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路径创新研究

2022-03-14 22:15何建省许文保李欣鸿谢智庞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1期
关键词:全民深度融合

何建省 许文保 李欣鸿 谢智 庞华

(空军工程大学军政基础系 陕西西安 710051)

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要。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促进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建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加快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1]。因此,科学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亟须解决的重要议题。

1 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含义

1.1 全民健身的含义

目前对于全民健身的含义,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该研究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整理归纳总结,把全民健身定义为是一项由体育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主导,以完成国家出台的关于全民健身相关政府条文、贯彻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工作内容,惠及所有人民,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民生工程,方式是通过引导群众科学地进行运动锻炼,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建设能够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最终为改善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服务。全民健身是我国长期提倡和宣扬的健康生活活动,对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改善群众交往,减轻大众心理压力,推进社会关系愈发协调以及促进社会功能向好向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全民健康的含义

有关全民健康的含义,当下也缺乏比较系统的概括。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该研究将全民健康定义为是由卫生部为主导部门,以贯彻和落实国家相关健康政策、法规为主要工作内容,面向全体人民群众的大型社会民生工程,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它的基本路径为共建共享,目的是通过科学地管控与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实现生命全周期过程中涉及精神、生理、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的全身心健康,最终达到全民幸福。其核心是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关键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覆盖全体人口;二是基本的卫生健康保障。其覆盖面应包含综合保健服务、资金支持体系、医疗技术支援以及医疗人才储备等方面。

2 新时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意义

2.1 有效提升人民健康生活水平

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可以更高效地加速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更大程度满足全体公民对运动及健康生活的需求,对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更好地普及有积极的作用。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地区间体育产业与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配合,为人民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在融合的进程中能够塑造健康生活的积极氛围,同步提升群众认知健康生活重要性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群众健康生活水平的目的。

2.2 有效普及科学健康服务理念

全民健康是我国健康事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将健康服务理念传播覆盖到全国是全民健康的根本宗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群众健康服务是其直接目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统

一、和谐发展,可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健康服务,通过鼓励每一位公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各种活动,帮助患有一定疾病的群体在医师指导下搭配一定的健身活动,使之更快康复,也能帮助健康的人群更好地维持其机体的健康状态。

2.3 能够切实促进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当下我国处于不断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效的经济环境中,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成了必然选择,这更是为了满足提升国民身体素质这一根本需求[2]。健康产业的重点也由对产生疾病后的治疗向产生疾病前的预防转换,健康产品需针对各类人群的实际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目的恰恰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当前环境下,群众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对健康的需求已经由产生疾病后的医疗保障逐渐向非医疗性的预防转变。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正是健康产业向群众期望的方向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3 新时代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3.1 指导理念尚未确立

目前国内相关政策文件及理论研究中,全面健身和全民健康仍是彼此分割的两个概念,二者融合的指导理念并未形成[3]。虽然近些年政府部门一直在重申将二者深度融合,并应把它当作促进国民健康的紧要任务,但仍有传统观念片面认为,通过运动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丝毫没有认识到缺乏科学指导的体育锻炼往往给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国民的健康意识仍停留在传统层面,侧重于产生疾病后的治疗效果,而往往忽略了产生疾病前的预防措施,国民高度依赖医疗设施和医疗药物,形成了“药物是否有效、医疗设备是否先进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对自身的健康状态并不在意”的错误思想。

3.2 融合机制尚不健全

尽管国家早早就开始倡导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关方面的政策文件出台得并不多[4]。局部地区出台了一些跟健身、健康产业与教育、文旅等产业相关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缺乏系统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另外,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国家发展策略中缺乏长期规划,也缺少对群众健身效果及健康水平合理量化的指标,对相关部门也没有关于人民健康指标评价的考核。

