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以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为视角

2022-03-15 02:19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马克思理论

黄 平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强调与贫困作斗争,要求通过实际行动,使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基本物质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需求能够得以满足,并享有促进自身发展的机会与手段。当前众多学者已为研究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提供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研究视野和观点,使学界涌现出不少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成果。

关于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对贫困根源的分析。学者们大多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坚持制度贫困论,认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问题产生的总根源。主要观点有:贫困实际起源自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王萍、韦苇的《马克思对贫困的分析及在当代的发展运用》;贫困问题产生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陈先达的《走向历史的深处 :马克思历史观研究》。有学者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指出,人们贫困源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为雷的《马克思的贫困结构范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此外,有些学者还从工资、竞争、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剩余价值规律、劳动异化、资本有机构成、经济危机等角度考察了马克思对贫困原因的分析。二是关于反贫困的途径的阐释。主要观点有:马克思视域中,反贫困必须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如王晓光、方凤玲认为,马克思关于贫困的理论分析具有革命性,指出了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1]此外,有学者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要高度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2]三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当代价值的探析。有学者探讨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对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意义。如杜利娜认为,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为我国把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作为贫困治理的根本策略、把精准扶贫作为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的攻坚之举等方面提供重要指导。[3]

关于研究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不同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以马克思对其他思想家贫困思想的关注为视角的研究。主要是从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马尔萨斯、蒲鲁东等人的批判与超越来展开。如周露平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贫困理论进行批判性解读,实现致贫剖析从理论原则向历史演化的转变、贫困考察从哲学视域向经济学研究的转变、贫困批判从外部反思向内部批判的转变;马克思对黑格尔贫困理论的批判性超越,进行了贫困成因的历史观革新、贫困批判的现实考察、贫困批判的路向聚焦。[4]二是以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文本为视角的研究。集中从马克思对反贫困问题予以重点关注的文本出发进行探讨。如周甄武、杨倩倩从理论、现实、个人三个层面探讨了《资本论》中反贫困思想的逻辑进路;从贫困的表现形式、贫困产生的原因、反贫困的实践路径等方面具体阐释无产阶级贫困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资本论》中反贫困思想的当代启迪。[5]三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视角的研究。研究阐述了中国化反贫困理论的深刻内涵、意义,并分析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思想及其实施策略。如段丽、张礼建从打破制度桎梏到制度引领的问题域转变、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脉相承的目标朝向来阐发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当前中国贫困治理的内在逻辑。[6]

反贫困与人的发展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对反贫困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思考是贯穿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形成发展过程内在的一条主线。厘清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中反贫困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凸显出理论的丰富内容,有助于把握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意涵,能够为当代中国反贫困理论研究与反贫困实践提供参考。许多学者在分析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时对人的发展问题予以了关注和涉及,但探讨呈现出零星和片段的特点,鲜有学者以反贫困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阐释,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视角与内容上的创新。

一、反贫困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通过考察反贫困和人的发展相关问题后,阐述反贫困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基础,有利于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生存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反贫困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反贫困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揭示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能得到很低的工资,工人只得到“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7]115。如果社会财富不断增长,那么工人的工资是会上涨,但上涨具有前提,即他们必须过度劳动,这种代价包括放弃自由、增加劳动时间、寿命缩短、互相竞争。[7]119工人阶级为了生存不得不依赖于资本家,他们得到的工资越来越低,“而结果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就是工人的工资下降到极其可怜的最低限度”[7]121,“工人等级中的一部分人必然沦为乞丐或陷于饿死的境地”[7]120-121。只有物质生活资料得到满足,人才有条件去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资本主义制度中,无产阶级除了拥有劳动力以外一贫如洗,经济上的贫困使无产阶级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本财富去购买物质生活资料,因而难以满足自己生存生活的需要,使自身的发展严重受阻。“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7]527,无产阶级根本无法获得发展的机会。只有首先摆脱贫困,才能逐步为人们实现发展创造条件。无产阶级只有摆脱贫困,才能不再单纯地为满足生活资料而被迫劳动,才能不再受资产阶级的压榨、剥削。也就是说,只有当劳动不仅仅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意义是成为自愿自由的活动时,人们能获得满足,意味着人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反贫困起到了增加人收入的作用,人的收入增加了,就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只有使无产阶级免于忧虑个人物质资料的基本缺乏,才能使他们有可能在此物质基础上发展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能力和丰富的个性。

