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 境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喻立平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刘曙光
(作者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编审)
何云峰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总编,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阎占定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21BKS135]资助)
张瑞敏
始终践行“三个务必”履行立德树人神圣使命
边 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众所周知,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充分预见到我们党在成为执政党后所面临的新挑战。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参观时说,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这里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执政70多年来,“两个务必”已经成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政治保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在迈上新时代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务必”,是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其思想内涵更为丰富深刻,意义更为重大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务必”,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党才能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专门的部署,为推动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重大论断和决策。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说,教育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第一位的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有能力、有责任、有爱心,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那就应当切实践行“三个务必”。全党切实践行“三个务必”也必然为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加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根本的是坚定人民立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三个务必”首先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在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形势下,适应时代之变、回应时代之问,对全党提出的作风建设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27.8个百分点,达到57.8%,在学总人数4430万人,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及“四个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办好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建立相应的价值体系,其关键问题和难点在于建立与价值体系相应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大学的初心是人才培养,其培养过程是在学校、学科、学术、学者、学生等要素构建的培养体系下完成的,培养成效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要素的质量和综合作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围绕要素形成一系列的指标和标准。同时,大学学科专业繁多,教育教学手段多样,学校也被赋予多种职能,评价学校、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等的人才培养能力和贡献,涉及的因素非常多,很难形成一个各方面都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容易使评价标准逐步聚焦在论文、“帽子”、奖项、职称、学历等既有大学工作特点又便于量化的显性指标上,学校的注意力和资源投入也就专注于提高这些指标,致使有些学校工作重心逐渐偏离人才培养,放松师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从而出现评价体系偏离初始价值目标、重点工作偏离办学方向和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和师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忘教育的初心使命,把学校的注意力、全部工作和所有资源汇聚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来,凝心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根本的是一切成绩归于党和人民,一切荣誉来自党和人民,一切工作为了党和人民。教育的大发展,凝结着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长期以来的努力和奉献,党和国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201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教师,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倡导“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中央财政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自2012年起教育投入一直保持在GDP比重的4%以上;对教师队伍在政治上关心、待遇上保证,也给予了很高的荣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党中央重视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心怀感恩,谦虚谨慎,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目前,高等教育在发展理念、评价体系、队伍建设、育人成效等方面,距离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工作上还有不足。我们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为人才培养、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工作。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把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到育人中去,殚精竭虑,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根本的是坚定立场、坚持原则,提高本领、守正创新。时代在变、任务在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展现出新的形态。高等教育领域也是一样,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概念眼花缭乱,新的话语方式不断产生。这其中,体现和反映历史进步的是主流,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会有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改头换面、粉墨登场,还会有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乔装打扮、蛊惑人心,也会有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影响渗透。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既不因循守旧,也不为各种假象和谎言所迷惑。
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反映、研究社会现实提出的新课题,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培养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要善于发现问题,透过现象抓本质,见微知著,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在重大原则是非问题面前不回避妥协,在法纪规章面前不变通退让。要积极学习、善于思考,创新工作思路和办法,提高学校治理和人才培养的本领。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的自我革命首先是党员干部自身的自我革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上,己所不欲,也难以施于人,“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工作上多做一些,个人利益上少争一点。勇于刀刃向内,不断清除自身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克服和纠正自身的个人主义思想和特权思想,模范遵守法纪规章。正己才能正人,无私才能无畏。只有这样,才能有与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底气和勇气。
党的百年成就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的源泉,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增强历史主动性的遵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浩浩荡荡,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和切实做到“三个务必”,把党的历史自信转化为自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把党的历史主动转化为自己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喻立平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中华文明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包袱和障碍,这几乎是近代以来国内外主流的观念。西方学者如德国的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美国的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都认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是极不相容的。这跟中国“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所认为的儒家传统与现代化背道而驰并无二致。现在看来,这些分析的合理性在于,他们都看到了中华文明确有许多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能相通的重要因素,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看到中华文明又具有许多能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而另辟蹊径的关键因素。党的二十大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为这个问题的研究打开了新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耕文明这一底色,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离不开一个“农”字。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许多精辟论述,他说,“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耕文明“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要“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这些论述充分肯定了农耕文明所蕴含的巨大历史和现实价值,深刻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必定迥异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和路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情、因农成文的精神基因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等,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和内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革命、建设、改革到新时代取得百年辉煌的奥秘所在。