3.3 资源服务分配不均

从全民健身层面来看,不管是用于健身的场地,还是设施、器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和数量,西部地区均落后于东部地区,一线城市的高质量社会健康服务资源多于其他城市[5]。数据显示,2021 年西部地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远远低于2.41m2的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这与每个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有直接关系。另外,由于当下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但各类运动健身活动参与的主体往往是年轻人,而疾病预防,治疗宣传活动主体是老年人,这样的结构与我国目前老龄化社会是不相匹配的。

3.4 科技和人才严重匮乏

科技和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6]。目前,我国有关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发展相关的科技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不多,科研成果少之又少。医生只懂得医学,对体育不甚了解,社会指导员只懂体育,不懂医学。因此,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先进科学技术无法形成。同时,高质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匮乏也导致群众在体育锻炼时缺乏科学的指导,反而使体育锻炼产生了负效果。

4 新时代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路径创新

4.1 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推动理念融合

坚持将健身健康文化全面融入文明城市建设、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弘扬体育文化、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科学知识普及等工作中,积极培养锻炼好、体质好、心情好、社会好的文明健康观念[7],设立有关健身健康主题日,推广科学健身,教授正确健身技能,引导全体公民由发生疾病后的被动医疗到发生疾病前的主动预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科学健身的能力、意识、行为方式。通过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养老等多部门的共同宣传,积极搭建全民健康立体宣传平台,推广科学健身,宣传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正面案例。将健身健康文化与民俗、城市、地域文化等相互融合,推广各类符合人民喜好,具有生活气息的健康文创产品,讲好与健身健康有关的正面故事,真正让健康健身的新理念入脑入心。

4.2 加大方式创新力度,推动活动融合

通过大力推广广场舞、健步走、健身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以及通过推广武术、打陀螺、踢毽子、抖空竹等中华民间传统运动项目,鼓励发展多样化的健身健康方式。通过积极开展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广场舞、篮球等休闲体育项目,促进社会健康生活。在倡导健身有关活动时要优先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全民健身活动与教育、健康、文旅等其他活动相融合,增添其中的健康元素,渐渐形成益于身心、公序良俗、社会交往的健身健康新模式。发挥资源共享,结合各类群体活动,踊跃开展促进健身健康发展的活动,使相关活动进政府、进校门、进家庭、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发展全民健身“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激励地区根据各自历史资源发展传统民俗、特色旅游,力求建成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健身健康需求,具备地区特点、行业特色,传播性广、持续发展的健身健康活动。

4.3 加大机构创新力度,推动组织融合

摸索打造“大体育”“大健康”的社会机构合作体制,积极促进教育、文旅、养老、健身相关机构与卫生等社会部门联手,促成健身与健康服务协调化成长,塑造“组织联手、区域联动、部门联合”的协同发展新局面。推动健身与健康指导、咨询、活动等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在城乡社区开展,对不符合相关条件的社会机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或社区(村)履行管理职责。推进医体结合,联合医疗卫生系统,共同努力促进民众体质测试点(站)向健康测试点(站)转变,科学健身指导点(站)向健康指导点(站)转变,尝试医疗体检与运动检测相结合,扎实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扩展服务范围。摸索建立各市区有关行业同盟会,搭建健康资源共享平台、健康服务互利平台等。

4.4 加大硬件创新力度,推动设施融合

结合运动休闲都市设置,有的放矢地完善健身健康场地器材建造格局,创设结构科学、类别多样、功能齐全的健身健康设施供应系统。鼓励打造15 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城乡公园、文化广场、乡镇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区域,根据居民数量和辐射半径,设计贴近群众需要、普适性强、质量过硬的健身健康场地设施。科学改造破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城市“金边银角”等空置场地,地尽其力地建立一些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步道、健康文化长廊等健身健康场地器材。抓紧建设一批集体育健身、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康复疗养、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身的健身与健康融合基地,始终坚持服务于广大公民人生全阶段、身体全部位,在体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教育、养老等群众服务事业中结合健身健康要素,增加健康体检、健康监控、健康评价等健康相关设备。

