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卫
摘要:高中生物涉及很多模型.教学中注重相关模型的总结与应用,积极应用模型教学法开展工作,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为其灵活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围绕具体的生物模型,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课堂;模型教学法;应用;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3-0140-03
1 细胞膜结构模型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细胞膜结构模型,使学生对生物膜各个物质的空间分布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1如图1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a、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表示两种不同物质运输方式,均和膜内外物质浓度无关
B.②为磷脂双分子层,③为蛋白质,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①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两侧,和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
D.③为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该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A项,a为自由扩散,和膜内外物质浓度有关,b为主动运输,和膜内外物质浓度无关,错误;B项,②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错误;C项,①为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侧,错误;D项,③为载体蛋白,其种类和数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该细胞膜的功能,正确.
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中应做好DNA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明确DNA的构成,尤其组织学生开展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其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與理解DNA双螺旋结构,明确DNA结构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2“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若准备20个4种碱基塑料片,其中C、G、A、T分别为4个、6个、3个、7个,14个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40个脱氧核糖塑料片,100个磷酸塑料片,若干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则().
A.能搭建脱氧核苷酸20个
B.搭建的分子片段中,每个脱氧核糖都和两个磷酸相连
C.能搭建不同的DNA分子模型47种
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解析A项,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只有14个,因此,能搭建脱氧核苷酸最多14个,错误;B项,搭建的分子片段中脱氧核糖和2个磷酸或1个磷酸相连,错误;C项,碱基对最多4个,因此能搭建DNA分子模型最多44种,错误.D项,根据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只有14个的条件下,DNA分子双链片段最长有4个碱基对,正确.3 染色体数目变化模型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在不同时期的判断是各类测试的热门考点.为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判断技巧,应注重与学生一起分析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一起构建相关模型.
例3
如图2,构建的是生物细胞分裂与受精作用中核染色体数目或DNA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则根据模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c两段表示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
B.EF、KL、IJ段均不含染色单体
C.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OP段相对于AB段,核DNA含量增加
A项,b为DNA数目变化,c为染色体数量变化,错误.B项,EF为有丝分裂期末期、KL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着丝点已经分裂,无染色单体.IJ包含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有染色单体,错误.C项,CD段涵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与后期,前、中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而后期则体细胞染色体的2倍.GH段涵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染色体和体细胞数目相同.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是体细胞染色体的2倍,错误.D项,OP段染色体数目是AB段的2倍,正确.
4 细胞呼吸模型
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胞呼吸模型应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动态的展示主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使其牢记呼吸作用不同阶段发生的场所,参加物质以及生成的物质,在其头脑中构建清晰的模型,并展示如何运用细胞呼吸模型进行解题.
例4
将不同浓度的氧气通入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3所示,根据图中信息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为a、b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涉及的酶均不同
B.当其浓度为c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C.氧气浓度为b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消耗的过程伴随着ATP的生成解析
A项,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表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时无酒精生成表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酶相同,错误;B项,氧气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分别为x、y,由图结合细胞呼吸模型可知2y=6,6x+2y=15,得到x=1.5,y=3,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2/3,正确;C项,氧气浓度为b时,因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多于产生酒精的量,表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错误;D项,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表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其消耗的过程在第二阶段,其不产生能量,不生成ATP.综上可知选择B项.
5 种群数量变化模型
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应引导学生从数学视角分析不同时期同时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对应的数学模型,深化学生理解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物习题的良好习惯,促进其生物解题能力进一步提升.例5
通过对某生物种群数量进行连续13年的研究,计算出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构建如图4所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5年生物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
B.第11年至第13年,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C.第13年种群数量大于第10年的种群数量
D.第5年至第9年种群增长速率为0
解析A项,前5年的λ一直都大于1,表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正确.B项,第11年λ的值为0.5小于1,而第12年、13年λ的值为1、1.5,表明生物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正确.C项,假设第9年生物种群数量為x,则第10年生物种群数量为0.5x;第13年生物种群数量,0.5x×0.5×1×1.5=0.375x,显然第13年种群数量小于第10年的种群数量,错误.D项,第5年至第9年λ的保持1不变,表明种群数量较为稳定,增长率为0,正确.
6 血糖平衡调节模型
血糖平衡调节在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他与对象之间联系密切.为使学生理解与掌握该部分知识,构建正确的血糖平衡调节模型.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使学生搞清楚血糖平衡调节各对象发挥的作用,真正的掌握血糖平衡调节机理.
例6如图5为影响人体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物质,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对胰岛素分泌其影响作用
B.血糖浓度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C.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完全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D.图中抗体攻击受体后引起的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解析
A项,分析可知葡萄糖为刺激的感受器,而神经递质为神经调节的信号物质,胰岛素用于激素调节,正确;B项,图中血糖浓度调节的方式为:感受器甲或乙→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胰岛A/B→产生激素→作用于组织细胞或靶细胞,因此其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正确;C项,有血糖平衡调节模型可知血糖浓度变化可给胰岛a细胞或胰岛B细胞产生直接刺激,因此下丘脑相关区域破坏时,血糖调节能力并未完全丧失,错误;D项,由图可知抗体攻击受体会导致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影响血糖的正常摄取和利用,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正确.综上可知,错误的选项为C项.
参考文献:
[1]王南佳.基于智慧课堂互动式教学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生物学教学,2020,45(11):29-31.
[2]韩红霞.数学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尝试.家长,2020(31):85+87.
[3]吴建基.浅析制作生物模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6):84-85.
340950033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