中华农耕文明蕴育出来的精神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20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曾对中国道路选择有过分析,他认为“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近代以后中国人千方百计学西方,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后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毛泽东主要从外部影响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搞不了资本主义、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到更开阔的时空背景下,就会发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选择有其深厚的内在原因。500年来,以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为底色的西方强国所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建立在掠夺侵略的基础之上,这是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精神基因的中华文明学不来、也不会学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发展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自强不息”注定了中国人重视劳动,通过自己的勤劳奋斗创造财富,历来以偷为耻、以抢为恶,只相信天道酬勤、劳动致富,这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谋而合;“厚德载物”注定了中国人重视共享,重义轻利,如有所获,即感恩天地所赐、百姓所创,更有扶贫济困、积德行善传统,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异曲同工。因此,中华文明基因决定了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注定行不通,民国时期的二十多年资本主义试验的彻底失败也证明这一点。还有一件事也可作为旁证,20世纪30年代,上海《申报月刊》曾经发起过一次现代化道路的讨论,收到来自学界、政界、新闻界知名人士投稿的26篇文章,其中主张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大多认同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华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既有外部影响,更有其深层历史文化逻辑,有其根本的内在机理。
中华文明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谋局。农耕文明是重生的文明,《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中华民族历来有珍惜生命、重视民生的传统,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根本追求。中华文明之生,是天地宇宙和人类的“共生”,如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或如张载所言“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胞也;物,吾与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天地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的生存生命规律,从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推进事物的发展,是农耕文明的内在要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系统思维,强调“五位一体”的整体推进,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及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中华文明之生,又是重视内在力量的自生、内生,如王阳明之“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禅宗六祖慧能之“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中国人历来追求与天地合德、日月同时的独立人格和内在能量。中国式现代化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从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一代就开启了独立自主的探索。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使数千年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真正获得新生成为这一新格局的题中之义。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走自主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战略抉择。
中华农耕文明治理理念和方式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治理模式。中华传统治理模式是政教合一还是政教分离?如果这里的“教”指的是宗教,那无疑是政教分离,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过高高在上的上帝崇拜和宗教信仰,更谈不上某一种宗教左右政治;如果这里的“教”指的是教育、教化,那就可以说是政教合一,因为中国人历来将政治与教化视为一体,故孔子云“政者,正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中庸》云“君子笃恭天下平”,从政者必通达宇宙之道,具备天地之德,为天下众生作则,引领社会向上向善以臻于治境,这样一种政德统一的治理理念和方式影响至今。在政党政治通行当今之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和中国式现代化决不能离开先进政党的引领,这迥异于西方以利益追逐为目的的政党治理模式。在当下中国,如果由一个只谋集团或少数人私利而置天下于不顾的政党上台执政,必遭天下唾弃。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又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之一,又作为“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之一,被反复强调;而“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报告也作出了系列重大部署。
农耕文明处理外部关系的理念和方式也深刻影响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应对方略。“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所谓儒家崇尚“和为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家也有“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规律性认识,佛家更追求所谓“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在处理外族、外国的关系时,《中庸》提出的“九经”作了归纳:“凡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表达了通过修身齐家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能否用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道义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取得成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重申“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中华文明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筑了底色,必将引领中华民族及至人类走向光明未来。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刘曙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接着,他具体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频出现的一个关键词。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1.从共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世界现代化历程中具有共性的先进经验。(1)现代化虽然有早有迟,但是都是由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所推动的对传统社会的一场最伟大变革。它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现代经济的累积性增长,而且实现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制度和文明形态的转型。(2)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独立自主的国家、有效的政权、现代的制度、合理的战略和有活力的经济。(3)现代化都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从个性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凸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式,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虽然使英国及其跟随者成为现代化国家,但也使后发国家移植西方时代化模式的道路充满曲折、动荡和失败,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尊重。”后发国家必须探索适合自己道路的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国家和民族复兴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具有中国特色。以往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分析,精辟地概括为五个方面: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区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与西方的资本逻辑完全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中国是十四亿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不能两极分化,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而不能物质主义过度膨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发展的代价。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不是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
