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影响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2-03-14 13:58赵宝国
技术与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职业

赵宝国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1 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国农村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经过认真研判、科学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具体部署。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将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工作重点,继续扎实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只有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开展工作,这些优秀人才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与乡村振兴相关性最强的教育模式,是培养现代化新农村建设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渠道[1]。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深远影响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优化城乡经济产业结构、培养乡村建设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起到重要作用。

2.1 农村职业教育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

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构建县乡(镇)村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了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动,打通了城市和乡村联系的通道。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和大学生提供了各项技能和先进的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将现代工业要素、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引入农村经济发展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脱战农业多种功能,完善农产品上下游加工,健全农产品的产业链,深度挖掘经济价值,在农村开发网络电商、农家乐、乡村旅游、绿色养老服务等新兴产业,也能够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产业经济差距,帮助农村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三产动态、高质量的融合发展,释放乡村经济活力,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2.2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主要渠道

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心系农村经济发展、思想先进、技能过硬并且热爱农村的现代应用型农业人才,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部分青年人才离开了农村,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老龄化和空心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现有人才紧缺的局面,通过培育有思想、有技术和乐于奉献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提升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切实促进农村长效脱贫、阻断返贫,进而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2]。

2.3 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更离不开农民群众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主观意愿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与决心。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普通文化教育的职责,并注重培养农业实践技术技能。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农民的生活生产、个人素质和思想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地营造文明环境并培养文明行为,从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培养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助力于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带产业,从文化层面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农民群众只有树立起对文化传承、发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现代化的新农民。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农村职业教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一段漫长的发展缓慢时期。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在服务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然而,针对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在实际发展中仍面临着一定困难。

3.1 农村职业教育定位模糊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开展,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模糊,软硬件条件均较为薄弱,尤其是体现在农村职业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和实践性不足等方面,难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不仅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条件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专业和课程设置也不合理。部分农村职业学校集中开设的管理类、物流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其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定位不够清晰;所开设的专业和课程由于忽略了地区经济密切相关的涉农专业,而是盲目开设迎合市场的“热门”专业,导致最终培养的人才既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又无法满足乡村经济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3.2 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理念滞后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领域中,学历教育仍占据主要地位。多数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用来服务和支持学历教育,重学习经历、轻劳动技能,造成了非学历教育发展不足。这不仅违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初衷,所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在思想认识还是在劳动技能方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均有限,造成了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乡村经济发展的浪潮。由于农业新技术、乡村建设新方法和新思路都对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并在传统观念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进而转变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农村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使命是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因此所培育的农业人才在技术和文化素质方面都应具有过硬的水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往往不够与时俱进,随着返乡农业人才创业、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相配套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却相对滞后,这就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技能型人才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3.3 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在经费投入方面,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投入,很难吸引其他资金注入,因此相对单一的资金来源是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联,一旦地方经济发展放缓、财政收入减少,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就很难得到保障。

在人才投入方面,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注重应用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缺口仍然较大。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其综合素质多偏于理论教育,因此符合现代乡村经济特点的实践教学人才匮乏。只有在教学方面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验证理论,才能真正培养出乡村建设人才,也才能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的人才质量和数量。

3.4 农民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一直以来,农村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受到的关注较低。尤其是在我国的部分偏远地区,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作用认知不够深入,在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套用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跟不上当地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民也容易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经营模式,导致其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的主观意识薄弱[3]。同时,在传统的“从事农业生产收益低、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低”观念影响下,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大量农村青年通过本科教育、技能培训等渠道离开农村地区向城市转移,导致乡村振兴缺乏智力支持,因此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性长足发展和农民群众自身素质的提高。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也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为此,新时代需要通过如下途径积极变革,以便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4.1 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精准定位

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工作需要财政、农业和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统筹、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和共同推进,并建立一个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全局性的管理机制。农业现代化对经营主体的技术技能、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出教育功能,服务于乡村振兴,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与短、中、长期规划,并以农业院校为基地、以培训机构为补充来构建城市、乡镇和农村三维一体立体培育体系。确立面向“三农”服务理念,不仅可以使农村职业院校进一步认清自身的发展道路,还可以明晰自身区别于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势,从而顺势而为,进而充分挖掘潜力。只有在乡村振兴中开辟出大展身手的新天地,才能成就自身发展特色,也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输送支柱。

4.2 改革教育方式和内容

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改变现有“走过场”“看热闹”的教育方式,并顺应新时代发展,采取现场培训、实践教学、视频教学、直播上课和理实一体相结合等教育模式,通过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要来提高教学效果。依据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与之配套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侧重于涉农专业的延伸性发展,从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和产品后续销售等方面保障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实现产业链与专业链无缝对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要立足于乡村实际需求和区域经济特色,不仅要开发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教育资源,还要在课程结构上要做到各种课程类型的均衡发展,以确保课程内容重点体现实用性,并根据农村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学校特色和市场需求来安排授课[4]。

4.3 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

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更高的硬件水平和更优秀的师资力量。一方面,调动社会更多主体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充实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费来源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如各级政府可以通过投入并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项经费、建立经费使用监管机制来确保经费用到实处,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提高专业契合度、降低平均年龄,培育“浓乡型”“双师型”教师。例如:在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引进、职称评定上大胆创新,畅通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渠道。通过提高农村职业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保证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下”。探索面向农村职业学校的公费定向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精准选拔、定向就业,从而保证农村职业教育教师“从乡村中来,到乡村中去”。

4.4 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

农民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参与程度决定着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能否更好地发挥出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的作用。因此,切实需要提升农民思想认识、带动农民广泛参与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免费培训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提供农业生产资助、完善职业农民相关政策制度等,提升农民自发参与培训的内生动力,完成思想上从“要求我学习”到“我要主动去学习”的转变。

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学校和机构需要积极宣传农村职业教育的深远意义、积极开展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活动、积极引导农村广大群众参与到农村职业教育中来,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一方面,通过学习提升农民自身的劳动技能、生产技术,切实提升自身的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丰富其精神生活,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内在灵魂并推动乡村文化振兴[5]。

5 结语

为应对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出职业教育的功能,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建立起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桥梁,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