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平 罗红平
(1.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2.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尚书》提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到《朱子治家格言》叮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崇俭抑奢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铸就了艰苦奋斗、勤俭立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大力破除奢靡之风,就勤俭节约提出了系列新观点,如“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坚持节约优先,创建节约型机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等等,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对为何勤俭节约、何为勤俭节约、如何勤俭节约等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新时期我国尚俭戒奢的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当下,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杜绝铺张浪费,不仅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更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初心。由此,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就成为当前理论界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渊源,中华优秀传统的勤俭节约文化是其“脉”,马克思主义勤俭节约思想是其“源”,成长阅历与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是其“基”,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中华民族悠久的灿烂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就包括勤俭节约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赓续民族血脉、厚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追根溯源,俭之为德,由来已久,早在上古尧舜时,虞舜就曾称赞夏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至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几乎一致“尚俭”。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强调重礼仪,但要以节俭为本。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强调节俭自持是富裕安康的前提。墨子在《墨子·辞过》中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将“尚俭”提高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强调尚俭抑奢事关国家事业的兴亡。诸子百家的勤俭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如蜀汉丞相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也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至晚清,曾国藩更是直言“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家书》)可见,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强调民生在勤,俭以持家;勤以兴邦,俭以治国。成由俭,败由奢,勤俭节约关乎国家长治久安,这一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勤俭节约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传统的勤俭节约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唯物辩证法,强调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P18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正是在合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所提出的系列重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勤俭节约,提出了一脉相承的勤俭节约思想,是引领社会尚俭抑奢的思想基础。关于勤俭节约问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约”[2]P67。认为节约劳动时间就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社会应当考虑,靠它所支配的资料能够生产些什么,并根据生产力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来确定,应该把生产提高多少或缩减多少,应该允许生产或限制生产多少奢侈品。”[3]P76表明了其反对奢侈浪费的鲜明立场。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指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精简我们国家机关,我们必须尽可能节约。”[4]P724倡导政府要革新机关、精简机构,做勤俭节约的表率。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回顾百年党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打基础,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为改革开放铺路搭桥,再到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基垒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坚守“食求果腹,衣求蔽体”的传统,有力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勤俭节约观。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5]P134。强调财政支出必须坚持节省的方针,成为党和国家经济建设一直坚守的原则。建国后,毛泽东又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6]P240将勤俭节约提升至建国的高度。邓小平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勤俭节约思想。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即将召开之际,邓小平指出:“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7]P3他强调勤俭办事是实现十三大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江泽民指出:“奢侈浪费既是消极颓废的表现,也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8]P617。由此强力推进奢侈浪费的专项整治。进入21世纪,勤俭节约的美德继续得到传承和弘扬。2001年,“勤俭”被纳入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2006年,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艰苦奋斗纳入“八荣八耻”的范畴,有力推动了勤俭节约这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勤俭节约思想,围绕勤俭节约作了许多创造性的阐述,提出了诸多新论述、新观点,赋予勤俭节约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期开展勤俭节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正是建基于其成长阅历与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沃土上。习近平总书记生活在一个堪称楷模的共产党人家庭里,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无论是在陕北、河北还是福建、浙江、上海,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经常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体察民情,注重“杜绝铺张浪费之风,重申勤俭节约之风”[9]P250,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深深影响并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而且搅乱人的心志,进而引发社会混乱。进入新时代,勤俭节约的内涵更加丰富、勤俭节约的价值更加凸显、勤俭节约建设的路径更加清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将勤俭节约建设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要求党员干部厉行勤俭节约,廉洁从政,杜绝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10]新的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境遇,对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勤俭节约建设、如何加强勤俭节约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
勤俭节约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彰显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国风格、蕴含了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力量,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意旨深远,需从问题导向、价值导向、行动导向上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
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问题导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只有立足时代,从大局高度看待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立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从铺张浪费助长“四风”、破坏社风民风、污染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阐释为何勤俭节约这个重要问题。
