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发展途径

2022-03-15 03:03尚新明刘文峰单书林康月琴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11期
关键词:梯田美丽旅游

尚新明,刘文峰,单书林,康月琴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定西 743000)

定西市从2013年创建“千村美丽”示范点以来,紧紧围绕“规划科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经过8年的建设实践,2020年底全面完成了创建任务,并创新推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有效地将水土保持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了现行工作中规划水平不高、技术研究滞后、资金短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水平低的瓶颈,极大地发挥了水土保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区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途径。

1 定西市自然概况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又称“陇中”,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会地带,现辖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总面积1.96万km2,总耕地面积81.33万hm2,户籍人口303.37万人。海拔1 420~3 941 m,年降水量350~600 mm,年均气温7 ℃。渭河以北渭源县北部、陇西县、通渭县、安定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渭河以南渭源县南部、漳县、岷县为山地高寒阴湿区。定西曾以“苦瘠甲天下”而出名,一度被认为是“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政府和群众发扬“三苦”(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精神,持续奋战,全市于2020年如期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历史标签。

2 定西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发展途径

2.1 “资源产业+文旅品牌”建设黄土丘陵沟壑区“山楂小镇”之南河村和山地高原美丽休闲乡村

2.1.1 “山楂小镇”之南河村

南河村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通渭县常河镇,属于渭河支流常家河流域。全村人口1 150人,村域面积4.01 km2,水土流失面积1.26 km2,耕地面积253.33 hm2,其中梯田面积133.33 hm2;森林覆盖率13%,林草覆盖率30%;海拔1 600 m,年均降水量400 mm,年均气温7.5 ℃,无霜期145 d。地形为断陷盆地两侧梯形抬升地形,丘陵破碎,河谷阶地平缓,沟道狭窄呈“U”形,下切深度30~50 m,冲沟发育成熟。坡地土层较厚,黄土垂直节理性强,沟道下切、侧蚀严重,易发生滑坡,不适宜修建拦蓄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治理面积大、产出效益低的窘境。农村经济主要来源靠劳务输出。

2016年南河村在甘肃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带动下,坚持规划引领,制定了《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2017—2021年)》,注册资金966万元,创办了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适宜种植山楂的气候资源优势,2017—2021年计划分三期共投资1.56亿元,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建成5.3 hm2的德源祥产业园、84座光伏大棚、64座黑木耳大棚、2 km福兴德产业观光路、1 560 m2福兴德游客接待中心、66.7 hm2山楂园、333.3 hm2金银花园、孝悌广场、龙珠观景台等工程。坚持文旅互动,借助“通渭书画之乡”历史名片,2020年9月甘肃省文旅厅、甘肃省体育总会联合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举办千合锦华自驾陇上行·走进通渭书画名城暨第一届常家河“山楂小镇”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游客达2.05万人,旅游纯收入达60.2万元。该活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等官方媒体推介报道,常家河“山楂小镇”也成为通渭县第一个以特色产业命名的乡镇。“产业资源+文旅品牌”模式成功推进了“三产”融合,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市乃至全省树立了榜样。2020年南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每年举办的山楂采摘节,已成为通渭县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美丽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借助企业入驻和科技服务转化,建立特色产业与文旅融合互动的经营模式,在管理上企业化,产业规模种植上体现集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产业发展由原来注重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支撑“三农”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农业引领的发展模式。林果产业比例大幅提升,2020年占据总产值的50.4%,首次超过劳务收入,居首位。当地不仅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窘境,还闯出了致富一方的新路子。

2.1.2 山地高原美丽休闲乡村

吴纳村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西秦岭陇南山地交会处的岷县麻子川镇,属于洮河一级支流迭藏河大族沟流域。以山地、半山地和河川为主,各占1/3左右,地形较缓,平均海拔2 500 m。年均降水量600 mm,年均气温6.1 ℃,全年无霜期120 d。森林覆盖率11%,林草覆盖率94.6%,独特的高原地貌孕育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境内群山叠翠,天然草场绿茵漫坡,清泉溪流沿村奔涌。全村人口1 299人,村域面积24.74 km2,水土流失面积0.024 km2,耕地面积135.47 hm2,其中梯田面积133.07 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高,主要为轻微侵蚀。劳务输出和中药材产业为“三农”主要收入。

