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敬(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中华文化教研部)
近年来,河南省在坚持探寻富民强省征程上,始终把文化强省作为创新的难点和重点。注重提升文化凝聚力、保障力、生产力、传承力和影响力,以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为抓手,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改善,新型业态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呈现稳步恢复和良好发展态势,但文化企业规模偏小、地区间差距偏大、文化消费需求未完全释放等问题仍值得关注。需要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浓厚发展氛围。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428.17亿元,比2015年增长50.9%,年均增长10.8%。“十三五”期间,郑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稳居河南省第一位,占全省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达40880家,比2013年增长415.4%;占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的34.9%,居全省首位。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看,郑州远低于其他先进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44363亿元,占GDP比重为4.5%;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2251.22亿元,占GDP比重为4.19%;郑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28.17亿元,占GDP比重为3.70%。
2019年,郑州市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0亿元的只有金水区(127.2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9.7%;在25-30亿元的有9个县(市、区),分别是新郑市、中原区、管城区、巩义市、登封市、郑东新区、新密市、二七区、高新区;在10亿元以下的有2个县(市、区),分别是上街区、航空港区。总体来看,开发区无论从总量还是占比,都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从文化产业门类看,创意设计和文化传播渠道两大行业营业收入占比过半。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创意设计服务和文化传播渠道两大行业的营业收入合计253.99亿元,占比50.66%,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其中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127.73亿元,占比25.38%;文化传播渠道营业收入126.72亿元,占比25.27%。
从产业结构来看,数字内容服务、文化娱乐休闲、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会议展览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23.77亿元,占全市法人单位的比重为6.94%,文化投资运营实现增加值0.61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仅为0.18%。从产业链条来看,部分文化产业门类有缺项,如艺术陶瓷制造、版权服务、艺术品拍卖及代理、节庆用品制造等在产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短板。
一是完善政策创新。出台了《郑州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等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激励文化人才创业。二是探索金融创新。2020年出台了《郑州市文化贷款风险补偿实施方案》,设立文化产业贷款风险资金池,建立银行发放文化产业贷款损失补偿机制。三是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制定《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创楼宇及空间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标准,严格审批程序,推动文创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完善配套措施。印发《郑州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试行)》《关于促进小剧场演艺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单项工作政策,提升产业发展后劲。
表1 2018年部分国家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比情况
表2 2018年其他先进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比情况
政府职能部门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没有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支柱产业加以规划和引导,没有形成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的环境和氛围;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工作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做支撑,缺乏高效、有力的管理工作机制做保障;县(市、区)开发区对从事文化产业指导管理工作的人员配置也普遍较为短缺,甚至没有专职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工作的人员和机构;高新区、航空港区文化产业工作由党群部或者党政办代管,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较为薄弱;对新兴业态的发展缺乏前瞻性认识和谋划,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培育机制。
文化产业集聚度偏低,缺乏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平台。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郑州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占比不足30%,2019年占比不足25%。而南京、武汉等先进城市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0%。2020年,郑州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发展至522家,仅占全市文化企业数量总量的1.2%。2020年,郑州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户均从业人员123.9人,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仅居第4位,低于焦作、许昌、洛阳;户均营业收入0.96亿元,在全省18个省辖市仅居第6位,低于许昌、洛阳、漯河、濮阳和焦作。
郑州在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优越的文化资源却未能在文化建设中展示出应有的价值。主观原因是传统文化良莠不齐,人们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价值和功能的认识不够充分;客观原因是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历史时间跨度较大,同类、同质文化资源的整合比较困难。在内容制作方面,缺乏全国知名的文化艺术产品,更缺少风靡全球的优秀作品;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目前仅有2—3处老旧工业厂房有开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意愿,其他厂房仍旧处于废弃状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少、规模小且分布较为分散,未显示产业集聚效能;文旅融合不够,文化旅游产业与各项产业深度融合的文旅新项目、新业态、精品文化旅游路线有待挖掘,“文旅+民宿”“文旅+特色小镇”“文旅+乡村”“文旅+主题公园”等多种“文化旅游+”项目急需创新发展。
一是民众的文化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对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的体验消费还未形成习惯,文化消费市场的多样性也较为欠缺,文化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二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支撑和智力支持的文化经营管理类人才十分匮乏,需要在引人、留人、聚人、用人、育人、化人上下功夫,把人才优势充分发掘出来。三是融资环境差,中小微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贵、慢等问题。四是在项目、资金集聚等政策支撑上均无优势,无法吸引高质量的文化企业和高水平的文化人才。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是落实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郑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郑州需要在提高认识加大宣传、科学做好顶层设计、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释放消费潜力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充分利用宣传部门工作优势,将文化产业发展及相关工作纳入市委和各职能部门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重视对各级领导干部文化产业的知识普及及理论培训,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提升其认识和重视程度。二是借助各类媒体、展会等宣传平台,精心策划组织对郑州市文化企业和文创产品的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不仅让郑州的文化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更要走向省外、国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带动着。三是定期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交流发展经验,互鉴工作方法。
表3 郑州市文化法人单位贡献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小组基本架构,形成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文旅、发改、国土、科技、财政、商务、统计、金融等相关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制度。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引领。要结合郑州文化资源底数和产业发展实际,高标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功能布局和发展思路。三是健全文化产业考核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全市综合考评要求,对各开发区、县(市、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GDP的比重等发展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统筹推动全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大工程”重点项目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实;科学论证,认真谋划一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并在项目立项、政策扶持、银行信贷、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着重破解项目落地的难点问题。各开发区、县(市、区)做好跟踪项目的签约工作,抓好项目的规划工作,切实加大要素供给,保障和优质服务保障。三是着力培育文旅产业项目集群优势,全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擦亮郑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名片。
一是激发国有文化企业活力。建立健全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推进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组建郑州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大型集团公司,搭建实施重大项目、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投融资信用担保等平台,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贡献度和文化影响力。三是调动民营文化企业积极性。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鼓励省外大型企业集团在郑州市设立投资基金和地区总部;鼓励郑州市行业内龙头骨干企业在带动中小微文化企业共同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链紧密协作关系。
一是增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先进技术研发,不断推动科技应用升级换代。发展和培育3D打印、虚拟会展等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二是完善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定期评选命名优秀新型业态文化企业,根据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争取更多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三是积极打造智慧文旅平台。深入打造“城市大脑平台数字文旅体系”,撬动郑州文旅融合在智慧应用层面发力。
一是夯实消费基础设施、文化消费场所建设等文化消费基础建设,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二是以文创大赛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提升文化产品开发能力。以赛带展、以展促品、以品塑产,着力打造立足郑州,面向全国的文化创意赛事品牌。挖掘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与实际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赋能作用,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三是规范文化消费市场管理。不断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和举报制度,依法保护文化产品创作者和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