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毓宽,樊 丽,刘守江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新课标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部分。区域认知是新课标下高考地理试题的“基本盘”与“切入点”,也是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内容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测试的第一视角[1]。高考地理试题受核心素养导向,通过有目的地设计试题、呈现情境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作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不仅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还是实现其他核心素养的载体。良好的“区域认知”素养不仅是学生迎战高考地理的“锦囊”,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近年来,高考地理对“区域认知”素养的考查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对此作出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其命题变化总结出相关教学启示。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区域认知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而且还是地理学科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区域认知素养根据科学素养划分标准可分为图1所示四个部分,其中“区域认识”以区域地理知识为依托,“区域认知方法”是区域认知的手段与途径,“区域认知能力”是人们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区域观念”是区域认知过程中所秉持的地理思想,也是地理学科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3]。
图1 “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组成成分
文章采用数据统计法,以“区域认知”考查为研究点切入,对2017—2021年全国卷所有试题进行全面解析,从分值、材料、考查知识点、考查素养及区域类型等方面进一步全面归纳、总结,得出表1所示“区域认知”类试题。
表1 2017—2021年全国卷“区域认知”类试题统计
1.题型与难度
高考地理试题分为地理选择题和简答题两大类型,“区域认知”类试题的考查范围涵盖了选择题与简答题,其中对选择题的考查多侧重于“区域认识”,表现为对区域特征、位置、联系、成因和差异等的考查,此类试题多直接考查学生对区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简答题的考查属于在“区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认知方法”及“区域认知能力”对区域概况进行整体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及知识运用和迁移的能力。总体上,选择题考查难度小于简答题,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连贯思维和递进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小。
试题主要涉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模块内容,其中对人文地理的考查占比较少且多为“区位条件分析”类试题,集中考查学生对农业、工业等产业区位因素的认识,部分试题考查了人口、城市、交通等相关知识。对自然地理知识的考查在三者中占比最大,主要集中于“地球上的大气”、“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章节内容。此外,2019年全国I、II卷第44题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过考查,2020年全国III卷第43题对旅游地理的知识也进行过相关考查。
续表1 2017—2021年全国卷“区域认知”类试题统计
3.试题材料与区域类型
命题者给定区域材料的选择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两者的数量较为相近,也存在并未给出具体区域的情况,如2019年全国III卷第9-11题,材料并未明确具体区域位置,而是通过学生对图片的观察来让学生对该区域可能出现的位置进行定位。区域尺度方面,一般以中小区域尺度为主,突出体现高考试题从“小切口”入手,“大窗口”考查的特点。区域分类方面,本文根据对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进行对照分析,从人文与自然两大区域入手,发现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人文区域考查占比较自然区域大。
4.能力素养
试题对区域认识、区域认知方法、区域认知能力、区域观念四大类型都进行过相关考查:其中对区域认识的考查占比最大,主要体现在对区域特征的考查上;其次是区域认知能力和区域观念,主要考查其区域推理、因果、评价等能力;最后而对区域认知方法的考查主要针对区域综合分析方法,尤以简答题为主。
由图2可知,到2021年试卷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力度总体逐渐增大。这种考查力度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紧扣“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凸显高考地理试题对人才培养要求变化的积极响应,体现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素质教育功能。另外,命题方式仍以情境化试题为主。情境化试题是指考试试题给出具体的材料背景,给考生完成思维任务或操作活动提供一个统一的资料[4]。情境化的命题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符合高考试题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历年来,高考地理试题设计基本上以“文字信息+图表”的情境化形式呈现,总体上命题方式保持不变,但情境内容发生了变化。近两年试题材料普遍精选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业绩,厚植家国情怀,时代性和教育性强,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例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43题,以某科研团队为云南元阳阿者科村探索内源式旅游开发模式为案例,展现了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当地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图2 近五年“区域认知”素养考查力度变化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难度明显增大,究其根源,试题立意已由“知识型试卷”向“能力型试卷”发生转变。前者主要以知识的简单机械记忆、再现为主,属于“低阶认知能力和方法”的考查范畴,往往只要考生学习刻苦,多记、多背、多练就能取得高分。后者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能力和素养,主要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和创造为主,属于“高阶认知能力和方法”的考查。
近五年高考地理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主要体现为两大特点:一方面是直接考查学生对“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掌握“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为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2017—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主要以“区域认识”素养考查为主,侧重于直接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多属于“知识再现”维度的目标层次。例如2017年II卷第7-8题 “古埃及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此类试题主要简单考查学生对区域气候类型和特点的识记,并未上升到关键能力的考查。而在2019—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为在基础知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素养,对“区域认知方法”和“区域认知能力”素养的考查比重明显上升,例如2021年全国乙卷第37题第(2)小题“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区域推理等能力。由此可见,近年高考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最终指向对区域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方法与关键能力,这种变化丰富了能力素养考查维度的同时,也能服务于人才选拔。
“李敬益做得很好,开展工作积极认真,讲话很有道理。”彩云社区老年协会会长洪云提到李敬益时表示不想说大话,要说点实话,“你看他干了那么长时间就知道了,之前有干得不好的早就走了。”在洪云看来,李敬益处理矛盾纠纷讲道理、讲方法,在群众当中很有威望。
近五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试题设问更加新颖、独特,思维维度开放、考查综合性强。如2019年全国II卷第44题“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其在考查“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考查了“人地协调观”。又如2021年全国甲卷第36题第(1)题“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等,要求运用地域、要素等综合的观点去分析与认识区域,除了考查“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外,也突出了对“综合思维”的考查。这类试题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从侧面揭示了地理学科素养与四大核心素养、学科内其他素养以及其他学科素养整合的必要性。
