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文
(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市 409025)
中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的收成关系着国家的命脉。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为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水稻的种植生产在我国具有充分的优势条件,其产量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进一步上升,但同时产量和质量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病虫害等问题。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不仅要直接对病虫害采取措施,还应利用生物等手段对水稻病虫害进行优化防治,从多方面入手来稳定无公害优质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无公害水稻是在遵循国家相关标准指导下生产的。无公害水稻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还应具有充足的营养价值、良好口味等特点,以实现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水稻的实际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及啃食水稻为生的昆虫。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有一定的季节规律,如灰飞虱1代成虫在6月份呈现出高峰,会大量聚集在水稻田中,而每年的7~8月份则以条纹枯叶病为主,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1]。
植物源农药在防治水稻象甲的过程中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使用过程几乎不会发生农药残留,这与种植无公害优质水稻的核心理念一致。采用比例为1%的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可有效达到控制水稻象甲的作用,且因为其属于植物源性农药,故不会对水稻田造成污染。利用1%的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来预防控制水稻象甲时,应注意使用时间,尽可能在5月末到6月初的这段时间内使用,可保证其发挥最大效果。
使用方式应选取喷雾的方式,以保证农药最大限度地与水稻象甲成虫接触,产生更好的灭杀效果[2]。植物源农药在实际防治虫害的过程中,应根据水稻种植的面积以及农药的性质来调整用药剂量或方式。例如,一般每亩用1%苦参碱水剂100~200 mL,加水40~50 kg进行喷雾,7天为一个周期进行水稻象甲成虫的防治,该方法能使90%以上的水稻免于水稻象甲的侵害。
在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造成损失的害虫大多具有趋光性,充分利用害虫的这一生理活动习性,可有效、快速地杀灭害虫,且不产生任何污染。一般将杀虫灯放置于水稻田中害虫高密度聚集点,利用趋光性将其一举歼灭。5月下旬,是二化螟成虫在水稻田中的主要活动时期,杀虫灯对此类害虫均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并且它对金龟子、小菜蛾、甘蓝夜蛾以及蝼蛄等害虫也有强大的灭杀作用,从而取得较好的害虫防治效果。此外,水稻象甲成虫也具有趋光性,可被杀虫灯诱杀。
利用食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可形成特别的杀虫药剂,可安全、广泛地用于害虫的诱杀。例如,按1∶2∶3∶4的比例配制酒、水、糖、醋,充分混合后倒入容器中,然后将容器安置于水稻田附近,借此吸引害虫,可成功实现诱杀,按10天的为一个周期进行更换,现用现配,以确保其使用效果。
使用诱杀法时,按照水稻田的种植面积大小,安置5个/667m2诱杀地点,一般于6月底到8月初进行,按照上述方法实施诱杀,可准确、全面、有效地灭杀害虫,为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2]。此外,将干式飞蛾诱捕装置和信息素释放装置安放在水稻田的适宜位置,也能有效灭杀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使其在水稻田中产生的卵的数量降低,进一步减少虫的数量。香根草也可按3~5 cm的间距种植在水稻田间,达到诱杀大螟和二化螟的效果,减少其种群数量。
螟虫的抗逆性在化蛹时期非常微弱。水稻种植人员应瞅准这一时机,在越冬时对水稻田进行全面的翻耕,同时进行大水灌溉,将稻桩浸于水中7天。该方法可从根源上减少害虫的数量。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特有的规律,食物链的存在有着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切勿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去除田埂上的禾本科杂草,以免害虫的天敌无法寄生和繁殖。同时,可将芝麻和大豆等植物种植在田埂上,便于蜘蛛和寄生蜂等害虫的天敌在水稻田埂上安家,充分利用食物链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猎捕,来有效控制害虫的增长,并减少其繁殖机会。另外,可通过人工放养稻螟赤眼蜂来丰富天敌的种类,对害虫进行全面围剿,降低其对无公害优质水稻的侵害。
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为水稻的生产锦上添花。同时,我国的经度纬度跨度广,气候条件多变,且土地类型也大有不同,水稻种植,应尽可能因地制宜,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无公害优质水稻的选种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水稻二级良种标准操作,且应充分考量水稻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例如,南粳5718和C两优396等品种。农业种植人员应确保购买的水稻品种来自正规的渠道,并确认售卖的商家是否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种子许可证等。
无害化优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即人工环节。水稻种植人员的水稻种植专业技术水平和病虫害防治管理能力,都对水稻的实际种植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水稻种植人员若具有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且熟知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和方法,则能有效地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种植人员在开展种植工作前,应尽量完成相关培训,对各种水稻的培养技术应了如指掌,能合理选择水稻的种植区域,知晓翻地整地的详细工序,了解水稻品种的选择及其播种的最佳时期,从而为水稻的种植建立良好的开端。
实施相关的政策宣传,积极开展水稻种植技术的培训。理论知识应尽可能落到实际,仔细了解本地农户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聘请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实地教导,并给予财政支援,建立健全完整的推广体系。相关农业部门应增加实地考察频率,亲临稻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水稻种植模范基地,由点及面地对当地散户进行示范。因地制宜,逐渐形成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使生产、供应和销售成为一体,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使种植水稻的农民取得最大化的收益,并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当地相关的职能单位可对进行水稻种植的农户给予一定补贴,通过对农户的鼓励,积极引导其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同时邀请模范水稻田的种植人员到当地进行宣讲和交流,以求共同进步。此外,政府农业部门也可提供专项基金在农业类高校设立奖学金,以期招纳专业知识丰富、素质高的人才到当地工作。
综上所述,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种植工作从开始就应着重注意,从水稻种植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水稻选种,再到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都应纳入考量的范围。对水稻在生长成熟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病虫害问题,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种植人员在病虫害高发季节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遵循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采用适宜的灭虫害方式来保护水稻免受侵害。同时,应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技术,选育抗病害能力更强的无公害优质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