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教融合视域下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2022-03-14 22:15唐正王世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1期
关键词:体教后备竞技

唐正 王世君

(1.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2.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随着体教融合的推进,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 年4月27日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新时代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与竞技能力发展,是为我国培育高素质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我国体教融合经历了体教分离、体教结合、体教融合、深化体教融合4 个阶段,该转变体现了我国在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的积极探索。该文基于深化体教融合的新时代视域,以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时代机遇,并提出相应策略,旨在助力解决国民教育系统中促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的问题,同时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知识文化水平,助推青少年运动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我国高质量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凝神聚力。

1 现行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

1.1 “学训矛盾”突显

“学训矛盾”是指青少年运动员在培养过程中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关系[2]。若“学训矛盾”难以缓解,将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与数量降低,让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道阻且长。产生“学训矛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学校教学模式不完善。现阶段对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以文化教育为主,且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运动成绩。但学校并没有因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而为其弥补错过的文化课程,长期如此,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越来越差,且逐渐与普通学生的差距增加。其二,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与体育强国相比,我国科学化训练水平整体偏低,尤其体现在对低学龄段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许多教练员或体育教师仍遵循老一套的训练原则,通过加大训练强度来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此做法不仅严重占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而且会增加学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其三,家长对孩子运动成绩的盲目追求。小学阶段的竞赛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当学生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时,家长过早地萌生出让孩子走专业化道路的想法,忽视学习文化课程的重要性。高压力下对运动成绩的盲目追求极易让学生产生好胜心过强、只想赢、输不起的心理状态。而一旦失利便会垂头丧气,对今后的竞赛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1.2 竞赛体系不完整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载体,也是体教融合落实的关键手段[3]。从整体上看,与以奥运夺金为目标的精英竞技体育相比较,大众化的群众体育竞赛和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系统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全年单项比赛次数偏少,学校体育竞赛发展较晚,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开展此类中小学生体育竞赛。竞赛次数偏少不利于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造成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流失。其二,竞赛项目失衡,深受群众喜爱、大众化的篮球、足球项目在全国学校体育竞赛中开展较多,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好,小众化的体育竞赛项目则开展得相对落后。竞赛项目的开展程度还与当地某一运动的体育文化密切相连,广州市每年都会举办羽毛球市长杯及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其他竞赛项目举办得较少,易造成学校体育竞赛项目供给单一与结构失衡。其三,竞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主要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分而治之,独立管理,在竞赛规章的制定、执行以及保障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从而制约了学校体育赛事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年龄分组时,教育部门主要以学段为划分依据,体育部门则以年龄段划分;在进行竞赛项目设定时,教育部门开展的竞赛项目以学校开展的大众化体育项目为主,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赛事以奥运会项目为主,与教育部门举办的竞赛项目相比,体育部门开展的竞赛项目难度更高,不能满足青少年在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多元需求。

1.3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

学校体育资源是指为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所需体育综合素质的目的,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各种体育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要素的总和[4]。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资源分配是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培养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活力源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体育资源分配的失衡宏观层面体现在各地区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失衡,微观层面体现在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失衡。

1.3.1 各地区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失衡

刘斌等人[5]认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率不高,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可见,在体育场地的质量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与城市在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上的资金投入更多,场地设施建设更全面,可开展的运动项目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乡村因条件有限,学校体育场地简易,可开展的运动项目受限。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中,学校体育场地资源较为紧张,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乡村体育场地资源较为丰富,呈现出农村缺资金,城市缺土地的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

1.3.2 学校内部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失衡

在学校体育中,供给的主体是学校和政府,需求的主体是学生。主要涉及学校体育中的人力资源、时间资源、财力资源与校内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1)部分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或缺乏相应专项的教练员,导致学生体育课或课后训练呈放羊式,从而使大量的体育器材使用率下降。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缺乏高水平教练,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又难以承担高水平训练,导致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进一步提高竞技能力的难度增加。这些现象反映出学校体育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2)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的时间等被其他文化课占用的现象,反映出学校体育的时间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3)在部分城市和乡村,体育经费仅靠教育部门的投入,只能勉强维持校内课余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经费不足极易影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这反映出学校体育的财力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

2 对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2.1 推进体教思想融合,积极探寻学训平衡

体教融合是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融合,也是融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体育运动、完整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体育教育理念[6]。其目标是对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回归国民教育体系,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竞技体育运动员,仅靠学生难以在文化学习与专项训练之间把握平衡,需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体育总局牵头,只有各组织部门相互协调以及社会组织转变观念,达成共识,才能营造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氛围和环境。

2.1.1 设立合理的教学模式

设立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训平衡的重要保障力。对参与运动训练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因此,应在文化学习、训练、休息之间对时间加以合理利用,增加学与训的效果。首先,教育部门应立足于在保证足够文化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开展运动训练活动,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设定每日接受文化教育时间的下限,通过强制性的政策保证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其次,将参与运动训练的学生分配在同一个班级中,对学生的学习、训练与休息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抑制;延缓文化学习的进度,将每天文化学习的量延至寒暑假中,减轻学生因为赶不上文化学习的焦虑。最后,合理运用总结性评价,将文化成绩优异,学习能力强的青少年运动员分配到普通班级学习,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知识文化水平。

