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朱七七丨蝈蝈小姐
暮春三月扫墓,天地清明春风柔和,正是春游的好时节。古人也没有辜负这好时光,到了清代,清明时节扫墓兼春游放风筝成了时俗。在《帝京岁时纪胜》中的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也就是说,清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携纸鹞(又称纸鸢、风筝)和线轴,待祭扫完了,就于坟前施放纸鹞比赛。
暮春时节,春风佛面,阳光明媚,放纸鹞正是时候。清代人扫墓放纸鹞带有一种禳灾祈福的寓意,当时有俗谚“清明断鹞放灾”的说法,“断鹞”谐音“断药”,人们将要禳除的疾病、灾祸写在风筝上头,然后将风筝放上天际,等到风筝随风高飞、远飞后,就剪断丝线,意为让灾病随着纸鹞在风中消逝。当然这只是民众的美好愿望。
放风筝不仅可以娱乐,亦是古代人民锻炼身体的户外活动。古代没有现代花样繁多的运动项目,也没有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所以放风筝也算是古人的一种运动。曹雪芹的挚友敦敏在《瓶湖懋斋记胜》写到:“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
在微风摇曳的阳春三月里,和朋友们,孩子们一起放飞风筝,随着风奔跑,用手牵线,全神贯注,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忘却烦恼。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中记载:“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可见放风筝还有调节身体状态的作用。富察敦崇(清)《燕京发明记》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这是说,放风筝对儿童眼睛视力的发展也有好处,可以明目等。
“断鹞放灾”这一点,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有体现,《红楼梦》第七十回大观园的姑娘们一起放风筝,黛玉就说:“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可见放飞风筝寄托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向往。
从古至今,家庭的和谐幸福,人生的快乐如意是每个中国人所追求的。我们的祖先将寓意着幸福吉祥的图案印在风筝上,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例如蝙蝠,同音“遍福”;鱼,意即“年年有余”;印上松柏,仙桃,寓意着长辈健康长寿;百鸟百花,鱼戏莲的图案象征着和谐,恩爱美满的夫妻生活。在《红楼梦》第七十回,大观园的姑娘们一起放风筝,宝玉送给三爷的大螃蟹风筝即象征着富贵利禄,宝琴亦有一个大蝙蝠风筝,探春的大软翅子凤凰象征着她是“老鸹窝里出凤凰”,一等一的品貌人物。
从整部《红楼梦》看,曹雪芹对风筝可谓是十分了解的,其实他本身就是一位风筝大师。他有一本遗著《废艺斋集稿》,其中第二册为《南鹞北鸢考工志》,就记载了我国南北方风筝的制作工艺。
传说一年岁末,他的朋友景廉冒着风雪拜访,因为家贫孩子妻子都没有饭吃,又说京城里的富贵公子买一个风筝的钱都够全家吃好久,于是曹雪芹心生一计,做了四个又大又精美的风筝让朋友拿去市场卖。
结果朋友满载而归,带着好酒好菜感谢曹雪芹。可见他的工艺之高超。受此启发,曹雪芹便开始撰写《南鹞北鸢考工志》,想将这门技艺交给可怜贫苦的穷人,让他们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手艺。
曹雪芹不仅做工精巧,放术亦高超。他的好友敦敏《瓶湖懋斋记胜》中记载了曹雪芹放风筝的样子。“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
放风筝,其实历史是十分悠久的,相传风筝由墨翟发明,他以鸟儿为原型研制出木鸟,后传给自己的学生鲁班,鲁班改进了老师的作品,以竹子为材料将风筝做成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鸢。
木鸢最开始的使用范围是在军事,据《鸿书》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木鸢是探测敌军和通讯我军的重要军事用具。后到了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的娱乐水平大大提高,木鸢也从传统的军事用具渐渐转向娱乐用具,孩童放飞纸鸢玩乐成为流行。
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从五代开始,人们在纸鸢上加上哨子,放飞时发出“筝”一样的响声,这才有了风筝一词。
随着宋代以后放风筝活动的普及,风筝也成为了一种题材和意象,在文人士大夫阶层就出现了大量借写风筝表达志趣的诗篇。如寇准《纸鸢》诗曰:“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陆游《村居书事》曰:“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等。
总之,从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在不断探索风筝的原理,至两汉南北朝,风筝常常被用于军事。唐代以后,风筝从实用工具很快变为了一种娱乐、健身之物,并逐渐被人们赋予了祈福驱邪的新功能。于是,风筝成为了民俗符号,而风筝本身的结构、造型与纹饰又与民间年画、刺绣、雕刻等艺术相融合,使得其不仅是娱乐休闲的玩具、祈福驱灾的“吉祥物”,也是一种可以用于装饰的精美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