4.5 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推动人才融合

依靠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基地、城乡运动健康综合服务点(站)等,推动基层体育、卫生健康、文化、教育、养老等在业人员学习健身健康常识,培育跨行业、跨部门人才合作体系。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开展健身健康业务学习,促使其由健身指导向健康指导的身份转变,形成结构合理、目标清晰、业务水平高的健身健康指导员团队。扶持街道(乡镇)、社区(村)培养并雇佣社会公益志愿者、退役运动员、健身爱好者等进行群众健身健康指导事务,持续扩大健康志愿者团队。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成立健身健康相关专业,培养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健身健康指导师。

4.6 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推动科技融合

充分发挥健身健康类别的智库人才能动性,研究深度融合新方法、新途径,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科学成长。围绕健康素养提高与健康生活方法习惯,召集全民健身、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养生、生物信息等方面人才,结合生物、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创设包含生命全周期的运动处方库。加强健身健康科研组织、健身健康服务机构、企业工厂与社会投资方的合理配合,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健身健康产业有关的制造企业运用新的手段、方法、原料,研发生产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同时质量过硬的全新健身健康器材设施,推动健身健康服务更加完善。

4.7 加大休闲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融合

加快推广健身休闲组织,建设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类别多样的健身休闲产业成长规划。抓住新时代的重大机遇,深化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健身休闲产业体系,培育健身休闲市场主体,完善健身休闲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健身休闲场地设立,加大健身休闲相关器械、设施的研发力度,优化健身休闲消费环境。推广全民健身所带来的产业活力,将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教育、信息等产业与体育产业合理融合,把健身健康融入产业规划、市场布局、企业运营、品牌推广等阶段中,持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5 新时代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制度保障

5.1 建立工作模式

在“大健康”“大卫生”“大体育”的主流趋向下,体育需愈发强调与娱乐、健康、休闲等组织和部门的协调配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涉及体育与健康两大要素,因而二者的深度融合不是体育部门单打独斗所能实现的[8]。应建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各级政府主管领导负责,体育、卫生健康等单位领导参与其中,将融合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统一协调办理,建立政府机构主导、其他部门配合、社会层面共同介入的融合体系。各级政府需每年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进行规划。体育部门在融合工作中要担起首要任务,发挥桥梁作用,健康、文旅、养老、教育等相关单位需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做好扶持工作,联手促进每项工作任务扎实落地。

5.2 落实经费保障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必须构建在对应的设施设备、人才投入等基础上,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相应的资金投入为基础。目前,公众群体对公共体育资源的现实需求与政府公共资源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因此,要将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相关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等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深度融合相关重大项目,推出健身安全、运动康复、场地设施等多样化保险产品。发动社会层面进入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工作中去。

5.3 扩大宣传影响

要确保全民健康的实现,就需要社会全体成员能够在思想层面充分认识健康保持的作用和意义,这样才能强化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习惯。另外,对于参与推进全面健身与全面健康深度融合的工作者来说,其成果能够得到认可,甚至得到推广,能够极大地提高其自信心和工作热情。一方面,要加大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树立“大体育”“大健康”理念,不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融合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及时总结和交流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深度融合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对在融合开展工作中有杰出贡献的政府部门或社会机构给予奖励。

5.4 严格监督评估

完备的政策法规是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机制的保障,目前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应用范围、影响程度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在对二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全面、公正的监督评估[9]。对其考察评价应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深度融合中的关键环节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实时全面反映每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6 结语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众越来越了解健身与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就成为群众的关注点。在新时代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该文分析了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以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含义,同时对当前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进程中突显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以健身健康文化、方式、机构、软硬件、指导、科研、休闲等多维度的路径创新为切入点,加速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在理念、活动、组织、设施、人才、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科学促进全民健身向全民健康转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全民深度融合
全民·爱·阅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可持续全民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