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良锋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然而,作为展现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视觉因素,城市道路景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既要展示城市的独特风貌,又要成为人们舒适便捷的活动空间,提升城市之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
植物设计在道路设计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植物设计,首先要考虑它的街道树种,它可以成为游客对城市的印象之一,所以树种选择更重要。行道树首先考虑选择城市市树市花品种,然后可以考虑选择绿荫茂盛、根系深厚、抗污染能力强的特色树种。当下大家比较注重道路的绿化彩化问题,所以行道树种的选择上也可以多考虑些秋色叶树种,如法桐、榉树、银杏、珊瑚朴、美国红枫等色叶树种。当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在道路植物搭配方面,尽量选择当地骨干树种进行搭配。搭配植物时,要注意结合道路的车速控制,注意控制好植物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节奏。在灌木搭配方面,尽量使用耐修剪的灌木。在花卉方面,可以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减少每年的养护投入。
首先,街头物品应统一放置和分类。颜色应避免鲜艳的颜色,以免影响人和车的视线。在街上放置物品时,应合理利用垃圾桶与广告牌之间的距离,必要时应放置,避免不均匀使用。其次,在细节设计上,结合道路设计主题将地域文化融入到物件的装饰设计中,突出其特色。摆放风格要统一,避免混乱,与其他风格融合。
在交通设施的设计中,需要使用各种方法来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流量。在交通流量大的地方,可以利用减速器减速,以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在其他设施中,尽量使用节能和节省空间的设施。在设施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英国的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设施方面,结合多杆合一设计路灯和红绿灯,最好结合太阳能电池板。这种设计不仅节省空间,而且节能环保。还可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或街道,设计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设施。
很多道路景观在设计之初,道路已经通车,景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解决好道路排水问题,防止由于堆坡造型导致道路积水,一般我们常考虑类型有:道侧排水明沟,道侧雨水口,道路斜坡排水,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植草浅沟等。可以根据造价及景观效果要求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行道树式道路景观设计类型主要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按照标准程序种植灌木和部分树木,形成道路和两排树木的景观设计形式。行道树式景观设计类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设计类型。当然,对行道树的胸径、蓬型、高度和分支点的统一性要求相对较高。此种类型适用于两侧绿化带较窄,种植区域在5m 左右。
目前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自然式景观主要用于城市道路两侧绿地空间较大绿化设计。在这种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可以在城市道路上种植各种灌木、树木、地被植物和各种颜色的花卉,利用各种植物的颜色和形状的差异来构建艺术化的道路绿化景观。为了进一步保证景观设计的美观,营造活泼的氛围,在实际的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比较注重品种搭配、层次搭配、色彩搭配及搭配的数量和比例。种植类型较复杂对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工艺要求比较高,如杭州的之江路绿化。
道路绿化工作中的景观设计类型与种植设计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景观设计应严格遵循城市道路的具体路线走向和城市道路两侧的具体绿化空间尺度,保证城市道路绿化中各种植物和花卉的均匀性和对称性。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道路绿化效果的和谐,在选择乔灌木时需要保证DBH 和高度的统一,充分体现整洁性和节奏感。适用于道路绿化宽度10~15m 的绿化空间。规则式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如图1 所示。
图1 规则式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立体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地边缘布置多层植物,通过植物之间清晰的层次感来展现立体效果。一般根据具体宽度具体种植。以20m 的绿化宽度为例,第一层离道路边3~8m,布置草坪或草本地被,体现道路边的开阔感。第二层宽度为2~5m,布置色块、球类、灌木。第三层宽度3~5m 布置灌木、亚乔木。第四层宽度6~10m 布置乔木。通过观赏面的多层次搭配达到立体景观设计的目的,林缘线可以通过多变的弧线来表现。
综合这两种类型,很多道路绿化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种植形式的多样性会把两种形式相结合,体现道路景观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规则式与立体式相结合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如图2 所示。
图2 规则式与立体式相结合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无论是城市道路绿化还是城市园林绿化,首先要坚持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地理特征和相关城市环境因素,种植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道路植物,通过各种植物之间的差异创造整体美,充分发挥绿化景观的艺术性和生态性,也有助于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5]。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正式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当地城市的相关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特色。没有个性化的景观设计,所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都会千篇一律,不会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精神面貌,失去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终极意义[3]。
景观设计应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设计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使道路景观设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带来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此外,城市道路绿化中的景观设计应充分满足城市的交通功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既要强调城市道路两侧绿化风格的统一和谐,又要遵循城市道路车辆的动态行驶特性。对道路景观的实际形态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满足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静态视觉要求和车辆行驶的动态视觉要求[4]。