(二)反贫困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人们实现其自身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社会制度的实施。马克思认为,民主国家的制度制定及运行都要维护人民权利、体现人民意志;国家的任务是保障“法律的、伦理的、政治的自由”[8]228;国家法律应是“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8]349。在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国家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冲突的关系。这种冲突的国家只是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压制与剥夺无产阶级的权益。作为资本剥削的产物,无产阶级受苦深重,其在政治上被资产阶级统治者支配,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公正与民主权利。可见,在由私有制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权利结构中,资产阶级的意志凌驾于广大无产阶级的意志之上,从而无产阶级的意志被漠视、被忽略,处于极端悲惨的生活境况。资产阶级不断通过国家权利和法律来使这种对广大无产者的剥削合法化。也正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进行批判时形象地指出的:“在行政权面前,国民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意志,而服从于他人意志的指挥,服从于权威。和立法权相反,行政权所表现的是国民的他治而不是国民的自治。”[9]563资产阶级所谓的人权是在他们把持社会的前提下谈论人权。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压迫无产阶级的权利。马克思指出:“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10]338;“人权本身就是特权”[11]229。无产阶级与“它的人类本性和它那种公开地、断然地、全面地否定这种本性的生活状况相矛盾”[12]44。只有进行反贫困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夺取把握自己命运的政权,才能摆脱被剥削压迫的命运,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才能促进和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反贫困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持续进行,为追求最大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势必尽可能压缩生产成本,不愿意去改善劳动人民恶劣的工作生存环境,劳动人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恶化。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恶劣的工作环境造成无产阶级身体被严重摧残的事实进行了无情地揭露,突出无产阶级严重的贫困问题。马克思揭露了恶劣的工作环境使无产阶级身体受到摧残,经常患病,甚至连生命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马克思批判道:“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像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发布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傅立叶称工厂为‘温和的监狱’难道不对吗?”[10]490-492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运行为工人提供的却是“可诅咒的恶劣的居住条件”[10]760,完全不顾工人的发展要求,甚至遏制工人的发展要求。马克思认为应该改变这种“不是为工人健康着想,而是为便利产品生产着想的环境”[13]。马克思揭示了生存环境对于无产阶级的极端重要性,以及使其摆脱恶劣生存环境的紧迫性。只有反贫困,增加无产阶级的收入,无产阶级才有改善自身居住、工作环境的能力,他们才能生活和工作于适宜身心发展的环境中,反贫困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四)反贫困有利于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精神文化环境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造成了无产阶级生活条件的缺乏以及极度的艰难困苦,还造成了他们品格的堕落、精神的败坏、人类个性本身的毁灭。“现代的工业制度,却一代又一代的摧残着那些在这个制度下的受害者的人们的灵魂。……他们从婴儿时代起,就呼吸着酗酒的和色情的、偷盗的和欺诈的空气。……在思想和肉体方面,都是中了毒的。”[14]马克思尖锐地抨击了资产阶级对人们精神的摧残,如他在论及资本家对妇女儿童剥削的时候,在《资本论》的注中援引《童工调查委员会第4号报告》,报告说,“这种不适于妇女的职业几乎必然使妇女丧失自尊心,因而使她们品行堕落”[10]298。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使无产阶级身心俱损,繁重的劳动不仅使劳动者全身肮脏、疾病缠身,还使其思想匮乏、尊严严重受损。资产阶级不愿意拿出钱去促进劳动者发展,而只希望劳动者能高强度和长时间的为自己生产。无产阶级因为贫困,致使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时间去发展和完善自己。劳动者本身不能接受专业性的技能培训,也难以享受到正规的教育,这就制约了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提升。因此,只有通过反贫困,在解决无产阶级的基本生活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够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二、实现人的发展是反贫困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与动力保障

在反贫困中,如何准确地对人进行历史定位?如何实现主体自由,张扬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蕴意切合了对人的发展情况的关切,揭示出实现人的发展是反贫困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也为消除贫困提供主观因素保证与动力保障。

