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倩,牛 扬,陈新军,王义春
(1.临沂水利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2.沂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沂水 276400;3.临沂市水利工程保障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4.沂南县水利局,山东 沂南 27630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对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崇尚自然、陶冶情操的生态思想渐渐成为都市生活的主流。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之一,它将传统水利工程与新型绿色生态水利有机结合,注重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水体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是建设美丽中国、共享生态成果、落实“两山”理论的需要。
沂水县雪山小流域位于沂水县城东部2.3 km,属于沂蒙山泰山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差约140 m,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2.6 ℃,年均降水量719 mm,年均径流深272.5 mm。流域内原林草覆盖率不到15%,植被主要有以黑松、侧柏、刺槐为建群种的乔木林,以黄荆、酸枣为主的灌木林,另有黄栌、丁香、楸树等其他乔木。流域总面积3.75 km2,涉及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0.7万人。主要侵蚀形式是面状侵蚀和以沟岸扩张为特征的浅状沟蚀[1]。根据1985年调查资料,雪山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44 km2,年均侵蚀模数2 320 t/(km2·a),沟壑密度1.30 km/km2。土壤类型为棕壤,由粗粒花岗岩及砂岩风化而成,颗粒粗,胶结力差,抗蚀性弱,持水能力差,易跑水、跑土、跑肥,耕地因溅蚀、面蚀而砂砾化,直至裸岩。
从20世纪90年代起,沂水县对该流域进行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尤其是近年来,连续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省财政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保生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4 km2。其植物、工程措施包括:建塘坝1座、拦水坝4处、谷坊16座、扬水站2处等;修建土坎、石坎、石笼网梯田1.2 hm2;新建、补植水保林63.8 hm2、经果林45 hm2,封育治理234 hm2,15°以上坡地全部调整为生态林地。经过多年的治理,小流域内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地表径流向地下径流和壤中流转化[2]。坡面与沟道拦蓄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及土壤肥力,优化了项目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据调查,目前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100%,年拦蓄地表径流能力达到5.7万m3,年保持土壤能力达到0.32万t,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到350 t/(km2·a)。通过发展旅游、景区带动,当地年人均增收1.2万元,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017年,沂水县委托规划单位结合流域内水土保持资源进行了水利风景区规划,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为目标,以水土保持科普教育为手段,以“综合防治、提高标准、注重效果、加强管护”为引领,形成了“一镇一馆四区五谷”的水土保持生态旅游格局。2021年,雪山小流域被水利部评为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
沂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旅游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开发原则,立足“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坚持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发展生态旅游和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抓手。成立工作专班,委托相关规划单位编制雪山小流域水利风景区规划和水土保持科技规划,突出“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绿为衣、以文为蕴”的规划理念,将景区形象定位为“生态沂水、魅力雪山”。充分挖掘史料,收集文献,整理民俗文化,整合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雪山彩虹谷风景区发展、水利旅游文化发掘,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有机结合,赋予景区更为丰富的旅游内涵及地方特色。依托雪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雪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构建了“一镇一馆四区五谷”的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格局,即:“一镇”为彩虹小镇;“一馆”为景区内的水土保持科普展览馆;“四区”为水土保持科普展示区、水土流失防治示范区、滨水生态游憩区、管理服务区;“五谷”为彩虹谷、情人谷、欢乐谷、野战谷、孔雀谷。依据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功能分区,充分展示了小流域水土保持元素。
积极探索研究水土保持措施新技术、新模式,园区专门对部分措施进行了升级改造。规划坡改梯1.5 hm2,分别改造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石笼网梯田等,并对不同梯田田坎防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3],分析不同坡改梯方式在改变微地形、减小坡度、缩短坡长、改变细沟与冲沟形成条件、增大降雨入渗、控制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差异[4]。在沟道拦蓄工程上,利用FRP材料特性,将其应用到坝体组装修筑上,在沟道内建造了混凝土组装拦水坝,改变了传统坝体闸、坝、洞不同材质的结构方式,使坝体修筑更加方便、更加稳定。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合流域内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建设7°、15°、25°三个坡面,每个坡面布设两种水土保持措施,合计6个径流小区。7°径流小区以耕作措施为主,作物以玉米、小麦、红薯为主,采用顺坡耕作或横坡耕作,垄地田坎种植花椒或金银花;15°径流小区以果园为主,分别种植桃和樱桃;25°径流小区以水保林及疏林补植为主,主要研究原状水保林坡面和补植后坡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与临沂大学合作建立了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实验基地、临沂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实习基地等。园区开展的“沂蒙山区水源地生态保育技术”研究成果获得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临沂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依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了雪山小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采取“控源减污、基础生境改善、生态修复和重建、优化群落结构”四项技术措施,对流域内雪山河进行了水生态修复,对雪山河河道及上游沟道进行了系统治理,在沟道上游修建干砌石拦沙谷坊,下游修建浆砌石蓄水谷坊和蓄水塘坝,有效控制暴雨径流引起的水土流失,防止沟床冲刷,减小山洪流速,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危害[5]。在原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封、造、补、管相结合,通过对流失较轻的有林地和覆盖度较低的疏、幼林地进行封禁抚育,促使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质量。对浅水区及滨水湿地,种植水生及半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采用湿地+堤岸游憩系统,构建了带状滨水绿地结构,打造了滨水绿地、沿河栈道、叠水景观、垂钓场、亲水平台等,使区域内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强[6]。
雪山小流域地处城郊,景观宜人,交通便利,已成为市民运动、休闲、娱乐、游憩的主要场所。沂水县依托雪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委托山东亲情沂蒙有限公司打造了雪山彩虹谷水利风景区,并加强了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保护、规划和开发,确保水利风景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景区健全完善了长效机制,成立了安全、卫生、服务专项管理队伍,全时段开展养护、保洁等工作,实现了景区精细化管护、标准化服务。在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维护的基础上,实施了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安装了游憩设施,完善了道路、标识牌、通信设备、给排水、供电、停车场、生态环保厕所、消防器材等设施,并设立了餐饮住宿接待中心、旅游服务接待营地、旅游服务接待农家等。
为了突出景区水土保持元素,在景区内配备了文化科普设施,在水土保持科技展示区建有长100 m的水土保持宣传长廊,安装水土保持宣传牌36块,建设水土保持科普展览馆1处,以数字化交互媒体技术为主,融入高科技展示手段,全面展示水土保持工程发展及治理成果,提高社会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在室外径流小区,建立了人工模拟降雨演示系统,让游客更加真实地体验水土流失的过程,直观地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水土保持的作用,增加民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随着景区旅游开发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游客量的增长,会导致区域内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降低。在下一步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中,一是要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延伸服务功能,增强水土保持措施景观特色,将水土保持措施与周围景色融合,让景区持续分享水土保持生态红利。二是要对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建设设置专项财政资金,对建设效果好、群众好评多、成效突出的风景区,可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方式开展专项水土保持资金奖励,不断激励地方政府对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视程度,鼓励管理单位加强景区水土保持基本功能的维护,以利于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三是要加强林木抚育管理,丰富林相,增加植物种类和立体层次。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人工林较多且树种单一,生态系统脆弱,存在森林火灾、病虫危害等潜在威胁,应引进经过优选的植物、动物、水生物,丰富风景区生物品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