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畸零空间再生设计策略研究

2022-03-15 14:23曹雅静
绿色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林业大学景观空间

曹雅静,李 煜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1 引言

在大学校园的粗放扩张和快速化发展中,校园空间结构的杂乱性问题与景观空间的碎片化问题日益凸显[1]。畸零空间是对无组织、碎片化、未能被充分利用的空间,以及容易被忽视的空间进行的概念性描述。通常是指角落的、不规则的、细碎的、边缘化的且具有一定消极意义的空间[2,3]。由于这类空间的特殊性,多呈带状、片状空间类型,且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西南林业大学在其不断扩大修建和规划发展中,也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细碎的、边缘化的、角落的且具有消极性的空间,即校园畸零空间。

对于废弃用地、边角空地的景观改造和再生设计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景观提升模式,随着社会问题的逐渐升温,闲置用地的景观改造和再生设计逐渐成为景观发展的新趋势[4]。畸零空间具有在校园中分布较散,地块面积较小,改造成本较低,且与同学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等特点。因此碎片化的畸零空间相较其他地块,价值非但不低,反而更容易通过改造实现其价值[5],并且可增加师生在生活中的舒适感和归属感。因此,关于西南林业大学校园畸零空间再生设计的策略研究也具有探索性意义。

2 场地概述

2.1 历史概况

西南林业大学,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1938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为其办学的起源,1958年以昆明农林学院为名建校。2000年学校由原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以林学学科为主,生态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林业本科高校。

2.2 校园现状

随着西南林业大学校园的不断发展,校园总面积约为2620亩(截至2019年9月),主要分为新、老两个校区,总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山地地形特征较明显[6]。目前校园内教学区分布较散,教学楼和图书馆在新、老校区均有分布;生活区分布也相对较散,但主要的餐厅和学生宿舍楼呈带状,根据地形起伏状况沿学校西北以及北部边缘设立;休闲活动区除体育馆和篮球场等运动场馆较集中外,其他的活动区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校园景观空间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植物为主组成的空间,以道路为主组成的空间,以建筑为主组成的空间,以水体为主组成的空间和以多种景物组合而成的立体交叉空间[7]。根据校园整体情况来看,校园各类空间中都存在一定的畸零空间,且校园绿地分布较散,多数间隙地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可供学生活动的室外空间并不能满足需求。

2.3 畸零空间现状及分类

经过调研和数据整理发现西南林业大学中的畸零空间主要以不规则片状为主,包含部分带状空地。总体分布情况生活区较多、教学区次之,畸零空间具体情况如表1和图1。

表1 西南林业大学畸零空间情况(作者自绘)

此次校园畸零空间再生设计研究的地块范围以人流量为衡量标准,将人流量大且师生接触较多的间隙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据每块地方的周边环境、人群需求等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再生设计研究。例如师生上下课的必经之地,图书馆教学楼周围的绿地,学校食堂周边的消极空间,宿舍周围未被合理利用的空地等(图2)。

图2 西南林业大学畸零空间现状(作者自绘)

3 设计策略

3.1 前期分析方法论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打电子游戏、看短视频、玩桌游、睡觉等室内活动的时间在不断增加。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与外界联系较弱,社交范围在逐渐缩小,归属感缺失等问题,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长期的室内“窝居”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研究发现,长期的室内活动,除了使身体机能下降以外,焦躁、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适量的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灵动性,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激发学术灵感,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拒绝‘窝居’,感受自然”,除了同学们要具有主观意识之外,拥有良好舒适、令人留恋的户外景观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图1 西南林业大学不同区域畸零空间面积情况(作者自绘)

设计前,需要通过分析西南林业大学校园的发展历史、绿地现状、空间类型以及人群需求等对其现状各种不同空间进行评价研究,了解校园绿地、户外空间的具体情况,分析每块畸零空间的受众人群及空间营造模式,进行区块畸零空间的具体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因需造景,研究不同畸零空间的设计模式及方法,同时也需要借鉴一些优秀的案例,以保障设计策略的实施性和落地性。

3.2 文化活力提升策略

校园文化体现着一个学校整体的文化涵养和校园风貌,校园文化景观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理念[8]。因此校园文化景观在校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西南林业大学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弘扬“乐山乐水、无怨无悔”的精神,落实“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育理念,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文化与历史,由于其位于云南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学校更是个多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特殊场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互动、需要兴趣、需要主动,因此互动性、参与性的校园文化景观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9]。但目前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形式比较单一,局限于名人雕塑、文化字牌等,缺少趣味性和参与性,为了让师生充分了解校园历史、精神和当地的一些民族文化,可以适当增加互动性文化景观,例如民族游戏、民族歌舞等,通过校园文化、校园历史的普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增加同学们的归属感。