2016年该村按照吴纳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吴纳村红色生态旅游规划,以项目建设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共硬化道路10.3 km、修建桥梁4座、修筑河堤4.6 km、绿化美化村庄道路4.5 km,村庄面貌大为改观。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调整产业结构,巩固传统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蜂养殖的基础上,挖掘整理红军长征两次路过岷县且在麻子川地区留下了四处革命遗址和毛泽东与旋窝村阿訇丁正帮互赠礼品的动人故事等资料,主打红色旅游名片,建设集山水林草为一体的高原牧马滩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5万多人,直接经济收入175万元,年人均增收1 340元。2019年吴纳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 100元。

美丽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旅游开发主线,打造旅游、休闲、养生基地,产业规模已具雏形,旅游、休闲等生态价值稳步提高。但域内林业产值低,林木结构单一,林下经济发展滞后,发展潜力有待开发。技术、人才和资金短缺是乡村振兴的瓶颈,如何带动和强化内生动力,提高农民技能,让人才回归农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

2.2 “梯田化+特色产业”打造高原旱地新农村

鲁家沟镇将台村位于安定区以北30 km的关川河右岸河谷阶地,属半干旱区。2013年,为解决鲁家沟镇两山边远山区农户行路难、通邮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安定区实施了大规模易地扶贫工程——搬迁建设美丽乡村新农村工程。全村人口1 200人,村域面积15.68 km2,耕地面积536.67 hm2,已全部梯田化;林草覆盖率38.31%,森林覆盖率27%;毛、支沟均布设了谷坊,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

2013年将台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农村产业紧紧围绕“梯田+”模式开展,“梯田+马铃薯”“梯田+设施农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打品牌。2016年以来,每年人均种植马铃薯0.27 hm2以上,年人均纯收入6 500元。通过引进帮扶企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建立花卉育种基地13.33 hm2,建成连栋式大棚及温室300座和露天制种基地33.33 hm2,开展“梯田+设施农业”种植模式,实行企业化经营,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 700元增长到2020年的8 900元。

以“梯田+”为基础的新型设施农业逐步兴起,并通过引进企业、与企业联合,逐步建成苗木繁育、温室制种、大棚蔬菜等基地,集采摘、观赏、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初具规模,引领带动当地农户和周边群众积极参与,促使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但企业化经营模式受经营面积小、农民投入积极性低、技术短缺等因素影响,限制了新型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仍然以旱地农业为主,“梯田+马铃薯”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1.3%,为农业第一产业。流域内林草结构单一,林下经济开发滞后,林草产业仅占第一产业的0.44%。但设施养牛、养羊、养猪和养鸡专业户逐年增加,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

2.3 “畜牧业+民俗休闲”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华川村位于渭河支流牛谷河上游河源地华川流域,是通渭县100万亩(15亩=1 hm2,下同)梯田示范区。该村海拔2 121 m,年均降水量500 mm,年均气温6.5 ℃,全年无霜期141 d。全村人口1 630人,村域面积12.9 km2,耕地面积488.67 hm2,已全部梯田化;森林覆盖率26%,林草覆盖率36.7%;水土流失面积3.13 km2,以零星片状坡面和沟头侵蚀为主,由于治理程度高,侵蚀强度较低。宽梁低峁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和高寒二阴的气候特征,给大面积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发展传统畜牧业提供了便利。传统农业有小麦、胡麻、油菜、马铃薯和秋田作物荞麦、豌豆、蚕豆等,让华川村素有小杂粮生产基地的美誉。

2018年村党支部引进龙头企业甘肃盛川有限责任公司,依托马营镇骡马市场区位优势,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进行系统规划。通过规划实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将村集体的62 hm2土地入股,形成“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带动4个社区贫困户种植饲草玉米200 hm2,养牛2 600头,养羊7 000只,积极发展畜牧业,每年村集体增收28万元,解决300多名农民就业,年人均增收2 700元,畜牧业成为家庭收入第一产业。独特的梯田风貌和适宜的气候特征,在每年端午举办的油菜花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带动了村文化旅游业及饮食业的发展,其直接经济收入占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 150元的5.6%。

