家。所以实行王者的方法,任用王者一类的人来治国,就会称王;实行霸者的方法,任用霸者一类的人来治国,就会称霸;实行亡国的方法,任用亡国一类的人来治国,就会灭亡。这三种情况,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谨慎选择,而仁者必须要弄明白。

所以国家是最重的担子,不依靠长期积累起来的方法来维持它就不会巩固。国家,世代都在更新,但这只是执政者的变更,而不是根本性的变革,只是改变佩戴玉牌的方式、改变走路的姿势而已。所以岁月短暂得如同早上的太阳,人生短暂得就像一天,然而却安然存在着千年之国,为什么呢?答案是:因为利用了那上千年可信赖的法度来维持它,和那些具有千年诚信的士子来治理它。人没有百年的寿命,却有千年的诚信之士,为什么呢?答案是:用千年的法度来自我约束,这就是千年的诚信之士。所以用积累礼义的君子来治国就能称王,用端正诚实守信的人来治国就能称霸,用玩弄权术阴谋陷害别人的人来治国就会灭亡。这三种情况,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谨慎选择,而仁者必须要弄明白。善于选择的君主就能治理好天下,不善于选择的君主就会受制于人。

【简析】

荀子的“王霸观”在儒学史上很特殊,以孟子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历代大儒,都认为王道与霸道有根本的区别,以行仁义为王,凭势力称霸。荀子则主张:霸道以王道为本,认为王霸同质,霸道凭着某些与王道相同的德义(但并不充分)而取信于臣民、取信于盟国、取信于天下,最终成为霸主。荀子于《王霸篇》集中表达了关于理想国君与理想治国之道的思想,篇中首先指出治理国家有三种方式: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强调国君以仁义立国而行王道,则天下百姓、各国诸侯莫不心悦诚服,指出国君占据天下最有利的位置,掌握好了治国大道,就会非常安定、非常光荣,没有掌握好治国大道,就会非常危险、非常劳累,由此归结出国君善于选择就能治理好天下、不善于选择就会受制于人的道理。然后便是本选段,进一步分析指出:国家是天下最大的工具、最重的担子,不可以不认真选择使用、安置它的好方法。如果用深通礼义的君子来治国可以称王,如果用诚实守信的人来治国还能称霸,如果用玩弄权术阴谋的人来治国便会灭亡。显然是蓄意从“治国理念”进一步深化到“立国根本”上来,恳切规劝,对理想国君与社会大治的热切盼望由此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亡国王道国君
库存苹果形势严峻 注重品质才是王道
师旷劝学
荀子的“王道”观念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亡国”与“亡天下”的金石学
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陈后主亡国
傲邦虽有效 幸福是王道
狂泉
从译介学角度试析玄采对《越南亡国史》的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