在设计上,为了避免污染用户的视觉,减少使用亮色和容易造成眩光的颜色。在设计中,我们应该尽量统一颜色和风格。如果我们需要用鲜艳的颜色来装饰,我们可以用花草来装饰。在道路设施方面,可以选择高级灰色等不美观但有意义的颜色。设计中应尽可能减少二次眩光的发生,方便驾驶员在行驶中观察路况,也给人和车在路上带来安全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设计道路景观时,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设计,在植物的选择过程中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为业主选择一些管理成本低,效果好的植物品种。尤其是在地被植物的选择上,更应该多考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的应用,如麦冬草、吉祥草、扶芳藤等。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阶段,设计师必须遵循道路安全、畅通的原则,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要设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路景观设计。简单来说,正确处理城市道路功能与道路景观功能的关系。城市道路的功能是优先的,因此有必要优先考虑这一设计目标,以确保城市道路的有效功能。然后通过道路景观提供舒适美观的城市道路系统。设计考虑包括:交叉路口植物种植的安全视线问题,及植物种植遮挡路标、箭头等指示设施等问题。
目前,在我国一些城市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将处于乌托邦式的设计标准,城市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是以可预测的方式构建的。缺乏对植物种植环境、气候条件、生长预期和季节变化的考虑,会导致植物在适应新环境时枯萎或死亡,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的实际观赏效果。此外,在设计城市景观时,设计师会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因为物种多样性丰富,而没有考虑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会导致植物相互侵蚀和物种入侵的后果。
植物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植物的季节变化会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气候的变化。冬天的绿色,秋天的颜色,夏天的树荫,春天的花朵是自然界中最明显的变化。然而,在许多北方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冬天秃,秋天黄,夏天热,春天冷。在中国南方,也有4 个不可分割的道路景观。城市道路景观价值不大,树种单一,根本无法展现城市的活力。尤其是冬天,整个城市荒凉、压抑、死气沉沉,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心情,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在道路周边会碰到很多原生树种,尤其是改造的道路景观,很多设计工作者为工作方便轻易的将原有植物清理后重新设计。这样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一棵新种大乔木从成活到恢复到生长需要很长的周期。难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道路景观相对绿地面积较大,今后养护成本很高,长效性的设计能够降低日后的管养成本。很多设计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没有考虑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导致植物死亡。同时,一些高昂的造型植物种植道路周边也给后期养护和管理增加难度。还有些镇村一级的道路周边应用大量草坪等地被植物同样也给日后的管养造成很大压力。此外有些景观一味追求即时效果而忽略了预留植物的生长空间,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困难。
5.1.1 当地文化在道路景观中呈现
文化是城市之魂也是道路的景观特色所在,充分结合当地城市的文化特色。近年来,中国逐渐开始重视城市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重视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深入了解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城市发展内涵,充分发挥城市文化氛围,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例如杭州的莫干山路改造前道路两侧厂房林立,华丰造纸厂、灯泡厂等这些有着厚重历史的企业是杭州拱墅工业灵魂所在,见证了拱墅区的转型升级。为了展现莫干山路的前世今生,在道路两侧利用文化小品打造一条工业遗产文化带,并适应新建道路景观的整体风格。例如西安雕塑示范街,结合西安的文化将西安博物馆的藏品进行雕塑再创作,展现在道路景观中,让游客在逛街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了解当地历史文物。这两个案例都是文化的创造呈现。
5.1.2 故事性文化道路景观应用
当然在当今现代社会每个城市的文脉有限,而一个城市的道路又有千万条,如何在有限的文化的背景下做出新的文化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及文化滥用现象,也是我们设计师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道路景观一般较长,在选择文化主题的时候可以考虑故事线把各个路口景观进行串联,多空间多维度的进行设计(图3)。如我们设计的嘉兴九龙山大道,项目是一条通向海边的景观大道,设计从潮起—扬帆—入海—同游—圆梦等主题把各个节点进行串连,一条路一个故事的讲述,展现4.3km 的圆梦历程。同时,我们在小品的设计和绿道色彩设计上都采用了海洋的文化元素,同样也能很好体现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
图3 故事性文化道路景观设计
5.2.1 植物种植形式
植物种植形式就是植物设计的方向。种植形式基本植物的框架已经确定。早期对绿化要求比较低主要是以“绿”为目的,主要形式以防护林式绿化为主,绿化形式比较单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道路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不同绿化带宽度选择不同种植形式,不同的植物种植形式会有不同的空间感受。绿地空间较窄区域一般更注重植物的统一性,所以用单一的行道树式种植更能体现简洁大气的植物视觉感受。宽度在5m 以上的绿化空间可以结合应用多种不同的种植形式如自然式、规则式、岛链式等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选择更合理的种植形式。
5.2.2 植物搭配
道路景观相对公园景观来说观赏面比较单一,道路沿线多为单面观赏效果,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植物从低到高的层次搭配,林缘线变化、林冠线变化和季相变化,力求做到统一中有变化。而不同的行驶速度也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一定要科学合理安排设计。植物设计既感性也理性,如在林冠线变化过程中如果节奏太快会有杂乱感,太慢容易导致缺少变化。
5.2.3 植物配置应与地形的结合
种植设计应与地形设计紧密结合,好的地形会有空间上的美感,步入其中有峰回路转、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一般整列的种植形式适合做平坦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形会更适合与岛链式的植物布置形式。高坡种高树会显树高有气势,低坡种高树会让大树不突出,不能很好体现大树价值。当然前景点缀植物除外。