第一,铺张浪费助长“四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我国从根本上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然而,受西方“西化”“分化”思想的持续渗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不断蔓延,一些领导干部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思想放松,价值观不断被腐蚀,铺张浪费现象抬头。如,不顾实际大建楼堂馆所,超标准公务接待,政府采购一味追求高档;此外,沉溺“酒绿灯红”,热衷“傍大款”,流连于声色犬马,公款吃喝讲排场,铺张浪费日益严重。“四风”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损害党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的后果,就是浪费了有限资源,延误了各项工作,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11]P18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12]P7勤俭节约是反对“四风”,特别是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良药。作为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有利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第二,铺张浪费破坏社风民风。浪费和节约,是行为选择的两个不同方面,表征的是社风民风、映照的是文明品质,而文明,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恒念物力维艰”的道德品质。进入新时代,在有效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一些人开始盲目乐观,认为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需要了,“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等浪费现象屡见不鲜,餐饮浪费现象更是触目惊心,这种缺乏节约意识,糟蹋资源的行为,破坏社风民风,腐蚀民族精神,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墨子·七患》),如果将有限的资源从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不仅助长盲目攀比消费风,而且破坏社风民风,“打肿脸充胖子”不可取,需知“服美不称,必以恶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才是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13]习近平总书记把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二者的内涵不完全一致、指向也不尽相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只有崇尚节约,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第三,铺张浪费污染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公害事件”时有发生。如,陕西凤翔县、湖南武冈市等地相继发生“血铅超标”事件,广西龙江河突发严重镉污染事件,等等。生态环境问题成了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同时也是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短板”。资源有限,贪欲无限,如果不倡导勤俭节约,任由铺张浪费之风蔓延,后果堪忧。进入新时代,面对生态环境安全的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14]P187。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的行为失范不无关系,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对自然资源进行无休止的索取和浪费,只会把自然摆在人类的对立面。因此,把握好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就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之需。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勤俭节约作为关涉生产、消费的道德规范,在提升自我修养、促进和美家庭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一直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15]P55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勤俭节约焕发出崭新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视野出发,在不同场合、从不同方面深化拓展了何为勤俭节约这个重要问题。
第一,勤俭节约是打造清廉政府的必然要求。建设“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清廉政府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立场,事关党的凝聚力和民心向背问题,意义重大。清廉政府的建设靠全体公职人员、更靠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一言一行均具示范效应,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其他人群。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讲勤俭、带头讲节约,才能激发其他党员尊崇勤俭节约的道德规范,履行党员义务,引领勤俭节约新风尚,进而营造人人推崇勤俭节约、人人鄙视铺张浪费行为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16]这为清廉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新征程上的奋斗先锋,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初心使命,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状态,将恪守勤俭节约作为思想上的“红线”、行动上的“底线”,自觉锤炼廉洁从政的政治品格,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和示范者。推进清廉政府建设,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带头勤俭节约,才能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党员群众把勤俭节约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长期坚持、形成常态;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夯实政府公信力的根基。
第二,勤俭节约是市场经济基本的道德规范。勤俭节约不仅是人的行为方式,还是市场经济基本的道德规范。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诚然,适度消费可以刺激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过度消费只会制约经济发展。一方面,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而且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若使有限的资源从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就会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奢侈堕德,吃喝玩乐的时间多,劳动时间就少,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如果劳动时间得不到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制约,进而危及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持续为基层减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17]这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为我们应对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在市场经济领域加强勤俭节约建设,通过“思想挖潜”,能够筑牢“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理念,强化节约意识;通过“管理挖潜”,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增收节支。
第三,勤俭节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勤俭节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展现的是道德精神力量,一个不讲勤俭节约精神的社会难以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18]对于家庭而言,勤俭节约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美德,任何物质财富的创造都凝结着劳动者的辛劳,选择节俭的生活方式,体现的是对自身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19]P90因此,家庭成员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可以大大降低家庭的运行成本,将有限的家庭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对于社会而言,勤俭节约一旦蔚然成风,便可大大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承载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20]P212在生产领域,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总之,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都要反对奢侈浪费、过度消费,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或个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助于守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道德底线、有助于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永恒的时代价值。在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勤俭节约的意义更加凸显。如何倡导勤俭节约,破除铺张浪费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绊脚石,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拓宽了勤俭节约建设的有效路径。