二、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有其内在的本质要求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九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紧紧围绕着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条是政治方面的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必须要由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来领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而不偏离正确航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经验,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
2.中间五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既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又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目标相对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本质上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本质上就是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本质上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本质上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见,这五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本质内涵。只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五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是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3.后面两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和对世界的贡献。(1)现代化不是单线的,不是只有西方资本主义一种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格局和人类文明的格局,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它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可以为那些想走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又不想失去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全新的样式和全新的参照。(3)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现代化是社会文明的推进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既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指向人类进步和世界大同。它不是地域性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要积极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是不存在的,“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可以理解为一个自然史过程,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探索的一条道路,在理论上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在实践上是一个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又在具体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再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转变,过去的历史都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现代化道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现代化道路经过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先后经历西方化、以苏为师、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等阶段。历经百年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有机统一,虽然我们不能跨越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变被动为主动、守正创新,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现代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路径,并且善于将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统一起来。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现代化问题作了艰辛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现代化道路,逐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对中国式现代的性质、内容、目标作出规定,“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搞中国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明确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路线图更加明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理论探索与创新的结果,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尊重历史规律和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剧作者”与“剧中人”的统一。
1.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体现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鉴往知来,人们的活动既要遵照历史规律又要发挥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式时代化道路凝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中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中华民族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挑选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给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理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近代以来的历史大势和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是过去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的历史总结,是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方式,是作为实践观念的未来的宏伟蓝图,它体现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融合、共时性、一体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历史观。过去以浓缩的形式存留在现在,既构成当下实践的前提又启示未来;“现在”是过去与未来的结晶,既丰富着过去又汇聚着未来,没有过去与未来,现在就变成空洞无物的抽象,就没有任何意义;未来则以计划、蓝图、发展战略的形式预先存在于“现在”之中,只不过是作为未完成的东西,既回应“过去”又指引“现在”,决定人们当下活动的方式方法。
2.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必须始终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历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未来的理想是我们眼所见到,而脚尚未走到;但虽未走到,而总是向这个方向走的;理想照亮未来,理想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辛开创的,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华儿女要立足实际、立足本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编审)
从现代文明的共性与个性关系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
何云峰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可见,二十大报告是站在现代文明发展与创新的高度来绘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图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既然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要认真研究现代文明的共性和个性及其发展趋势。
一、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日常生活中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往往是不加以区分的。比如说我们讲中华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就是中华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古老的一些东西都放在里面。所以,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讲中华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欧洲文明等,实际上这其中的文明二字更多的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所有的劳动成果、生活方式都可以说是文化。
文明跟文化不一样。它必须是质的提升,要有进步性。当一种文明高于或超越另外一种文明的时候,它必须要有质的提升。那怎么能体现质的提升呢?最主要的就是人自身的进步和开化,不是愚昧状态,不是停留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而是进化了、开化了,有理性和主体性的张扬了,这才叫文明。可见,文明是一个进步和开化的状态。