3.3 趣味空间优化策略

“脱离”书本,在生活中学习已经逐渐融入现代化社会,近几年,在高校中也流传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将贴近师生的生活、周边环境良好的消极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10]。通过简洁的设计,融入休憩、观赏、娱乐、学习等新的空间模式,营造出静谧、舒适的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主要采用功能置换的手法,根据现状需求,引入非正式学习空间,提升其活力的同时,创造校园学习环境。再通过植物塑造空间,烘托氛围,最后利用现有材料重新构建场地的独特性并赋予其教育意义。

运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式,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的调查发现,在生活中学习的模式更能被当代年轻人所接受,这对生活的环境、周边的景观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林业类院校,尤其林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生活处处是知识,校园处处是宝藏。道路旁的滇润楠和银杏,宿舍楼前的拐角空间,图书馆门前的集散广场等,如果合理地布置和利用不仅能提升景观效果,成为较好的互动场所,也具有一定的科普学习功能。因此,借鉴同济大学校园畸零空间景观再生的模式,采用功能置换的设计手法,在这些空间上增设一些趣味性设施、举办各类学习交流活动等,在合理利用道路旁边的绿地、带状空间的同时,增加校园生活的趣味性。

3.4 触感场所提供策略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中有一处畸零空间被改造成了“树洞花园”,其前身是二食堂与4号学生公寓之间的一块南北宽仅13.4 m,被一片红顶彩钢板房覆盖逼仄阴暗、蒙满灰尘的狭窄场地[11]。“薄”房子以折纸“轻建筑”的形式进行设计建造,勾勒空间,布置植物,吸纳光影,营造氛围,通过折纸式的空间结构和留白的构图构建了一个轻快愉悦、充满诗意的校园互动场所,不仅能让人慵懒地聊天谈心、静心研学,也能让匆匆而过的行人在一瞥之间拥有归属感。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人群也逐渐增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要性问题凸显[12]。“精神场所”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狭义上来说精神场所主要是指的运动、活动场所;而广义上,又增加了具有康养作用,疗愈心理的静谧空间。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精神压力随之增加,不仅身体素质在逐渐变差,焦虑抑郁、精神崩溃等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据估计,截至2019年,中国泛抑郁人数超过9500万人。在《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蓝皮书》统计的数据中,72%的患者确诊年龄在25岁之前,大部分人的初次确诊时间集中在中学、大学和工作阶段,这也更加肯定了“精神场所”在大学校园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校园畸零空间的再生设计时,要重视景观疗愈、康养景观、触感景观等,赋予空间特定的功能,使视嗅听触相结合,打造生活性、疗愈性景观,增加校园互动和心理疗愈,使触感场所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3.5 绿色空间更新策略

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景观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3]。北京大学30栋宿舍楼下空地改造成雨水花园的案例,便是校园畸零空间成功更新的范例。30栋宿舍楼下,历时1年设计,2个月的营造,北京大学公益营建设的同学们亲手设计、自发打造了小型的雨水花园,不仅拓展了校园的休闲空间,还兼顾防洪排涝功能,解决了空地旁边、路边下雨积水的问题,为宿舍楼下的畸零空间增添了色彩。雨水花园通过种植自然生长的乡土植物来保持水土,通过地形引流的方式,使雨水一部分下渗回补地下水资源,一部分进入地下水箱,通过太阳能水泵供喷泉利用的同时又灌溉植物,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可持续的绿地生态系统。雨水花园中还设置有木质的秋千和休闲小木桩等,可供同学们休憩、娱乐,增加景观的互动性。

生态大环境的塑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是点线面的结构组成,是斑块、廊道、基质的系统发展。畸零空间在大的生态系统中是作为斑块点而存在的,合理地利用和设计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连接度,为许多边缘中小型生物类群提供生境,而且还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推动景观生态链的发展。因此,应该重视畸零空间的运用,并增加其生态功能性和生态科普性[14],使其“绿”得有价值。在校园景观方面,要注重植物的种植、雨水的收集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4 设计内容