2.1.2 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科学合理的训练是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竞技能力、引导学训平衡的支撑力。青少年运动员绝对力量的敏感期为10~13岁,速度力量的敏感期为7~13岁,平衡能力的敏感期为6~8 岁,协调性发展的敏感期为10~12岁[7]。学校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身体发育规律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将课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与多年训练计划进行合理的衔接,做好训练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时刻关注国内外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的训练方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效率。

2.1.3 树立正确的竞赛成绩观

正确的成绩观是引导学训平衡的推进力。首先,运动成绩呈阶段性特征,中小学生的身体尚未发育健全,生长发育较快的运动员在竞赛中占据较大优势,但可能被发育较慢的学生反超。因此,学生、家长、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应树立正确的成绩观,对取得一定运动成绩的运动员表示肯定,同时不能因为在竞技项目上获得短暂成功而荒废了文化学习。其次,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他们难以辩证看待胜利与失败、挫折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需要时间与实践的长期磨炼。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通过调整比赛难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分组比赛等手段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胜负观。

2.2 促进体教融合,突破双系统下竞赛体系壁垒

体教融合是希望中低级水平的运动训练与竞赛部分或全部转移到教育系统,而高水平的运动员训练竞赛依然留在体育系统内,形成发展的分段式、部分式的体教结合方式[8]。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打破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各自形成竞赛体系的壁垒,做到体育、教育竞赛系统同设计,共推进。

2.2.1 改革青少年竞赛体系

重构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把教育部主办的面向普通中小学的赛事和体育局主办的青少年赛事融合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赛事体系。学生体育竞赛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拟定赛事计划,运动员资格统一注册,优化学生运动员参与比赛条件,增加青少年自由参赛机会。运动员获得的成绩同时被教育、体育部门认可,可作为运动员升学以及参加更高水平竞赛的条件。

2.2.2 建立全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备战参赛机制

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建立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教育系统中小学体育社团组织班级、校内体育竞赛,体育系统各单项协会组织俱乐部之间进行比赛,俱乐部的前几名队伍可与教育系统的前几名队伍进行比赛,共同选拔培养品学兼优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体育、教育部门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库选取青少年运动员,备战全国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建立联合选拔组队,共同强化训练管理,统筹配置备战资源的集成化备战模式。

2.2.3 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保障机制

中国学生体育协会和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在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上相互独立,成立全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协调委员会,有利于对协会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从国家到地方对青少年赛事制定省级、地市级青少年竞赛工作的文件,协调两大部门的经费、人员、物资的利用,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对赛事体系完善工作进行保障。

2.3 扩大体教资源融合,平衡学校体育资源配置

以政府为主,社会组织为辅,加大对弱势学校的资源投入,化解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失衡。通过学校自我完善与革新来化解学校内部各体育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失衡。

2.3.1 实施精准扶贫,强化学校体育专项经费落实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条件有限的学校,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单位,实施体育精准扶贫,强化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的落实。教育部门加大体育教师、专项教练员的招募,同时鼓励非体育教师外出参加竞技体育学校组织的体育课程培训,拓展运动技能。通过实地走访,随机抽取学生、家长、体育教师了解学校体育经费开支状况,对抽调结果给予公示,确保体育经费落到实处。在学校体育资源匮乏的偏远学校,学生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认识,社会组织可充当政府部门职能发挥的补充角色,倡导体育界爱心人士定期到偏远学校进行支教,将常年堆积在库房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起来,以社会组织或企业为名,改造体育场地,捐赠体育器材。

2.3.2 通过学校自我完善与革新,化解校内体育资源配置失衡

(1)由校领导牵头,强化校内组织管理,保证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的时间与质量。学生因运动训练所占用的文化学习时间,在假期通过“互联网+慕课”教学模式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弥补,以解决学校体育时间与其他资源不匹配的问题。(2)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在学校,通过政府部门划拨体育专项经费,聘请体育教练员定期指导,同时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与经济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学校合作,开展运动训练工作,让“体育帮扶”沉下去,山区苗子走出来,化解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的矛盾。(3)把体育部门的体育传统项目与教育部门的乡村体育特色学校合并,成为乡村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通过乡村马拉松、山地自行车骑行、雪地足球等体育活动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小镇,让“乡村+体育+旅游”成为体育产业的新场景,建设乡村特色体育小镇,化解学校体育财力资源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的矛盾。

3 结语

“锦标为上”的金牌体育,使体育远离学生,而应试教育使学生远离体育。深化体教融合意见的颁布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双向驱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培养中小学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着“学训矛盾”突显,竞赛体系不完整,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困境。结合国家体教融合政策发展要求,提出以下策略:推进体教思想融合,积极探寻学训平衡路径;促进体教目标融合,突破双系统下竞赛体系壁垒;扩大体教资源融合,平衡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开创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实现育人与育体高度融合。

猜你喜欢
体教后备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竞技精神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