文化更多的是表现于外的,其蕴含的意义和人性高度与厚度才是文明。笔者认为,如果不把这个文明和文化加区分的话,那我们就可能把所有的过去留下来的东西都叫做文明了,历史上所有残留物(relics)都是文化,但是不是可以算作文明,则必须考察其背后的人性高度。古代人实施酷刑,惨无人道,那些遗留物或行为方式违背了人性的基本要求,所以只能算作一种古代的法律文化,而不是文明。文化都是靠前任积累,不断留下来,成为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物化为文物等存在形式一代又一代地遗存。然而,遗存的东西不一定有进步性,而仅仅只代表当时那个时候人们使用过或者发明创造的东西,属于人们的劳动成果。文化就是所有劳动成果的总称,包括物质性的成果和精神性的成果。不管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物。但一旦讲到文明的时候,则必须要有开化和进步,要有提升,要有质的发展。如果没有开化状态的提升的话,那么就是在文化的意义上使用的文明概念。人类的文明总归是不断地上升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是发展性的。从古代的原始部落文明到现代世界的文明,随着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现代的高度应该远远高于过去了。
进入21世纪之后,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在追求人类文明的新状态、新阶段,导致人类的开化状态、理性化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要高于过去任何时候,这意味着人类正在走向现代文明。
如果我们今天不能站在这样一个人类开化的高度来看文明和文明的进步的话,那么我们可能还是停留在文化的层面去理解文明的概念。而文化是人类劳动成果的积累,文化当中有精华也有可能有糟粕的东西,但文明它是把这糟粕去掉之后,进步的先进的好的东西才叫文明。我们讲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弘扬光大,不是把要传统中所有的东西,把箱子底里面的一切都拿出来毫无保留地留下来,而是要从文明进步的高度去认真审视,看哪些是进步的,哪些是开化的,是属于具有文明进步特征的。只有有文明价值的文化才需要继承和弘扬光大。
总之,我们必须把文化和文明加以区分,从质的人类开化角度也就是从人性的丰富程度和厚度方面去理解文明的概念。通常说的现代化在本质上也是从文明进步的角度去考虑的。现代化并不是把新的东西、现实中没有的东西简单地移植过来,而是在缔造丰富文化的同时促进文明进步程度的不断提升。
二、文明的共性与个性
人类文化和文明既多样性地发展,又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共性体现了不同地域的人类对人类开化和人性发展的共同诠释,个性则体现了各个地方和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的差异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地摆脱了原来的彼此孤立的状态,彼此隔离的状态,或者原始社会部落社会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全球化更是史无前例地增进了人类相互间的远距离和频繁交往, 致使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文化和文明的交互性必然增加共性的丰富展开,同时也促进个性多样化发展。
一般认为,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才有可能称为现代文明。这包括但不限于:首先,理性的厚度。现代文明强调人类活动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违背科学和规律的主观蛮干,无论结果如何,都跟文明无法搭边。科学代表的是理性,体现的是责任而不是单纯的尽责。一个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而不是单纯的文化,首要标志是对理性的展开和深刻诠释。不管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都必须要有可说明性,也就是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如日常所说的“真正在理”。而这恰恰是要依靠科学和规律去办事才行。
其次,人性的厚度。现代文明强调对人性的尊重和张扬。不管什么样的具体文明形态,必须要重视人性,不能违背人性,人道主义是基本的底线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强调无差别的以人为本。人性体现的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要求。无论任何法律制度和方针政策,都不能违背人性,否则就远离了文明二字。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为了防止基本人性的缺失,人性往往被当作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当作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由于人性的抽象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对人性会有不同的诠释,所以人类开始一致共识地用基本的个人权利将人性具象化。这样,人性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如何对个人基本权利加以切实维护的问题。不过,文明的人性尺度不单单体现为个人权利的基本保障,更要体现为深层次的民生保障。
其三,生态的厚度。现代文明一致将生态与环境保护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底线。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不顾自然的承受力,而是要在充分关照环境和生态友好的前提下去谋求发展。没有生态环境与人关系和谐的充分认识和实践理性诠释,就会变成对自然资源进行野蛮掠夺。那样的发展无论多么优秀地表现,都是跟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护自然。所有的文明如果破坏生态了,导致生态不友好了,那么这样的文明就谈不上是一个现代文明。人类文明必须要和自然和谐相处,要有环境友好性,体现出生态的一种厚度。只有这样的文明才名副其实称得上现代文明。尤其重要的是,作为文明共识的生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而是要跟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吻合的。单纯的环境和生态保护,不足以体现生态文明的属性。作为文明的表现来说,生态和环境必须要具有更多的属人性和文化性,否则就不是生态文明。
其四,劳动的厚度。现代文明跟以往的时代不同,它内在地蕴含着人的劳动文明元素于其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次发达或欠发达地区,文明进步都要把劳动考虑进去。例如在以往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关注所谓的能级提升,强调所谓的高科技发展,总是希望把高附加值的先进产品生产放在首位。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发现,高能级的发展模式可能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口不可能都是“高端”的,总有多种劳动能力层次,其劳动的群体是多样性的,因此现代文明并不追求把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全搞成高科技的发展样态,而是要按照本地的劳动力构成状况来安排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无论一个地方多么发达,都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是科学家,每个人都是一个创新的人物,总会有“小人物”,也有“底层人民”。所以,必须考虑适合于不同的劳动群体包括底层人民的生活需要。现代文明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和一个共同的标识,就是劳动的厚度(即丰富性和多样化)。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现代化一定是把劳动就业的多样性放在首位,让劳动本身有很高的宽容度,而不是把所谓“低端人口”压缩到没有劳动幸福的空间,甚至把低端人口当作“垃圾”扔掉,那样的话就不叫文明了,而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动物丛林社会了。概括起来,现代文明一定要注重劳动的包容性,给各个不同的劳动层次和不同劳动能力的人有均等的劳动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出彩,让每个人都有成就梦想的可能。
最后,历史的厚度。现代文明强调历史的积淀和传承。只有资本野蛮增长的时代,才会有爆发式发展。也就是说,文明人不能野蛮地对待已有的文化和传统,不能粗暴地毁灭一切,然后重新规划一切,从头干起。人类文明需要一代又一代不断地赓续文脉。在前人取得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文明向新的高度发展。例如,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现必须要维护一些共同价值观念。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秉持这些共同价值观,就无法被接受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员。人类共同价值观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人类文明的标准配置。例如,平等价值观就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一种。坚持平等价值观,就必须反对特权,反对歧视,反对双重或多重标准。一个国家越是能够普遍地践行平等价值观,就越被当作现代文明而被广泛称赞。当然,历史文脉的积淀是多方面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也是包含许多方面的。必须把人类已经积累的优秀精华激活并永续下去,才称得上是现代文明。
以上五点体现了现代文明的共性。这五个厚度共同展现文明的进步程度。当然,人类文明又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明进路会有很多的差异。文明的个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文明进路的个性化。每个民族和国家有自己的特殊情况,需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推动文明的进步。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式和具体道路不可能只有一个模式。第二,文明形态的特色化。每个民族和国家所发展的文明会各自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第三,文明进步的程度有差异。前述的现代文明五个共识,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诠释中会有不同的开化程度。人类不可能整齐划一地齐步走。所有文明形态不可能对文明的各个元素进行相同的“拥有”。通常,人们会用“底线原则”去判断具体的厚度。
现代文明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一个具体的文明必须满足共性的基本要求,才称得上是现代文明。而具备这些共识,并不排斥该文明本身的个性。实际上,文明的共性和个性不是两个事物,而是同一个事物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文明共识的拥有厚度不同,各有特色,就是该文明的个性。所以,文明的个性离开文明的共性是无法存在的。反过来,文明的共性也是存在于多样的文明之中的。共性离开个性也无法存在。
三、准确把握现代文明发展趋势,实现中国式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