4.1 文化韵味:传承校史文化与地域特色

以西南林业大学第一教学楼周围的畸零空间为例。这座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知识殿堂是学校最早的一座教学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学校典型的老建筑,承载了无数学子的记忆与青春。然而随着校园的发展和建设,周围的绿地也逐渐出现植物种植杂乱,绿地利用率低,空间分割落后等特点。尤其是楼前面具有悠久历史的“情人坡”,已经逐渐失去了它活动休闲的功能,目前最多的功能是通行。教学楼东西两侧的绿地空间,植物品种多且杂乱,养护管理不到位,也失去了其原本的功能与定位。但其北侧所建设的四位老先生的雕塑至今依旧能让人直观感受到校史的底蕴。因此在教学楼周围的文化景观设计上,应融入更多的学校发展史、经典故事等,让学校师生能更清晰直观地感受校园的特色文化,例如:校史地图铺装、文化交流长廊、特色展示台、互动学习空间等。周边两侧的绿地应进行合理的植物整合和空间分割,形成多个小的特色文化空间,为同学们提供交流、学习、冥想的场所(图3)。

4.2 趣味游学:记录校园活力与研学乐趣

以校园中士林路到辞林路的路旁消极空间为例。这些空间具有分布较散、植物杂乱、电瓶车乱停放等特点,且与师生日常生活联系较紧密。合理的景观再生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充分满足同学们日常学习、交流、休憩的需要,同时增加归属感[15]。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同学们倾向于对每天必经之地植物的认知以及对学术交流场所、临时思考空间的渴望。因此应整合这些碎片化的空间,进行校园内的植物科普挂牌,不定时地组织学习交流会,通过植物、构筑物的围合设置特色路边暂留空间和带状学习空间,根据不同的需求可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密闭空间3种,同时应增设充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结合再生设计,设立学术交流墙供同学们进行学术交流谈和意见发表。这些设施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接触自然,还十分巧妙地让同学们感受到校园的活力和学习的趣味性(图4)。

图4 趣味游学设计模块(作者自绘)

4.3 触感生活:感受特色活动与空间体验

创建合适的“精神场所”,以学校生活区的畸零空间为例。由于学校的生活区沿地形大致呈带状分布,且有一定的高差,因此在楼与楼之间形成了大量的不规则的、边角的消极空间。由于地形原因,这些空间在围合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根据同学们的不同需求,生活区的“精神场所”主要有互动运动、安静休息、特色体验3个主要的空间模式。依据这3种空间模式的特性和楼间畸零空间的现状,互动运动空间适合设置在两楼之间的空地,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合理地设置一些趣味活动场所,如魔方跳格子、推箱子等活动项目。安静休息的空间适合设置在宿舍楼后面的空间,同时应进行相应的空间隔离,种植可以让人身心愉悦的康养类植物,如萱草、紫罗兰、合欢花、水仙、茉莉等。特色体验区则可以设置在宿舍楼门前对面靠墙的一侧,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参与特色墙绘和废旧物利用的再生特色景观营造,设置校园邮箱,让同学们投放那些需要倾诉却无法倾诉的话语,如:折纸格子留言墙、塑料瓶许愿屋等(图5)。

图5 触感生活设计模块(作者自绘)

4.4 生态延展:体悟自然风貌与技术革新

以学生宿舍第17、18、19栋周围的空地为例。这几栋宿舍楼周围目前有大量的空地,且植被稀疏、红土裸露,由于地势较低,雨季或雨量较大时,除了宿舍楼前地面有积水外,周围空地的泥土也会格外显眼,整体生境较差。昆明市属于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因此合理地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和雨水花园概念进行局部空间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并且缓解雨季积水、干季缺水的问题。借鉴北京大学“雨水花园”的模式,组织同学们学习相关知识并且亲自进行微地形的塑造、隔离层的铺设、植物的栽植等,利用宿舍楼旁边现有的建筑废材进行合理透水铺设,运用废旧木桩、木材等结合植物进行空间的营造和休憩设施的设立,收集废旧纸箱、易拉罐等进行特色景观小品的制作,变废为宝,进行景观再生设计,不仅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休闲互动场所,也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为校园增光添彩(图6)。

图6 生态延展设计模块(作者自绘)

5 结语

如何让畸零空间变得更有价值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从人性化和生态设计的角度来说,因地制宜、因需造景,留存当地文化,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可持续的弹性设计,使消极空间拥有再生的活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绿地系统发展的大趋势。校园景观亦是如此,碎片化的畸零空间如果合理地规划和利用,不仅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户外活动的空间,也将推动整个校园绿地系统的发展,提升校园整体景观的使用率和舒适度,同时也是斑块、廊道、基质生态概念的体现。希望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尽快迎来一个活力满满、寓教于乐、鸟语花香、蝉鸣蛙叫的集文化、娱乐、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山水园林式校园。

猜你喜欢
林业大学景观空间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更正
空间是什么?
牟旭、李瑞益作品
创享空间
《景观平面图》
Model of Product Evaluation Based on Text Comments and Star Ratings and Corresponding Prediction
创意涂鸦
“学业警示”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