强化必备知识并不是对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而是要深化其基础性内涵,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新课标“区域认知”核心素养高考地理试题增幅变化大,地理教师应提高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当其冲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区域认知结构,丰富区域地理必备知识,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1992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有关学者明确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哪里?它为什么在那里? 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不同区域内存在不同地理事物,这些问题从侧面揭示了地理事物的名称、空间位置和分布、形成时间及原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5]。进行区域地理教学,帮助学生完善区域认知结构可从以上几个基本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逐一认识不同区域内自然地理事物的特性,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结构。例如,对“灌溉农业”进行教学时可从图3所示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且统一的区域认知结构体系。
图3 “灌溉农业”区域认知结构教学导图
案例教学是通过呈现特定区域真实案例,抛出一系列有效问题,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从表1中可知,高考地理对“区域认知”素养的情境材料以区域真实案例为主,然而,现实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区域地理教学多以理论性知识点讲解为主,问题设计存在孤立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契合素养培养的高质量的情境及真实案例的支撑,使得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式单一、死板、脱离实际。因此,区域地理教学应该有目的、精挑细选地呈现给学生多样化的真实情境材料和案例,设计一系列关联度高、有逻辑、层层深入的问题,由“知识”维度向“能力”维度逐渐递进,让学生在“活”的问题中综合运用区域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本领和能力。例如,在讲解某个工业区位因素时,可以当地城市的工业区为例子,学生既熟知、易懂,学习兴趣又高,可从工业的类型与当地资源、市场、劳动力、政策等的关系入手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深思,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归纳总结来完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结构,促进其对必备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考地理试题具有“一题多素养”的考查特点。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是相融共生、相伴进阶的开放系统,它们既是独立的部分,也是统一中的整体,彼此间相互独立、互相联系,共同蕴含了育人价值,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与性质。近五年高考地理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命题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与其他核心素养的综合掌握情况。于此,地理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帮助学生备考。
一方面,地理教学实施应具有创新性,可以针对具体知识定制“胶囊课”,设计具有特殊性育人价值的教学设计,对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融合教学及综合培养。例如,在讲授“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时,可以从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人类活动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还能通过人类活动对当地沙漠加速形成的影响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另一方面,地理教师在设计试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把四大核心素养考查融合在同一道试题内部,综合考查并培养学生的素养,以下试题设计可作为参考:
艾草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其种植对耕地颇有讲究,一般要深耕达30厘米以上。艾草的用途极为广泛,既可用其祈福生活的美满和平安,又可用其解除病痛。目前,我国艾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主要出口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艾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市的新支柱产业。四川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艾草资源优势,但都以野外自然生长为主,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明显。2019年8月26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万亩艾草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审批通过。2020年中旬,当地80后邱某返乡创业种植艾草,许下千亩发展目标。
(1)简述当地农民返乡创业种植艾草为当地带来的益处。(6分)
(2)艾草种植时土地深耕要达到30cm以上,试分析其原因。(6分)
(3)分析当地农民种植艾草对周围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艾产业国内外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针对四川省艾产业现状,请为其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建议。(8分)
其中,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我国农村目前的农业现状分析当地农民返乡种植艾草能为当地带来的好处,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和综合思维。通过第(3)题让学生认识到虽然艾草对当地的环境具有美化作用,但不合理的种植也可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以此来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第(4)题通过为四川艾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实践力。
研学旅行是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与区域认知素养有着天然的联系[6]。“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可借助大自然的天然风貌,充分利用各种乡土素材,如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调查、访谈、测量等实践活动,可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具有学科视角的地理“眼”、具有学科思维的地理“脑”和具有学科实践性的地理“手”,既可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又能结合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选择合适的区域尺度,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因素优势,发挥真实情境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探究过程中除了重点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外,还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情感变化、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方法等意志品质,从而充分挖掘出研行旅行的育人价值。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应尽可能接近高考试题的特性,可以从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因素出发,探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也可针对当地的工业、农业、聚落、交通的布局情况,分析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及其依据,还可以引导学生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建议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熟悉高考命题方式与特征。
高考地理试题不仅是一项服务于社会人才选拔的标准,更是广大地理教师进行教学的“活教材”依据,其“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教学理念不可忽视,需要充分挖掘试题深处的育人价值内涵,探寻命题规律,在实践教学中引以为用。地理教育如何健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扭转高考“指挥棒”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作用,这使得完善高考评价体系变得极其重要。高考地理试题的教学导向功能突出,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仅是一个微妙的范例,还需一代又一代广大地理教师及教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与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