美丽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以100万亩梯田为基础,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优化调整结构,促生内部生产动力,不断巩固发展壮大传统畜牧业,实现脱贫致富,在黄土丘陵沟壑贫困地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2.4 “清洁小流域+产业基地”构建美丽乡村新境界

2.4.1 桦林村

桦林村位于陇西县南部山区渭河一级支流锁峪河流域,村域面积3.8 km2,水土流失面积2.5 km2;森林覆盖率24%,林草覆盖率25.5%。地貌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年均降水量480 mm,年均气温7.2 ℃,全年无霜期140 d。全村人口1 107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劳动力498个。2018年桦林村建设清洁小流域,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修筑梯田29.52 hm2,治理河道2.6 km,修建石谷坊15座、蓄水池2座、凉亭3座、生态护岸1.1 km,配置了人行便桥、步道、秋千及堆石和绿化景观。当地政府依托河道两岸自然景观,围绕打造生态河道、休闲娱乐场所、人文居住环境,投资869万元,完成了民俗文化场、污水处理厂、村排水管网、人居环境改善等基础建设。2019年通过引进资金,建立休闲娱乐基地——桦林古月山庄,就业群众人均月增收2 400元;利用财政支农“三变”改革资金,建成儿童游乐场,村集体年增收2.4万元;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建立放养鸡养殖基地,46户贫困户实现分红,户均年增收500元;依托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建成桦林山泉厂,解决就业岗位13个,每人每月收入3 000~4 000元;引进社会资本,建成青少年户外素质拓展训练营基地。每年5月1日,举办乡村旅游节,分水文化观赏区、酒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休闲区、土特产销售区等板块,带动农家乐、土特产、养殖、休闲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年旅游收入20万元。2020年桦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 000元。

2.4.2 峡口村

峡口村位于渭源县渭河东源锹峪河流域,地处渭河东源景区和渭河源景区的核心位置,是国家森林乡村,自然景观宜人。平均海拔2 000 m左右,年均降水量550 mm,无霜期150 d,年均气温4.3 ℃,夏季凉爽,冬季封冻早、气温低,属典型的高寒二阴地区。全村人口647人,劳动力398个。村域面积4.2 km2,耕地119.73 hm2,土层较薄,不适合修梯田,全部为坡地。林草覆盖率80.0%,森林覆盖率48.4%,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传统种植业以小麦、马铃薯为主,一年一熟,小麦平均每公顷产4 500 kg,马铃薯平均每公顷产15 t。经济产业以树苗繁育和种植中药材当归、黄芪为主。

为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聘请省内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对峡口村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中长期规划。依托天井峡旅游资源,积极与东源旅游公司、乡野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基地,修建乡野香旅游山庄,发展餐饮服务20户、住宿服务10户,解决就业岗位120个,同时带动农户养殖羊120只、鸡700只。2020年全村农家乐旅游接待产业总产值达100万元以上,户均年增收 2 000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旅游服务营造了3.33 hm2油菜和13.33 hm2万寿菊观赏点,建立了33.33 hm2苗木基地,每年出售苗木4 000多万株,带动176户加入协会,户均年增收3.5万元。峡口村形成了以旅游服务、休闲观光农业为支柱产业,相关服务行业为辅的产业结构,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10 600元。

美丽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依托“清洁小流域+旅游开发和养生、休闲娱乐基地”,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桦林村每年的文旅休闲娱乐还带动了周边村镇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依托旅游资源优势,逐步做大林业、畜牧业,2020年其产值占村产业产值的60%,位居第一位。峡口村引进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资本,围绕文化、景观、旅游主线,打造生态景观、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吃住行乐一体化服务的二、三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长极。

3 结 语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发展途径和模式虽有所差异,但存在一些共性。一是注重建设的前期规划,突出规划的指导作用;二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方向,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技术,不断壮大、巩固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三是积极引进资金,解决资金、技术、人才不足问题,全力打造文旅、休闲、娱乐、养生服务功能区,引领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向集约、规范、标准、绿色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梯田美丽旅游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梯田之恋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旅游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从江加榜梯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