(一)实现人的发展是反贫困的价值取向

彻底消灭贫富分化和对立,解放作为贫困主体的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使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得到体现,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发展,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最突出和最主要的价值诉求。价值维度与人文关怀维度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根本性维度。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深切关注无产阶级的生存、发展现状和未来命运,把人的发展作为价值取向,最真切地体现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深厚的人文关怀。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全部活动都以利益最大化作为人们活动的价值取向,强调物质利益的至高无上性,使社会发展成一个物欲世界,每个人都只是这个物欲世界的一个分子,所有人的活动都要为“物”服务,从而人也被“物”统治,难以发展。甚至资本主义的劳动也“不是发展人的固有的潜在力量,而是毫无补充地去消费这些力量”,“并且让个体的工人更加贫困”[15]。物对人的统治即“物化”,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形式总体的、哲学高度的批判。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情况,揭露“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6]267,认为“在现代,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11]515。马克思对“物化”现象予以有力地鞭笞,抨击了资产阶级只是将人当作“创造财富的力量”[17],而不当作人的错误,说明了现实社会中的人和理想社会中的人相比出现“不应有的偏差、缺陷”[7]222,认为人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应有的价值。在他看来,人是根本,是进行一切活动的价值取向,在反贫困中必须解决好人的发展问题,才能抓住反贫困的本质和核心。由此,人的发展情况对摆脱贫困的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引和推动作用,在反贫困中,要以人们的要求为价值依据,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基础点,把人的自身实现程度作为评判反贫困成效的重要价值标准。

(二)实现人的发展是反贫困的目标追求

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总体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把人的发展作为目的的社会是“崇高的”社会,而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目的而牺牲人的发展这个目的本身,人的内在本质的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化”、“表现为全面的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鄙俗的”的社会。[18]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遭受苦难,始终处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社会最下层,甚至一无所有、完全丧失了人的本性。资产阶级认为“赤贫是工人自己造成的”,他们“把贫穷看作穷人自己的罪过”,认为“穷人为此应该受到惩罚”[16]382-383。资产阶级把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目的,资本主义国家反贫困的目标“不再是消灭赤贫,而是对它强制管束,使它万古长存”[16]383。与资本主义反贫困的目标具有根本性不同,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全部历史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目标。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反贫困活动并非无意识,他们会按照自身目的有想法地去追求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现。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7]17,无产阶级要把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们创造出极大的物质财富,创造出消除贫困的物质基础,在公平的分配下,人们彻底消除贫困,极大地提高精神境界,可以摆脱所有外在必然性的压抑,可以自由、自主、自觉、自愿地发展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可以从事任何一种劳动,使自身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协调发展。

(三)实现人的发展是反贫困的动力保障

实现反贫困离不开内因作用的发挥,消除贫困必然是贫困者积极作为的结果,离不开贫困个体的发展,也就是说,离不开贫困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离不开贫困个体对于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努力。富有的资产阶级对待贫困的发生只会“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7]614,甚至掩盖产生贫困问题的根源,要解决贫困问题,贫困者不能寄希望于资产阶级去进行改变。无产阶级发展自身具有客观必要性,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在精神和肉体上贫困的那种贫困”、意识到“自己的非人化从而自己消灭自己的那种非人化”[7]261,意识到自己是反贫困的主体力量,消灭集中表现在他们本身处境中的现代社会的一切非人性的生活条件,使“剥夺者被剥夺”。具体来讲:一是无产阶级要发挥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人能够意识到自己主体性的存在,而自觉主动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与创造力去面对和解决自身贫困问题。无产阶级应有如此的认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最先进”“最有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必须提升阶级觉悟,唤起自觉参与反贫困实践的主体性。二是无产阶级要发挥能动性。“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9]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12]167,“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7]262。无产阶级只有提高自立、自强的能力,挖掘他们创造历史进步的能动性,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反贫困斗争的胜利。

三、反贫困与实现人的发展在实践中辩证统一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不仅确立远大的目标,而且不断创造实现目标的各种现实的客观条件;不仅强调要进行实践活动,而且要获得理想的结果,真正解决现实的人的发展问题。