第一,建章立制,严明规矩。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不会自发形成,有赖于宣传教育的正确引导和规章制度的强制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2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强调勤俭节约要标本兼治,突出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建设。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14年3月又发布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2016年7月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21年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军队弘扬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见》,再次给浪费现象敲响警钟。这些制度为深入推进勤俭节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的勤俭节约建设在标本兼治的道路上逐渐行稳致远。2013年1月,习近平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一文上作出批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22]P36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杜绝浪费现象作重要批示,强调严格落实勤俭节约措施对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性。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开展了铺张浪费问题的专项整治,加强了对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奢侈浪费问题的监督,大力推广黑名单制度,激励崇俭抑奢、惩戒奢侈的长效机制正逐步建立。
第二,抓细抓实,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23]P109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勤俭节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细化目标要求和责任措施,将勤俭节约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次,坚持观大势、谋全局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从儿童节约意识的培育抓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再次,强化勤俭节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勤俭节约是停留在口号上还是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24]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建立后,要充分考虑制约制度执行的可能性,补短板,强化制度执行力,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借助网络新媒体,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着力提升全民的勤俭节约意识,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同时对铺张浪费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制度坚决处理,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只有将勤俭节约建设真正落实到每位公民日常事务中去,才能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勤俭节约意识,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节俭风尚。
第三,倡导推广绿色消费。鼓励节约、整治浪费,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25]这就明确了推动绿色消费的基本要求。绿色消费作为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是对传统消费方式的反思,也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勤俭节约与绿色消费理念高度契合,它们本质上都是在节约利用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正能量。如,从推广绿色环保家具到倡导低碳出行,从“光盘行动”到推广节能产品,都是杜绝浪费、倡导绿色消费的治本之策。另一方面,推行绿色消费,有利于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的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有助于强化公民节约适度、绿色消费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延续传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准确把握了我国新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和规律、把握了新时代发展的特点与要求,具有三个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沃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理论滋养。一方面,这一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勤俭节约思想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勤俭节约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勤俭节约思想,又展现了我们党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鼓励节约、整治浪费规律认识的新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勤俭节约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时代特色。另一方面,这一重要论述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紧围绕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的不断整治,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直面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现实问题,在深入思考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勤俭节约的价值和方法路径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为了解决“四风”问题、构建新时代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指出,“今天,我们强调艰苦奋斗,不是要求党员、干部像当年那样过‘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日子,而是要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26]P11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日益彰显,实现共同富裕还有诸多阻碍和隐忧,俭以裕民、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关于勤俭节约方面的宝贵经验,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特点所形成的勤俭节约观,彰显了其继承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守正创新,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上又有许多重大创新。比如,强调勤俭节约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勤俭节约是打造清廉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强调抵制浪费,必须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深度结合起来,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策略方针,从建章立制严明规矩和抓细抓实善作善成等多个层面强化节俭治理,标志着我们党对勤俭节约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对于新时代开展勤俭节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铺张浪费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又以面向未来的战略视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出前瞻性和战略性安排。为解决当前铺张浪费治理中的现实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从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看待“四风”的危害性,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视野来看待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强调要标本兼治,抓细抓实善作善成,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将铺张浪费遏制在萌芽状态。为着眼未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高度、从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来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为此,要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2022年出台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绿色消费建设的具体目标,即到2025年,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到2030年,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这个方案,既强调了科学理论指导,又明确了工作原则;既明确了具体目标,又阐明了具体举措,为激发和释放绿色消费需求,完善绿色消费长效机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指南,它着眼于构建融洽和谐的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规范,它着眼于增收节支,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人格修养的砥砺,它着眼于防止精神懈怠,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净化党的队伍,增强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俭节约重要论述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清廉政府、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