5.2.4 注重植物配置与季节的搭配
“春有花、夏有绿叶、秋有色、冬有枝”植物搭配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设计师需要多了解植物的习性、特性等生物学知识。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应用不同的花期植物让春花花期延长。夏天可以利用植物不同的绿色搭配让绿化更有内涵,如香樟的墨绿、槐树的黄绿、樱花的草绿等。秋天是落叶树种变色的季节,在秋天红色、黄色、绿色都可以作为道路特色,需要避免在色彩搭配过程中颜色的均衡化、杂乱化。冬天需要避免由于树叶落尽导致道路萧条感呈现,所以除可以选择姿态好一点的落叶树种外还可以增加香樟、松柏等常绿树种增加其绿量。同时,还可以结合梅花、茶花等种植渲染节日气氛。
在城市交通道路景观设计中,应注意道路交通的便利性。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状况、驾驶员注意力等因素的前提下,将设计师的主观感受加入到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中,形成独特的美感。比如在景观空间序列的设计中,可以选择以道路景观和道路空间为设计元素的对称设计方法,对项目区域内的线性景观空间和行车空间进行规划。同时,通过搭配不同类型的绿化植物,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高度和颜色,在道路景观空间中营造丰富的层次感,满足行人的视觉需求。另外,考虑到过往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无法详细感知道路景观,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审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在道路景观设计中,需要更加注重节点景观元素的设计,不断改变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类型,将车行观赏特点与人行观赏视线相结合,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相结合,使车、绿地、道路成为一个有机三维体。
随着国内城市绿廊、路道等城市绿色生态的建设步伐不断加速,城市道路绿地也不再停留于美化、改善道路景观环境这有限的功能上。而是越来越关注对市民的人文关怀性,城市生活性道路景观。因此,在生活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时,要以人为本综合分析道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生活区道路周边环境及市民需求为设计依据,合理选择道路景观类型,将景观小品设计风格与地域文化特色深度结合。同时,兼顾周边功能性需求考虑带状公园的设计,将绿化与慢行系统健身功能相结合让绿地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积极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道路绿化部分的景观设计中,要根据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尽可能保证植物设计的节奏变化,有效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比如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道路,中央隔离带绿化景观设计可以结合绿篱和花灌木,保证植物密度和高度满足相应的景观设计要求,避免眩光,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此外,根据城市道路中的中央隔离带,应严格控制绿化带宽度,保持在1~10m。根据具体宽度设计,植物品种及种植形式可适当增加。一般来说,1~2m 狭窄的隔离带适合种植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同时根据平均车速控制节奏变化。4m 以上宽绿化带可以根据线性等距种植阵列式乔木并结合精致组团种植,以保证植物景观形式多样性、色彩多样性和天际线的多样变化,达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可采用遮荫树作为主要种植植物,如法国梧桐、樟树等。同时要合理设计种植数量,以8~12m 一个单位种植,给人以视觉上通透、轻松的景观视觉效果。此外,在沿绿色街道布置植物时,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出发,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绿色街道将成为绿色走廊,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尽量分散,色彩鲜艳,进一步提高绿色街道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活力和干净的视觉美感。同时,行道树树池的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树池的尺寸,让行道树有正常的生长空间。在人流量稀少的人行道区域可以考虑结合带状树池设计,让行道树有更好的生长空间。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城市开发建设强度日益增长,城市自然雨水管理能力大幅降低,面对日益严重的“雨水问题”可以结合绿地进行雨水管理。首先人行道、绿道可以选择采用透视铺装材料,绿地可以结合植草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湿地和雨水塘等,将城市道路及绿地中多余的水通过净化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既能利用回收城市的雨水用于绿地灌溉,多样的湿生植物种植又能丰富绿地景观。嘉兴万国路是我们最早在嘉兴做的海绵城市试验样板,在海绵城市的设计过程中关键要处理好各个区域的标高问题,让水能够顺畅通过一系列的净化设施排入河道[2]。
首先,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道路景观设计单一,不够美观。未来在满足我国道路景观设计功能要求的同时,更应注重美学。其次,未来我国道路景观美化达到一定深度后,将更加注重生态研究。在我看来,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合理的景观绿化,进一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扬尘污染,如何将道路景观与生态相结合,这将是一个重大问题[6]。
在今后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融合中国历史文化、城市或街道,制定统一的装饰街道文化等规则,制定统一的风格、色彩和照明系统,使用当地重点树种,再统一调配树木。
在未来的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将城市的道路景观可以根据功能、级别、文化等区分不同的道路景观类型。避免出现一个城市每条道路都千篇一律,每条道路都是重点而缺乏重点的情况,每条道路都有文化文化泛滥的情况,应该对区域内的道路进行统一规划。也应该拓展一些休闲道路,如步行道和马拉松道。融入道路景观,然后定期举办体育赛事,改变过去安静、快速、无行人的道路性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进行区分如风景型道路、迎宾型道路、文化复合型道路、郊野型道路、园艺型道路等不同类型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不仅是人们了解城市的窗口,也是城市第一形象的关键因素,宜人的道路环境和精心的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文化的具体表现和名片。因此,重视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创造优美的姿态、优美的艺术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是人们生活、健康、环保的需要,也是城市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