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 逸 汤智娟 郭子微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底板。如何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的精准性、夯实数据底板,这是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020 年,该局从国土调查举证(简化调查举证)任务需求出发,深入调研,全局谋划,创新研发“智飞”核查系统,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添劲赋能。
据悉,“智飞”核查系统主要依托无人机技术,辅助完成举证核查工作,有效改变传统单一地面调查“视角不佳、拍摄不全、精度不够”等局限,同时开发电脑端和手机端管理操作平台,实现图斑导入、航线规划、一键智飞、拍摄举证、上传平台、成果共享等全过程智控,在举证核查、举证成果共享和数据集中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2 年多的实践应用,目前,平湖市“智飞”核查系统已成功运用于土地执法、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变更调查(调查监测)等各项领域,平均减少外业人力50%以上,缩短工作时间70% 以上,有力推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由传统模式向“科技+人力”“空中+地面”的立体化、智慧化模式迈进,进一步夯实了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数据基础。
“全程靠人跑,比较耗时耗力,一天下来也拍不了几处地方,遇到滩涂、海岛这样的图斑位置,核查更加困难。”蔡秋杰是平湖市独山港自然资源所调查监测工作的一员,说起这份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他心中百感交集。过去,上级下发核查图斑后,蔡秋杰总是要和同事驾车前往实地,找到最佳拍摄位置,用手机拍下图斑举证照片,然后回到办公室再将照片一张张导出至电脑,分门别类上报、归档,过程中,经常碰到时间紧、任务重的核查任务。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加班加点已经成为了他与同事们的常态。事实上,蔡秋杰的经历也是大多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者难以言说的“痛点”与“难点”。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破解举证“痛点”“难点”也势在必行。2020 年7 月,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前期广泛调研,深入谋划的基础上,启动了“智飞”核查系统的建设工作。“我们对焦自然资源调查举证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加强与第三方研发机构的需求对接,集思广益突破技术难点,促成建设更加智能、更加简便、更加高效的核查系统,努力打造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平湖样板’。”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实际需求,“智飞”核查系统分别开发建设电脑端管理平台和手机端操作APP,形成协同应用、智能运行、数据共享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其中电脑端可进行数据上传、任务分发、成果查看、成果审核、数据下载等工作;手机移动端则用于外业人员任务自动下载、数据采集、数据上报、数据查看等现场作业。通过“内外联动”,核查举证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在,只要上级部门在电脑管理平台上传图斑核查任务,我们就能通过手机下载任务,如果碰到个别图斑位置较偏僻,人员无法到达实地的,也不再担心了,只要给无人机设置好任务半径,再一键启动,它就会自动规划路线、自动拍摄,最后还会将拍摄内容自动回传至电脑管理平台,全程由智能化系统自动操控,效率非常高,真是给我们大大‘减负’了。”自从“智飞”核查系统上线后,蔡秋杰和同事们的调查监测工作变得简便、高效了不少,过去的“痛点”“难点”也成为了如今调查监测工作的“亮点”。
一键启动无人机、创新航线自动规划、全程自动调整角度精准拍摄……有了“智飞”核查系统的智慧助力,平湖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化繁为简”,核查效率大幅提升。据统计,2021 年度全市累计导入图斑1.2 万个,3 天内完成核查任务,为内业预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是科学分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依据。依托“智飞”核查系统,平湖市自然资源数据不断“串起来、联起来”,“智飞”核查系统也已然成为了一个自然资源数据库。
而随着数据库的日渐庞大,数据成果质量又该如何保障?对于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来说,这是一道在开发建设“智飞系统”之初就早已考量到的必答题。“我们始终坚持数据真实底线,从采集、管理、应用三个层面出发,打造自然资源数据管理‘火眼金睛’,全方位扎紧数据管理‘口子’,确保以高精度的数据质量为后续数据成果价值挖掘提供参考和保障。”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方面,从数据采集层面出发,对无人机飞行角度和路线进行智能优化,全面展示拍摄高度、角度、视域分布等画面,确保清晰采集举证照片,同时无人机可根据核查图斑空间坐标进行精准定位,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在数据管理层面,从矢量影像数据安全、外业成果数据包安全、系统平台登陆安全“三个维度”,全面加强数据安全维护管理,主要通过定期备份、数据成果“五要素”标注及加密处理、授予不同用户不同权限等方式,防止数据丢失、窜改及泄密等问题。此外,在数据应用管理层面,“智飞”核查系统能够将各类业务举证成果进行集中管理、调度和监控,以痕迹化管理,确保数据成果合理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智飞”核查系统的创新研发,还有效打通了科室和部门间数据壁垒,从土地执法到耕地保护,从土地整理到年度变更,各项业务举证成果均可在系统内实现数据共享共通,实现“一查多用”,有效避免了过去重复核查、监测、“数出多门”等问题。以耕地保护为例,今年3 月,平湖市新埭镇在建成全市首个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的基础上,启动了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面对新一轮土地核查工作,新埭镇自然资源所充分利用“智飞”数据库此前图斑核查相关影像及数据成果,提前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查看分析,并结合实地踏勘加快建设区域划定工作,极大缩短了整体建设进度,为打造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适合规模化种植的生态田园、绿色田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深秋时节,在平湖1053 平方千米的海域范围内,不少无人岛也迎来了一年中变化最明显的光景。“无人岛覆盖有较多生态植被,受到季节更替影响,特别是秋冬季节,植被枯萎明显,无人岛生态样貌也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而这样的变化,往往会被列入年度变更核查任务,需要调查监测人员对下发图斑进行核实比对,完成举证工作。
在远离陆地的无人岛,又该如何完成调查监测工作?“我们依托‘智飞’核查系统,在对无人岛进行航拍举证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历史回溯功能,查看无人岛图斑历史变化,同时快速筛选比对图斑边界150 米范围内的附件照片,查看植被等变化状况,进一步完善举证工作。”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智飞”核查系统按照时空序列对入库的各类举证成果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历史回溯功能,可展示拍摄过程中所记录的图斑周围环境,反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监测人员只需按照业务类型、拍摄人员等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查看,即可掌握图斑历史状况,极大提升核查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如今,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飞”核查系统,不仅在日常调查监测中发挥作用,还在“举证图斑零散、图斑面积大、现场地形复杂”等考验面前,凸显出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市各镇(街道)自然资源所推广应用,为基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考虑到自然资源调查、各类图斑核查等通常为阶段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镇(街道)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同时接受任务并下载数据,为保障任务数据顺利高效获取,除了提供足够的带宽外,还使用多台服务器同时提供下载服务,同时限定每台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数及单个连接下载的最大带宽,防止服务器出现无法连接的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理念,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最新数字化成果助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智飞’核查系统功能,深化系统应用、深挖调查监测数据成果价值、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保障,助推平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