现代文明发展趋势是共性与个性的同时促进。在一定程度上,文明的共性首先成为个性发展的导向。现代文明需要相互沟通,需要彼此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于是,文明互鉴成为常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道路也就需要参照和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成功经验。人类实际上在文明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上也有了共识,那就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必须要保持现代文明的基本属性,才有自由个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这是当代文明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过往的人类历史发展中,大多数文明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个性发展,然后参与到文明互鉴的大洪流中。这跟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反向性的。关于这一点,特别值得后发展国家关注。这样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一个具体的文明自由发展,让文明的“个性张扬”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即,人类趋向于用文明的共性来规制文明的个性。
这样的文明趋势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正在越来越“联合一致行动”,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它明确强调,一个具体的文明必须符合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共性更多、个性就越来越少的基本特征,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规律,也是个性在共性导向下发展的规律。随着文明互鉴,文明共性会越来越多,将来人类文明才有可能变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代文明发展的上述特征,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许多启示。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保持开放性,必须与其他现代化国家互鉴,向所有值得学习的文明学习。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对前述的现代文明五个厚度提供符合中国实际的独特诠释,必须既满足现代文明的基本属性又不丧失中国的个性。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要反对盲目自大、忽略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准,特立独行地走自己的路。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加入了许多国际公约,而这些公约其实就是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共识基础上的,它们将现代文明的共性具体化为公约,具有引导各个国家文明发展的作用。中国不能像有的国家那样,完全无视现代文明基本原则,脱离现代文明的轨道,而是要在现代文明的轨道上牵引更多的文明一起前行。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总编,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民族复兴基础
阎占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以为建设农业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的基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三农”问题极端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一是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题中之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更是当今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实现乡村振兴,让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农村现代化,则是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二是民族复兴的重点难点在“三农”。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农业农村发展始终滞后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三农”问题成为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路上的短板。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是重点,也是难点痛点和堵点,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才多次谈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今天全面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三农”仍然是重点和难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更是关系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支撑。“立政之本则存乎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则是民族复兴最坚实的基础和强力支撑。一是“三农”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各国纷纷开启保粮“操作”,国际粮食市场买方竞争更激烈。受此影响,中国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在不断升高,生产的效率效益则在递减,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经济发展步伐和社会稳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容应对和有效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就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发挥“三农”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作用,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保障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才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事实上,在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中,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达到1.3万亿斤,谷物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十四亿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正是这些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第一个奋斗目标和开启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潜力后劲在“三农”。进入新时代,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实力和内生需求力的增强,中国实现由单循环向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而构建新发展格局,仍然离不开乡村全面振兴。由于农村是中国发展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经济循环发展,能够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大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如果说中国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那么农村无疑最具有潜力和后劲。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深刻改变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能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农民消费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宜居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培养乡村庞大的内需体系,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增加公共消费、拓展城乡消费市场,从而释放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内循环系统。事实上,当前,中国农村的绿色有机农业、文旅、康养、休闲等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开发和供应,已经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生活在农村的5亿多人,伴随着汽车下乡、电商、网络消费、先进的农机工具等消费结构的升级,已经形成了巨大需求空间,乡村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三农”。目前,中国还存在诸如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总体仍然滞后、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还不强、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等问题,致使“三农”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新四化”中的跛腿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难点。唯有通过乡村“五个振兴”来提质增效,实现“三农”的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支撑,贡献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国之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讲,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就要牢记“国之大者”,并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要在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方针和步骤、道路和原则的大方向大背景大原则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具体讲,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要自觉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首要位置。要对乡村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备优先满足、公共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二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就是要把城乡视为平等和互相联系的命运共同体,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激发其内生活力。要通过城市的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带动农村的发展。要打破一切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是协同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所谓农业强国,就是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只有实现“五个振兴”,才能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体讲,要聚焦产业兴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通过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社会人才和新乡贤返乡参与乡村振兴,来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耕文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来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来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四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以粮食安全为重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科技兴农,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决管好“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丰富“奶箱子”“糖罐子”,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此外,还要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以及农村改革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成合力来确保和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为民族复兴夯实基础。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21BKS135]资助)