(一)实践是反贫困与实现人的发展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揭示出,反贫困与实现人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者统一于实践活动。实践是解决贫困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基本的手段。首先,实践决定着人的生存。人类要生存繁衍、获得发展,前提是使自己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得以满足。而正是实践为人创造了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其次,实践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500。因为人只有生存于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交往条件,也才能获得发展和进步。这些条件必须通过实践来获得。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使自己的生活得以丰富与发展。另外,随着人的实践能力不断地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有意识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也日益增强。只有在实践中,无产阶级才能实现对贫困事实的改变,改造客观世界,并推动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在实践中实现反贫困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在马克思之前,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已提出过反贫困与推动人的发展的思想,然而,他们大多是从抽象的人性或善良的愿望出发,不懂得人的发展与反贫困之间必然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找到解决贫困问题的路径。马克思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想奠基于实践辩证法的基础上,从制度、生产方式等维度分析了实现反贫困和人的发展统一的条件,从而寻找到一条通往贫困消除与人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的现实道路。根据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可以把实现反贫困和人的发展统一的主要途径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反贫困的实现者,反贫困发展成何种程度,都由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实践创造。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追求大工业的发展,对无产阶级的发展毫不关心,甚至他们希望保持现有的雇佣剥削状态,无产阶级继续充当干活的工具,继续保持愚昧无知的意识,从而对资产阶级不加反抗。马克思深刻指出无产阶级要想摆脱贫困的恶劣处境,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只有发展自身,才能促使改善贫困状况。随着人的发展,在思想上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非人性,进行反贫困的斗争,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最终改变自己被压迫、被奴役而陷入的贫困状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目标。

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在对无产阶级受剥削地位的生成及改变的根本途径进行分析时,正是以生产力作为首要的、发端的因素来进行分析的。马克思分析得出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劳动出现异化,使得劳动者畸形发展。要消灭私有制及异化劳动,其前提也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7]538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物质产品比较匮乏,人们往往把主要的乃至全部的精力集中于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由于整日为衣食奔波,既谈不上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谈不上人的素质的提升,人们更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个性和爱好、展现自己的能力,推进人的发展便无从谈起。在马克思看来,在存在剥削的社会中,作为贫困群体的被剥削阶级、被压迫阶级,其地位的改变首先就取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11]507此外,他从物质基础的实际积累角度,揭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生产力条件。他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既然创造了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也就实现了劳动解放的第一个条件。”[20]这一条件是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无产阶级创造的,正是在这一条件逐渐具备过程中,无产阶级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从而为自身摆脱贫困地位准备了条件。

三是变革生产关系。马克思抨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奴役,使人们不能真正依照自身的生存方式、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实践创造。正是这种奴役和压迫人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21]。无产阶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发展只能是不自由、片面化、畸形化的发展。因此,要改变无产阶级受奴役的地位,为他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必要前提,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使全体社会成员以自觉自愿的联合行动,对那些造成人们贫困的和不自由、畸形发展的异己力量加以控制与驾驭,并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使全体人民共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

四是发展教育。无产阶级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少,这使得其只能从事知识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因而只能得到较低水平的工资。越贫困的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越少,这样的家庭会越贫困,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9]48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成为劳动的工具,而不希望他们成为有情感、有需要的活生生的人。这与教育的宗旨——促进人的发展相违背。马克思认为,人们要消除贫困与实现自身发展必须得接受一定的教育。“未来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556-557无产阶级必须使自己接受“一定的教育或训练”,使自己“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10]200。只有如此,无产阶级才能掌握促进自身发展的劳动技能和技巧,不再仅仅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步骤,从而能使自身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无产阶级要靠教育转变自身的世界观,靠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在消除贫困、促进自身发展中的作用。

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的视域里,反贫困和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联系,二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反贫困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人的发展是反贫困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与动力保障。反贫困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在实践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互相促进。将实践作为基本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首先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在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先进的社会形态。同时,又必须不断地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并充分发挥教育在消除贫困、实现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在实践中实现反贫困和人的发展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新时代我国一方面继续挖掘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价值意蕴,另一方面用发展的眼光借鉴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2],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马克思理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