告别绝对贫困 迈进共同富裕
张瑞敏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从初心使命出发,重申中国共产党擘画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新时代中国告别贫困走向富强的铮铮誓言。
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年奋斗光阴,历经峥嵘岁月洗礼,中国这片热土已经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正在满怀豪情地奔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立下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用一百年的奋斗成就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一千年小康梦,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一百年间,几代中共领导人接续奋斗、驰而不息,带领各族人民奋斗牺牲、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向贫困开战,一路披荆斩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富起来”的发展快车道,告别了普遍贫困。在世纪之交又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21世纪后,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措施成为政策主基调,反贫困事业又进一程。到十八大召开前,中国有6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取得了“当惊世界殊”的骄人成就。然而,伴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中国扶贫所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任务更为艰巨繁重: 截至2012年底,中国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10.2% ,国家现行贫困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 9899 万人,且多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者,而传统的扶贫效能在递减,粗放式扶贫已经难以为继。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亲自开启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大幕。他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10年间有50多次国内调研40多次涉及扶贫,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他首倡“精准扶贫”新方略,精辟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实践中形成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扶贫路径,构筑起中国式扶贫的“四梁八柱”。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2020年我们如期打赢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战,昔日的贫困大国成为真正的小康中国。中国扶贫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和模式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成为新时代十年最鲜明靓丽的时代注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完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新时代书写的第一篇章。而今,我们已经乘势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阔篇章——走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选择了非资本主义发展前途,就是要摒弃资本主义制度下少数人富的弊端。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并指出社会主义是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一个含义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深刻阐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与经济发展保持了同步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直接惠及到全体贫困人口,这绝对不是市场机制自发而为的附属品,而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自觉引导、努力作为的结果,是把中国强大的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卓越的治理能力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诠释。历史将证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才是大道之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赢得共同富裕的未来。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都不能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少数人富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他就谆谆告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实现“一个都不能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中国的全面小康是成色十足的小康,就是因为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 “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就是要做到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掉队。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民族、家庭与个人,真正实现“弱有所扶”,“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
共同富裕是要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我们要努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创造出巨量物质财富,但全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迟迟没有到来,相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承认:“日益加剧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中国不可能接受两极分化的格局。新时代中国要做的是,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措施把蛋糕分切好,实现共建共享。
共同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中国一直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历史证明“齐步走”的办法解决不了贫困问题,实现“同时同等富裕”也只是乌托邦式幻想。我们逐渐认识到,共同富裕有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不能搞均贫富或劫富济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后富。我们将继续完善分配制度,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既发挥资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资本的“狂欢”和无序扩张,为资本设置好“红绿灯”,朝着各尽所能、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共同富裕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扎实推进。今天的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发达地区有超过4亿人口体量的中等收入人群,人均GDP 达到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是,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难在我们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度搞现代化,难在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而这也正是我们的伟大之处。“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希望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切实际的。二十大报告再次确认我们的共同富裕也将分两步走,2035年的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共同富裕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其本质要求。我们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走一条有别于欧美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道路所追求的核心任务和目标不是一部分人富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所以,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另一种表达,而这也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所作出的最实质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